中国高等教育评估遇到的难题及策略剖析

时间:2022-10-18 03:29:00

导语:中国高等教育评估遇到的难题及策略剖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遇到的难题及策略剖析

摘要:高等教育评估是对质和量进行价值判断,是高校的质量得到保障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变化,高等教育评估也具有了时代性,在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接踵而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促进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不仅在教育规模上下功夫,而且主要在质的提高上努力。我国开展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评估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估对高校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它使高校的教学基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评估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改正。下面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

(一)高等教育评估的含义

高等教育评估是指以高等教育为评估对象,依据教育目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评价技术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并对其教育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作出决策、优化教育提供依据的过程。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评估是对高等学校已有表现或成就的判断,促进方法上的改进和优化决策过程;判断教育的无形价值,对其效果进行多视角的综合评判,最终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评估中,高校重新审视现有成就的发展,认清自身的优劣势,进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发展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大体上经历了研究阶段(1985年以前)、试点评估阶段(1985年~1990年)、扩大试点和推广阶段(1990年以后)。1994年底开始进行试点的高等教育评估,先后采用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等三种不同的形式;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将三类评估合成一类,即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从2003年开始全面启动5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到2008年,第一轮评估完成。这是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基本概况,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学校基本设施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管理队伍和管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建设等。但新一轮评估的开始,将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善于从根本问题出发,掌握解决方法,完善下一轮评估。

二、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问题

(一)腐败现象严重

很多高校为在评估中取得一定的效益,出现造假、贿赂、欺诈等腐败现象。这些高校利用造假,把没有达到评估所要求的一样样的造出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学术成果、教学的改革成果、规章制度等都能经过一番加工顺手拈来,把学校包装得在“冠冕堂皇”的表面下,“逃”过教育评估。而评估贿赂是指在评估腐败关系中的给予或接受(现金或其他好处)。高校负责人注意在评估中打好人际关系,给评估人员送钱送物或提供一种娱乐的享受,为能博得评估人员的好感,希望他们能够高抬贵手。评估欺诈是指在评估中用虚伪的言行掩盖真相,骗取他人的信任。这种欺诈包括在虚伪的言行中把高校说得很玄乎,即用光鲜的外表把丑陋的一面附加言语的诱导把评估给“忽悠”过去,而评估人员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把原本不符合要求的高校通过评估。这就导致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给没有参与这些行为的高校重重的一击,打击了他们办校的积极性、服务的有效性以及办学的创造性。

(二)评估制度不完善

在对高校的评估中出现腐败现象,归根还是教育评估制度的不完善,给不怀好意的人钻了制度的空子。一般而言,行政化管理是我国管理高校的主要方式,并且评估制度也要遵循行政化方式,不能违背从上而下的管理原则,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处于这种评估心态,高校在“迎评”的态度中,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评个‘差’以后,上级对你印象不好,影响校领导的官运;社会对你印象不好,影响你的招生;也影响你的经费来源。于是就找捷径,想把教育部要的这些指标都达到。”而高校的评估除了自身评估外还有专业人士的评估,但现在高校评估完全由政府对大学内部的测评了,缺少高校对自身的评估。这多少导致评估的质量不高、出现层层包庇现象,缺失评估的本真。再者,评估制度的实施上具有缺陷,评估人员没能按照固有的标准或“千篇一律”地对高校进行评估,在其过程中带有感情色彩,注重对带有特殊条件的高校“网开一面”,使其顺利通过评估。而实施后果几乎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会牵连到法律的底线,使得实施过程中更带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弹性”评估使得结果掺杂太多的不公平,导致评估的意义缺乏价值性。

(三)欠缺对人文精神的评估

教育管理已由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科学管理转向人文管理,即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说明在人文管理起主导作用的高校,应该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颂扬,在评估工作中相对向这方面倾斜。然而,很多高校评估工作只针对硬件设施的评估,使得评估只是一些硬绑绑的实物,缺乏人文精神的软件价值。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它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进行的,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表现为一种“人—人—人”的理论,强调人的社会性与情感的作用。[7]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高校在注重教学设施等硬件方面,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等软件设施的提高。有些高校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味地投资大量的资金建设大楼等,对师资与学生能力的提高漠不关心,导致软硬件措施管理不到位,不利于评估的初衷。

三、改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对策

(一)落实有力地监督

在对高校评估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和有力地监督,就不会有公平与效率的评估结果出现。在评估工作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正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应尽快落实一套有力的监督制度,对评估人员的监督以及参与评估的高校的监督,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高等教育评估行业制度、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运行机制的监督,做到从内而外、大小范围都受到一定的监督。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以内要监督,工作时间以外也要加强监督.”[8]所以,对评估工作及制度的有力监督,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这样才能遏制腐败现象的出现,把评估的可信度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调动其他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发展专业的中介机构

高等教育评估不仅涉及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的判断,还涉及到改革、效果等侧面的价值判断,需要提高高校评估的专业性。“在一个按照国家监督模式的质量评估系统中,政府应该避免试图完全驾驭高等院校的活动。”[9]改变由政府直接进行高校评估的行政化弊端,改为由独立的、符合资质的专业组织接受政府委托进行高校评估,即发展专业的中介机构,“以其独有的中介性和社会性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担负着接受委托、质量鉴定、信息反馈、社会沟通等社会服务职能。”[10]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机构包括有实践经验的教育学家,也包括教育界、工商界、科技界、法学界、政府官员等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以及国内外有一定经验的高等教育评估专家。他们运用专业化的知识、发展的眼光,不断对高等教育评估进行改进,把评估的质量鉴定工作提上新的台阶。

(三)加强对人文精神的评估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逐步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的主体主要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估中,他们却没有参与权,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只有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评估中,把学校最基本的情况用自己的观点和改进的措施说出来,才能显出评估的有效性与公平性,彰显人文精神的作用。但是师生不是专业的评估人员,他们怎么参与到评估中呢?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高等教育评估提供一个平台。如学生或教师可以通过代表或者直接加入自我评估小组参与评估或者通过问卷、访谈、网络讨论、研讨会等扩大参与面,也可以独立写出评估报告以供高校内部评估小组参考,还可以通过师生间的研讨会发表看法或提出评估意见或建议[11]。师生在这些评估参与方式中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高校的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而做一份长期的人生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不仅不能忽视师生参与的评估,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文精神的评估,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完善高等教育评估的人文化,推动高校自身评估的自主性、评估的有效性和评估制度的完善。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其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改进评估的方式,探讨出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评估不仅面向高校的硬件设施,而且注重对人文精神的评估,促进学校永恒性价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