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建设理论透析
时间:2022-07-12 11:07:00
导语:高校辅导员的建设理论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异常丰富。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的选拔与配备工作、辅导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程研究、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存在问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等。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专业化建设是辅导员队伍的必由之路。从与辅导员接触最为密切的三个主体——学生、学校、社会来说,辅导员队伍有必要从兼职走向专职,从临时性走向终身制。
(一)学生角度
大学生早熟而又不成熟。大学生早熟成为普遍现象,但是他们仅具备了早熟的现实而不具备任何的实践锻炼。因此,如何对待这些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生是社会抛给辅导员的难题,这些难题已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政治思想引导就能解决,也不满足于其他工作的兼职教师的临时指挥。
扩招之后学生背景更加复杂。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及高考政策的放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的时代。现在,巨大的背景差异导致兼职辅导员只能是顾此失彼。如何使学生接受经济、文化、年龄、习惯上的差异是对辅导员队伍的新的考验。
就业难的问题。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是辅导员队伍面临的工作重点,辅导员队伍又肩负起了就业指导中心的责任。不仅如此,辅导员还必须防止由就业难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学校角度
按照国家教育部必须以1:120至1:150的比例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规定,每3万学生的高校至少要配备200名专职辅导员,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只能实行党委领导、团委主管、“2+2”或者班主任假以辅导的模式。高校有责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服务,通过课堂外的管理与服务,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社会角度
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更重要的是强调人之为人的重要性,“先做人后做事”是永恒的法则。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传授如何做人的经验与方法是本职工作,这也是其工作专业化的凸显。
三、大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措施
(一)明晰角色定位
大学生辅导员在设立之初仅仅是担任政治指导员的角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外交流的加强,大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增添新了内容,角色多样化、内涵丰富化、职业专业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之一,与此同时,面对尚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辅导员仍要担任“生活保姆”的角色,在生活上指导学生,如宿舍安全管理、卫生评比等;心理咨询师,繁重的学习等各种压力导致每一名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辅导员不得不依托于心理学知识为学生排忧解难;就业辅导,就业难已是每一名学生面临的困境,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顺利就业、择业、创业,是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班级管理者,辅导员必须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包括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班委的组建与改选、对党支部的指导等;班级纪律的维护者,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辅导员还必须做出惩罚措施以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应急公关,遇到突发事件,辅导员还必须担任公关的角色,迅速及时处理好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恶化;服务员,管理只是手段,服务才是本质,通过管理手段维持正常秩序,服务于正常教学;朋友,辅导员要以心交心,与学生做朋友,亦师亦友,通过真情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
- 上一篇:联社主任工作履职汇报
- 下一篇:高二党支部年度工作规划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