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学生资源荒废因素

时间:2022-02-15 08:31:00

导语:探究高校学生资源荒废因素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究高校学生资源荒废因素

摘要:自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质量工程”以来,大学课堂学生资源荒废现象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命题。大学课堂学生资源荒废的表现多种多样,且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总的来说,大学课堂资源荒废具体表现在硬件资源的荒废,人力资源的荒废和隐性资源的荒废三个方面;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教育工作者意识上的原因和教师个人的原因两个方面。

关键词:学生资源;隐性资源;人力资源

一、引言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了高教[2007]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07年2月教育部又了高教[2007]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于2月底召开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教育部2001年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05年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又一关于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战略部署。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质量工程”是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其中第四点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个大命题,包含了很多更深的含义,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肯定是这里面的一个子含义。从这个角度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质量工程”的贯彻程度。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多维度的,而教师能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捕捉学生资源是影响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资源的捕捉,那有效的课堂教学将无从谈起。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学生资源荒废的表现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学生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学生资源的类型和范畴划分,专门针对学生资源荒废表现的文章几乎没有。依照笔者的观点,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方面的。

1、硬件资源的荒废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高校评估”,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资源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校在硬件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起了高档的微机房、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但学校是否真正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却得打个问号。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模式,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可能追求现代化,过多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中一会用Flash来展示这个片段,一会用Powerpoint来展示那个片段,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实际上则变成了老师“搞杂耍”。最终,上课变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摩者”,“主演”变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多媒体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计算机+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具灵活性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地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李文瑞1995)。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感情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为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说到底是对多媒体资源的荒废,进而影响到课堂中对学生资源的荒废。

2、人力资源的荒废

在高校,人力资源的荒废或者使用不当,主要是指办学规模过大和课堂教学不合理导致的学生课堂资源荒废。

(1)办学规模过大

确立合理的办学规模是构成高等学校财力、人力、物力合理比例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反映办学规模的大小,主要是看在校生人数的多少。办学规模合理,就可以适当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降低培养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抓住机遇开展各种类型形式的高校合并,使学校达到一定的规模,实现专业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高校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校的师资力量,有利于物质技术装备的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听课批次,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活跃课堂教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都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严重超出了合理的比例关系,在校生人数过多,教师人数不足,这就产生班级人数也过多的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一个班的人数少则五十人,多则一百人,很多时候还要合班上课。难以想象,面对一个教室坐着一百人甚至两百人的课堂,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何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更别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了。在这种条件下来谈捕捉学生资源简直是天方夜谭。

(2)课堂教学不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资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中,把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有研究表明,师生互动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大学课堂之间的互动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是有教师主导的世界。而且,学生小组在课堂中只是“孤立的个体”(吴康宁1998)。这样的现实有力地说明了学生资源在大学课堂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资源的荒废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它的影响甚至会超出课堂教学之外。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浪费不仅是金钱的浪费或物力浪费的问题,更主要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在于人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3、隐性资源的荒废

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林存华2004)。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开发隐性资源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隐性资源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不易察觉的、无形的、非物质的,所以不少教师对他们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运用它们服务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来,认识上的不足、偏差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教学中隐性教学资源的无形流失。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意料不到的情况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很可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如果能加以利用,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而教师如果不假思索,简单化地处理,就会浪费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

三、学生资源荒废原因探讨

学生资源荒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同样地,导致学生资源荒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1、意识上的原因

正如“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埃德加·莫兰2001)一样,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与对课堂教学资源认识的片面性并存。一提到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育工作者就想到要定购教材、教参、教学辅导资料,或者编写教材,出试卷等等,避而不谈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且就教材本身而言,学科本位、结构单一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目前,由于学校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还没有真正把学生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资源的范畴。由于认识上的单一性,没有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资源,使得学生资源始终游离于教学资源之外。

2、教师个人的原因

首先,在高校,大多数学科的教师是“个体劳动者”,缺少必要的交流。虽然各个高校都设有教研室,甚至是研究所,但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少的。甚至同一门学科的几个教师,对于相同的单元或知识点,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反思几乎都是单独摸索。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收集、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上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经过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能够在课堂上取长补短。但不同的教师在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上“各自为战”,显然对探索课堂学生资源不利。

其次,一部分教师不愿去开发课堂中的学生资源。他们当中有些人缺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另外一些人工作多年,习惯于根据自己形成的多年“不变经验”进行教学,少有对教学进行创新与研究的愿望。有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尽管已经有多年的从教经验,但他们并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研究者认为,这些教师对于教学生涯没有动机和愿望。而有动机的教师会尽力改善学习活动,使用创造性的策略去达成学习目标,并在不需外力推动下产生结果和坚持完成任务。教师主观上的懈怠,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客观上也造成了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

再次,有些教师尽管认识到课堂学生资源的价值,但他们可能会低估某些重要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师常常会低估自己的学生,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准备,不习惯批判性思维,不能学习比较难的材料等。这些关于学生的假设严重地误导了教师自己,事实上学生知道的可能远比教师估计的要多,学生丰富的校外经验完全可以转化为鲜活的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不同的教师对于课堂学生资源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认识上的不一致,必然给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带来困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学生资源的荒废。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这一隐陛资源的用为例,不少教师总是以惯常的思维来判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不把它们当作课堂教学资源,胡乱地处理这些“问题”,或者对此麻木不仁,使得课堂教学中隐性学生资源的荒废现象严重。

四、结语

学生资源是个宏观的命题,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然而,本文认为,如果不仔细研究学生资源的荒废问题,那就犹如指标不治本。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学生资源的荒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理性地看待学生资源这个命题。学生资源的荒废主要是由教育者的意识和教师个人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所以,解决学生资源荒废的现象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具体说来,一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校长要真正认识到学生资源荒废现象,并制定出一套解决学生资源荒废的制度,从制度上防止学生资源荒废现象的产生。同时在招聘教师时,要防止那些缺乏教学热情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其次,学校要加大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培训力度,促使那些直接面对教学一线的教师真正树立学生资源这个理念,使他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资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