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书馆高等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

时间:2022-12-19 10:29:00

导语:工程图书馆高等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程图书馆高等教育的作用探讨论文

摘要:论述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建立“工程图书馆”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的现状;阐述了“工程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构建思路和内容;阐明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建设好开放的“工程图书馆”有助于大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建立及工程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大工程观;工程图书馆;工程素质教育;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等工程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未来工程师为工业企业服务,工业企业部门通过其产品为社会服务。工程来自社会,工程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增加价值,为社会发展服务。如果工程不能实现价值,工程就没有意义。

大工程观是美国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诸多各个方面因素及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为此,高等工程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出未来工程师,如何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工程沟通的桥梁,需要研究、探讨、实践。

恩格斯在研究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脱离蒙昧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的问题时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当人类意识到需要将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已产生的文献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

图书馆(library)就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英语单词library源于拉丁语librarium,原义为藏书之所。中国古代的各种藏书处所,被后人通称为“藏书楼”,19世纪末才出现“图书馆”一词。

由此想到,规划建立一个“工程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大工程观的平台之一,是沟通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工程的桥梁和纽带之一。

二、“工程图书馆”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现状

“工程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有关工程界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类型有国际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政府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显然,“工程图书馆”属于专门图书馆类别。

当今之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思想的竞争。高等工科院校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首要职能。重视“创造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强化实践教学、加强素质教育,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工程训练中心是服务于上述目标的重要的实践创新教育基地。

在工程训练中心建立“工程图书馆”作用巨大。如何在工程训练中引导对工程一无所知的学生对工程产生兴趣,“工程图书馆”将起到收集、典藏和传播科学技术成果、工程杰作、职业教育示范、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等作用。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工业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技术日益带有综合性技术的特征。生产对象往往是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系统,不仅是系统本身,还涉及该系统与其环境与社会的“接口”。鉴于此就可以充分利用“工程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社会职能、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利用从采集、分类、编目、典藏到阅览、宣传、外借流通、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等一整套科学方法,搭建展示工程基础知识、活动要素及过程、工程成果的舞台空间,配备实物、模型、文字解释、图片、挂图、影像视频、虚幻模拟等诸元素,建立一套辅助教学设施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对大学生起到传递科学知识,犹如身临其境地理论联系实际,开启智慧,培养大工程观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工程图书馆”通过有组织地集和传递工程文献,进而实现思想、知识、情报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一定载体的文字记录和保存这些文字记录的方式,工程文化便不能得到持续地发展。其次,为读者不断更新知识提供条件,因为图书馆是全社会的科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科研劳动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图书馆工作。从深层意义上说,图书馆积累和整理已有知识,不仅是创造新知识的科学工作的前提,而且其本身也属于科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图书馆为解决科技攻关、产品创新、试验设计乃至企业规划、管理等提供文献和情报,将精神产品转化为生产力。随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图书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贡献将日益增大。

各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由于历史、传统、学制等方面的差异,在本科的培养目标上有着不同。美国实行通才教育,培养的是“工程师的素材”。德国的本科教育则明确以培养“学位工程师”为目标,学生毕业后是“现成的工程师”。英国分阶段培养的是获得不同等级证书的“注册工程师”。原苏联的本科培养目标,早期强调培养“现成的专家”,近些年来,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现实,也开始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适应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较宽泛的发展空间,降低了对本科阶段专业训练的要求。我国在前,培养规格基本与原苏联相似,介于美国与德国之间;1980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将本科生培养目标规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业务上“必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1986年国家教委提出“工科本科教育培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工程师的天职。工程教育要彻底改变听课就是学习的陈旧观念,将学生的主要学习地点从教室转到图书馆和实验室。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收藏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综合知识,仅靠传统的纸质馆藏文献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应为构建大学生工程素质的综合知识体系搭建平台,“工程图书馆”运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图书馆技术将起重要作用。现在,网络及数字技术的普及、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图书资料及课程以电子介质的形式通过网络共享、传递。因而,建设、完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显得非常迫切。目前,以展厅、展板、展台形式的“工程图书馆”雏形国内外比较普遍,而真正意义上挂牌的却未见报道。

三、“工程图书馆”的建设思想与设计理念

结合我们所要服务对象(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工程图书馆”的建设思想是:“工程图书馆”是工科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工程图书馆”应遵循一般工程发展规律,“工程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是反映该大学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工程图书馆”应由隶属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统一管理并建立统一的馆网,“工程图书馆”应优先及时地得到资料,应加强与外界的协作,“工程图书馆”应当开放,要重视流通工作,应注意吸取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改进“工程图书馆”的工作,应重视“工程图书馆”队伍的建设和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工作,体现“实际的效用和经营”的建设目标。

“工程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应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论的方法,遵循“感性—理性”“概貌—细节—综合”的认识规律;全方位感官调动,激发好奇心、兴趣;借鉴、类比。大学生通过“工程图书馆”的环境熏陶,通过4年的大学系统的课程知识学习及实践后,应该达到有应用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工程图书馆”的馆藏内容规划设计

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实现“情报交流”“文献交流”和“知识交流”,将永远是人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1.“工程图书馆”的构建思路

(1)“工程图书馆”以涉及机械、材料、电子、信息、控制和管理等工程范畴为主要内容,以文字、图形、实物、声像媒体及虚拟制造等表现形式进行总体规划,营造胜似工厂的环境,体现若干个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历史发展和趋势,使学生了解工程或生产系统(过程)的整体知识并形成较完整的大工程意识。

(2)以展示工业过程所涉及的各类硬件的、软件的内容为平台,力争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工业(或工程)知识及制造场景,形成开放式的、校园网络化的阅览方式,便于学生综合性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文科、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都将在其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拓展知识结构和范围,拓宽其专业视野,为紧跟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基础。公务员之家

(3)以某些制造全过程为展示基础,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工艺知识及管理。

(4)跟踪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发、更新有关工程或生产系统(过程)的教学资源。

2.展区分类规划

(1)制造工程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展区;(2)原材料及其应用展区;(3)机器、机构、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展区;(4)典型零件;(5)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展区;(6)工装展区;(7)型材、建材、焊材展区;(8)金属标准件展区;(9)虚拟制造及仿真展区;(10)电子元器件、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控制装置展区;(11)微型计算机及其外设、信息技术展区;(12)学生作品展区。

3.展出物的形式

(1)实物;(2)模型;(3)图片;(4)触摸屏电脑—多媒体资料,主要包括视频、图片、文字资料;(5)计算机虚拟制造及仿真软件。

4.“工程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1)展区分为实物展区、多媒体展区、虚拟制造展区。(2)各类展出物的购置、设计制作、搜集(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资料)。(3)场地、环境的设计、布置,展板和展台的设计制作。

5.“工程图书馆”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工程训练系列课程实行“三段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工程图书馆”作为起点,在各段训练实践课程的各个模块及理论课程的各个章节的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各自在“案例”或自身在“制造工程链”中的位置,选择恰当的各层次的“案例”作为切入点,展开工程训练系列课程的教学。

“三段”式实践教学中的每一段均以“工程图书馆”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内容,实现“少而精”,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围绕各段的教学目的,三段之间环环相扣,各有侧重又前后系统连贯,为总教学目标服务。

具体来说,就是在“工程认识”教学中贯穿全过程;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可以课前参观、工艺设计中借鉴类比、创新中借鉴;在“工程综合”教学中伴随借鉴进行创新;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中进行课前参观、借鉴类比。

五、结束语

总之,为了大学生的大工程意识的建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构建的“工程图书馆”作为辅助的场地教学平台—实物及虚拟的学习环境—将使学习效果最大化,作为开放的课堂和校园网远程教育的补充,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的顺利实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1):6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志清.高等工程教育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4]刘荣.图书馆现代技术[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5]刘忠学.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6]何朝晖,朱强.直面挑战开创未来—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1

[7]顾秉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