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培养合适制度探析论文
时间:2022-12-07 11:52:00
导语:大学人才培养合适制度探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大学人才培养如何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理论界对此也有许多观点和意见,但问题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人才培养周期很难缩短。为此,要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预见性、应急性和调节性三大适应体制,以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制度设计
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各国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动因。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这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大学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例如,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后来逐渐被德、美、日等国超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教育方面的失误有关。英国是世界上大学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12,13世纪就建立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但一直到19世纪,英格兰再无新的大学出现,在苏格兰也只建立了很少几所大学,而且大学教育固守古典人文学科的传统并深受宗教势力的影响,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以至于科技人才十分h乏,最终导致英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在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就曾出现多所大学(如18世纪的科隆大学、特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因其教学内容得不到社会认同并导致招生不足而关闭口。由此而论,适应、满足社会需求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应成为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理念。
一、难“度”与难“途”
然而,有关争议并没有间断。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应完全适应,或是只需要部分适应?应适应社会的长远需求,或是应适应社会的当前需求?怎样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判断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已适应社会需求?人们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对这些争议进行分析,可发现各方观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人们的分歧和迷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需求有不同理解,对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二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人们显然还没有找到克服这些原因的途径。
对社会需求理解的差异源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一般而论,社会需求既有当前的,也有未来的;既有即时的,也有长远的;既有局部的,也有全局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从较为宽泛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任何办学行为都在有意无意间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这也是现代大学能存在数百年并不断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大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在这一意义上是绝对的。反之,如果将社会需求仅仅理解为当前的、现实的需求,大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的命题只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存在“度”的问题。
大学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一方面,人们并不真正清楚现实到底有哪些需求,尤其是对一些隐性的或模糊的需求更无法确切了解,何况社会的现实需求是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它本身就很难用某个固定的数据来标志。另一方面,适应的“标准”并不明确,人们通常使用适应、基本适应、不适应等概念,但并不能真正给出与这些概念对等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正在探索各种方法,以尽可能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寻找大学与社会需求之间最佳的匹配方案,这些努力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其说是技术的还不如说是态度的。许多预测技术在变化的社会需求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很显然,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社会需求,更不清楚哪些社会需求应当由大学予以满足。这就使各种结论都只能停留在定性的阶段。人们只能说大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如果某种社会需求大学没有予以满足,大学就承担了“不适应”的责任,无论这种责任是否真的应当由大学来承担。
与此相应,人们在“途”上—即解决大学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时同样显得无所适从。大学培养的人才通常为若干年后社会所用,而其时社会需要哪些方面人才?规格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都无法准确预知。而人们能较为准确把握的社会即时需求,大学却不能立即提供。因为大学从了解到社会即时需求信息到培养出相关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其间需求的状况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造成大学人才培养很难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它与社会的适应是暂时的、偶然的,而不适应则是持续的、必然的。
二、新角度,新路径:重新认识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1.正确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大学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争议以及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存在的不适应状态都基于一个前提,即将社会需求理解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而从较为理性的角度来看,过分强调大学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却是值得商榷的,大学不能因重视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忽视了社会的长远需求,不能仅注重某一区域的需求而放弃全局的需求,不能只考虑显性的、明确的需求而忽略隐性的模糊的需求,不能只顾及某一主体的需求而妨碍社会其他主体的需求。否则大学就不能成其为大学,而只是一些类似于职业培训中心之类的机构,它终将湮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脚步中。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将社会需求理解得非常宽泛,那么,大学培养的任何人才都是社会需要的,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也已不复存在,所有争论都毫无意义,大学爱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观点过于强调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而忽视了现实社会对大学发展的各种制约和影响。实际上,人们不能只看到当代社会的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人们更应看到当代社会的大学已不再是往日的大学,而是更加社会化了的大学。为当代社会服务不仅是大学的义务,也是大学生存的基础。因此,无论大学是否愿意,它都必须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它所培养的人才与现实社会需求越吻合,其发展基础也就越坚实。
观此两点,人们在研究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时首先应当明确,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概念应当理解为大学在总体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它不仅要为现实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也要为未来社会储备人才;不仅要为当地培养人才,也要为其他地区培养人才;不仅要培养明确需要的人才,也要培养社会可能需要的人才。因此,大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应理解为发展中的大学不断为发展中的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过程。因此,研究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其实质并非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目前都有用,而在于促使大学应尽量满足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换言之,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人才供过于求现象更多地反映了社会问题,人才供不应求则必然是教育问题。
2.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基本路径
要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首先应当了解社会到底需要哪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前文所论,社会现象广博深邃、社会需求复杂多变,人类仅凭现有技术很难完全把握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不仅如此,由于大学培养人才客观上需要一定周期,这就使大学人才培养必然滞后于社会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发现某些社会紧缺专业经过若干年后却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而原来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却颇受社会青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及大学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非大学所能改变,要求大学承担平衡人才供求关系的责任显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加强预测和规划工作,希望提前了解今后若干年的社会需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常准确的预测几乎不存在,社会的复杂多变使这些预测结果与若干年出现的情况产生不少的差距,而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缩小这种差距的方法(当然更不可能完全使这种差距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战略匹配,即在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中,将教育的内容考虑在内,但由于这项工作自身的局限,问题也不可能有效解决。实际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人才供求关系的矛盾也一直存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真正实现人才供求的平衡。
上述现象表明,事先了解未来社会需求的方式确实有助于把握甚至设计未来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方向及其人才供求关系,但这种方式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要切实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进一步考虑将事先了解社会需求、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已有人才适应能力这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能力的制度设计
前文的研究已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而更为重要的工作则是要设计一个能切实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制度框架。一般而论,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需求的了解程度,二是对社会需求的反应速度,三是纠正偏差的能力。据此,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制度构架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预见性或组织性适应体制。预见性适应体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组织预测等各种必要的方法,了解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模、层次、专业、特色等方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大学根据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和有关高校的办学条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预见性适应体制在整个制度框架内是至关重要的,它是高等教育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基本制度保障。
2应急性适应体制。应急性适应体制是当社会需求超出预测或规划预期时,大学应能通过这种体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因此,应急性适应机制是以缩短培养时间为前提的,否则,这种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规律,尤其在目前人类知识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必然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缩短人才培养时间,就必然要建立组合式人才培养制度。所谓组合式的人才培养制度,与目前的“基本+X”有类似之处,但作为一种大学适应社会的基本制度,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组合式人才培养制度的基本框架大致包含以下一些内容:由政府部门牵头,根据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选择一些学科比较齐全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较好的高校建立社会急需人才培养基地,每个基地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具体培养工作,如It人才培养基地,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外贸人才培养基地,等等。这些基地由有关委员会负责决策,基地所在学校负责管理。委员会由教育行政部门、业务厅局代表、产业界代表(如行业协会代表、主要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各地区代表等等组成,当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急需某方面人才时,高校可根据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本校或其他高校中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短期培养(也可以是选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使这些学生能尽快掌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
3.调节性适应体制。上述两种适应体制,主要用以解决大学满足社会未来可预见需求和超出预见的成规模需求的人才供应问题。但这些需求都是明确的。而在社会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或模糊的需求,或是明确的但需求量不大的需求,人们很难清晰地了解这些需求到底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规格的人才,因而也很难专门成立专业去培养这样的人才,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大学应当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适应能力的锻炼;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多变化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因此,这是一种通过养成学生的能力来协调社会需求的体制。
四、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若干建议
上述制度设计基本上回答了大学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而要构建这些制度、使之正常运转并产生预期效果,仅凭大学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由政府、社会、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积极推进,才能使有关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建议:
1.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功能,增进人才供需各方的沟通与了解
准确了解社会需求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但大学缺乏必要的组织权力,在这方面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一些制度与平台,积极开展区域内人才供求信息的采集、处理、工作,为人才供需各方了解有关信息创造条件。(1)建立人才供需清单制度。由各地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事业单位每年填报一份人才需求清单,列出当年及今后3年内本单位所需要或可能需要的人才数量、规格,由各地政府部门汇总后发往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并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所辖高校的情况安排培养和供应。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则应每年公布当年及今后三年毕业生的基本数据,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向社会公布。(2)建议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由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行业协会、当地主要用人大户及高等学校代表组成的区域性人才供需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收集、提供本地人才供需信息,协调人才供需部门的关系,并对大学人才培养的结构、内容、方式等提出建议。(3)加强人才供需的预测和规划工作,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此事,逐步缩短预测、规划周期,积极开展专项服务,不断提高预测、规划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区域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应借鉴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经验,建立以尽快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前文曾经提到,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最佳的方案是建立组合式人才培养体制。而要建立这一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就必须开拓创新,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根据组合式人才培养制度的构想,这些配套制度主要包括:(1)学分互认制度;(2)学历文凭整合制度;(3)学生跨校选课、跨校修业制度;(4)校一校、校一企协作制度;(5)办学资源共享制度;等等。在上述这些需要建立的配套制度中,不少制度已经建立或已开始试点,唯有学历文凭整合制度涉及面过广,须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授权方能尝试。公务员之家
3.高等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和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高校不仅应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且应当着重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创业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变化。
- 上一篇:关于创先争优实施过程的汇报材料
- 下一篇:金融危机过后中国证券监管体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