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朗读教学探讨论文
时间:2022-07-16 03:47:00
导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朗读教学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朗读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树立生成性朗读教学观;其次,要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设计,注意朗读的目标设计、情境设计、方法设计、协作训练设计、评价设计和课外训练设计。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养成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本,其意在于使学生逐渐善读,最终能不待教师的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古人亦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充分强调了朗读的必要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形成、提高口语表达水平,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朗读教学向来在语文教学中受到重视。笔者认为,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朗读教学将会大大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朗读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此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朗读教学,恰恰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训练并领会朗读的技巧,去发掘并体验朗读的乐趣,这个过程是学生构建朗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因此,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朗读教学,适得其所。
二、树立生成性朗读教学观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朗读教学,应当树立生成性朗读教学观。生成性朗读教学观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训练并生成朗读技巧、建构朗读能力。这一过程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基本的预设,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文本交相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断地重建学生的朗读心理结构,从而生成朗读能力。
三、科学设计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观念的指导作用,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朗读教学设计中,通过科学的朗读教学设计,建构并生成学生的朗读技能。朗读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朗读训练目标。要对整个朗读教学目标和单元训练目标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朗读训练的目标。例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把握朗读的节奏;恰当地读出语调、语势,准确地表现感情。要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朗读课上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目标的确定应当循序渐进,要求应由低到高。朗读目标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准确流畅。即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音准确、表达流畅,这是朗读训练的初级目标。二是技巧恰当。即要求学生在重音、停顿、连读、语调、节奏等朗读技巧的处理上比较恰当,运用较为熟练,这是朗读训练的中级目标。三是语感敏锐、技巧熟练。即语感敏锐、准确,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朗读技巧,感情丰富地进行朗读,这是朗读训练的高级目标。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点,使每次训练目标有所侧重。这样,学生一旦掌握前述的朗读技巧后,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创设朗读情境。创设与当前朗读教学相关的情境非常重要。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卜或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朗读教学应创设接近学生真实情感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朗读知识的应用和朗读技巧的建构。如在朗读《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月下荷塘的景色图片或影片,以此增强学生对荷塘月色的体验。
3.选择不同方法,设计自主训练。自主训练设计是整个朗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应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朗读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自主训练作不同的设计。朗读训练方法比较多,如个别朗读、齐读、对读、赛读、分角色朗读、示范朗读、模仿朗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品读、美读等等。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朗读训练目标,设计出相应的学生自主朗读练习的方法。常用的自主朗读训练方法有:(1)模仿朗读。以教师或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的朗读为示范,学生进行模仿性朗读训练。通过示范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和朗读欲望,并能为学生的朗读练习提供一个范本。学生根据示范朗读,进行模仿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主的朗读体验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朗读技巧的过程。(2)录音朗读。即学生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再由自己、教师或小组同学一起进行听、辩、议。学生在自己朗读的时候,往往较难发现朗读中的缺陷,而通过录音听,却很容易发现自己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再加上老师或小组同学的评议和指点,对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极有帮助。(3)表演朗读。即带有表演性的朗读。学生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朗读,表演朗读需要学生运用更多的技巧、投入更多的情感进行大胆的演示性朗读尝试。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进一步提高其朗读技巧的运用,强化其朗读技能的建构。(4)品读。即边赏析边朗读,在朗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朗读。这个过程是强化语感的过程,也是在语感的培养过程中建构朗读技能的过程。赏析是一种深入的体会和品味,它是对语言深人的知觉、感悟,是对朗读文本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得到了深化,而在语感的深化中进行品读训练,能进一步引导朗读技巧的运用,促进朗读技能的建构。(5)美读。即学生感情充沛、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要悉心体悟,表现出朗读中的音乐美。美读是朗读中的高层境界,教师应指导学生沿着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品的精神境界,将作品的思想感情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将作品的言语积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并通过有声语言深刻、细腻地表达出来。这是朗读美学层次的境界。
4.设计协作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在自主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训练,以进一步深化对朗读技能的建构。协作训练过程是学生在小组中朗读,由小组进行评议,边议边练,使训练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具体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学生针对相同或不同的朗读材料,进行个别朗读;第二步,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评议、讨论,分析其优劣,指出缺陷,通过示范朗读等方法指导其朗读;第三步,学生进行个别试读,其他同学再评议、指导。经过这样几个回合,学生在协作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朗读技能的建构。
5.进行朗读评价。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朗读技能的建构效果。朗读评价包括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小组对个人朗读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朗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主朗读ail练的能力。小组和教师应当对学生个人的自主朗读训练能力进行评议,指出其长短,特别是要指出其努力的方向,以鼓励其进步。二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朗读技能建构的要求。小组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技能建构状况必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
进行朗读评价应当注意评价方法。教师应设计出使学生乐意进行朗读训练、又能客观、确切反映出每个学生训练效果的评价方法。重点是根据所定目标,对学生进行朗读技能建构程度的生成性动态评价,而不是建构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训练动力。
6、设计课外训练。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训练材料,以便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类朗读训练材料应经过精心挑选,有利于学生朗读技能的建构。作为课堂朗读训练的一种补充和强化,训练方式应以学生课外自主训练为主。
- 上一篇:建构主义学习指导多媒体教学探讨论文
- 下一篇:培训服务市场营销规律论文
精品范文
10建构主义的学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