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
时间:2022-06-29 08:35:00
导语: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分析高职院校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变革策略,以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变革策略
一、高职教育在改革中存在的误区
(一)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
定位问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方向。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现代化建设造就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是培养和培训基本就业者的教育。但目前对高职的定位认识上,依然存在三种误区:一是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扎扎实实办好高职教育,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想方设法提高办学层次,及早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工作上;二是在办学理念上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育模式上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三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考核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显然,以上三种认识有着明显的偏颇。不同的定位将导致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定位偏颇也势必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偏颇。因此纠正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偏颇迫在眉睫,在对高等职业教育正确定位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
(二)专业设置不科学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有些高职院校不能对专业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及时做调整,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协调。在专业构成上,以传统专业为主,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缓慢。一些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得不到发展,专业设置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机构的调整,总是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导致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扎堆,而企业却苦于找不到自己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学生的就业选择与所学专业大相径庭,形成就业上的“专业浪费”。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主要定位应该是职业教育,但有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依然保持其固有的“教育惯性”,形成着重学科建设、强调理论体系的“学科本位”。不顾经济发展形势和岗位的需求,“你发展你的,我教我的”,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一般都有职业培养要求,但往往局限于一般职业技术标准,没有细化到岗位工作规范,以至课程实际上难以摆脱传统学科性课程的痕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适销不对路,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势必造成就业压力。有的高职院校则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共性目标要求,偏重于“能力本位”,仅仅把学校当成职业培训机构。个别学校也正好挂着安排学生实训实习的名义到工厂企业顶岗就业,之后不再安排教学,也不再进行跟踪指导,美其名日适应市场需要,追求就业导向,其实质是占领就业市场、降低教学成本。
(四)缺乏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及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自上世纪9o年代以来,我过的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招生数量的扩大上来,因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学校的规模,招生数量关系的学校的效益,所以,学校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在这两方面上来,其中更是把招生工作当作学校的常规I生大事来抓,而对于学生就业工作的关注,远未及招生工作引起的足够重视。从而使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形势下,却又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有的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就业指导老师人手少,不够专业,主要忙于毕业生派遣、资格审查、就业率统计等事务性工作,难以展开具体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教育变革策略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实施有效的变革策略。
(一)明确高职教育的定位
截止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已进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并将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关键还要靠高职教育,因为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主要还是从事精英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内涵建设,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明确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事实上,高职院校只有坚持高职的办学方向才有生
命力。因为高职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在学科教育、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不可能与普通本科院校相竞争,但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研究方面,却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随时把握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以及对这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应该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是高职升本科,也不是转向普通教育,高职教育是在高中阶段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丢掉不必要的思想包袱,从开始办学就要找准就业市场需求,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密切与企业劳务市场的合作,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二是培育并提高为地方或行业服务的能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突出职业特色,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要实现“产销”链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区域经济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关注城市功能的转变,重视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成由学科带头人、行业和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论证、评议、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决定专业设置与否。
高职院校还要对已有的专业进行定期评估,对一些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进行改革,有效地调节各专业学生的数量和规模,保证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相吻合,避免因“专业过剩”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此外,还要着眼长远,对于已经成为学校优势、有特色的专业,要采取扶持、帮助的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体现本校和本地区特色的专业结构。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1.实行多元化的课程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能力培养,必然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发方面。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之一。
这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定单”合作伙关系,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学校“预定”所需人才,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设定培养计划和相应课程;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这种课程开发模式,使学校专业课程真正建立在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之上,并能够随着职业能力的变化及时修订课程,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尤其是“定单”式课程开发,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岗位适应性。
2.实行以“岗位就业目标”的课程目标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标设计,要有非常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突出岗位培养目标并不是把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隔离开来,而是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个人修养以及体质、心理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由于课程目标定位瞄准某种职业,具体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只要专业设置建立在市场调研基础之上,确实为社会所需,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得到贯彻,就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就业而无须再培训提供条件。
3.课程内容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化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技术能力通常具有综合化的特征。因此,高职课程也应是一种综合性结构。同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频繁变化,对就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养育。高职课程应立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精选职业社会必需的知识、技能、规范,妥善处理知识、技术、能力、理论性与职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其间恰当的平衡。综合化课程内容要选择与专业核心要
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点,把原来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重新调整,打破学科体系,将某些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内容重新组合,搭建新的内容框架构成一门或一类新的课程,整合后的课程要充分体现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技能操作环节上的时间保障。
4.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
相对于传统的职教课程,模块化课程本身具有灵活性的优势。但是,课程模块化仍有一个如何设计和选择结构的问题;一组缺乏内在联系的模块,很难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特性。以职业核心技能为基础的多向选择课程结构模式,可能是处理好模块课程之间灵活性与系统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统一的理想方案。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专门职业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这种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富有弹性,有利于加快课程的更新,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以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选择学习方案和就业方向,最终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的目的。
5.实现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并重
在现代课程观中,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教学计划而制定的,是“正式课程”。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后者是无意识的、无计划的。现代课程观认为,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只有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的统一,才能共同构成课程的完整的概念。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下述几个层面:物质层面,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等;行为层面,如学生问的交往、师生关系等;观念层面,主要有办学方针、教学观念和校风等;制度层面,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以及班级运行方式等。笼统地讲,学校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课外阅读、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影响及专业教育中贯穿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都属于隐性课程。“如果说显性课程主要体现人的认知结构的话,那么隐性课程主要体现人的人格结构和价值体系”。为了谋求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四)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就业质量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较低层次及较为单一的层面上,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比较散乱,缺乏系统化。因此,组建一支职业化、专门化、人本化的职业指导队伍,并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服务系统是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实现高职院校战略目标的必要保证。
1.构建职业指导服务系统的组织架构模式
为提升对市场变化响应的灵敏度,有必要使职业指导服务系统纵向进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可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协调委员会——职业指导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职业指导服务中心——系职业指导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教师、辅导员——班级学生信息员的体系化组织运作模式。各系专兼职教师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行业经验以及行业企业关系,和辅导员一起成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基层提供者。职业指导服务中心与各系所构成的双道命令系统共同作用于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并通过其“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实施统合。
2.科学划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服务系统的子系统模块
职业指导服务系统应成为高职院校的信息采集处理中心、教育产品研发中心、行为价值评价中心、职业咨询服务中心及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中心。可考虑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服务系统划分为五个子系统模块,即对外的就业市场模块(服务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等)与生源市场模块(服务考生、家长等);对内的教活动主题模块(服务提供教活动的个人与部门)与学活动主题模块(服务学生);相对独立的信息平台(社会需求模板库)建设与服务模块。使这些模块既能发挥不同的功能,又能相互协调。
3.发挥实践基地和校友会的作用,搭建就业平台
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就业率和就业称职率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最终指标。高职院校要利用产业、企业庞大的资源,从一般性韵参与合作走向协助性的介入合作,探索互动性产学合作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互补。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依托实习实践基地,推行毕业设计、岗位训练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将毕业设计环节放到企业中进行,同时做好相关的跟踪、服务和指导,使实习实践基地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二平台。
校友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对毕业生就业具有示范教育、沟通信息、拓宽渠道等作用。应鼓励高职院校成立校友会,积极与校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校做创业励志教育和就业指导,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 上一篇:残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讲话
- 下一篇:商务厅厅长在创先争优动员大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