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明教育思想原则论文

时间:2022-06-22 04:59:00

导语:基础文明教育思想原则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础文明教育思想原则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养成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社会公共道德教育等七个方面的教育,并进一步论述了大学生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养成;养成教育;培养

一、养成教育溯源

养成教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从"养"到"养成",再到"养成教育"的一个漫长过程。

"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人类形成之初,面对的一切都是野"的--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等等,人类自身也属于野的状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人们逐步认识了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野生动物的习性,产生了驯养动物、种养植物,并取得了成功,开始了从野到养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起源。这一养"的过程,就是"驯、育、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比较、选择,摒弃了种种恶习,继承和发展优良的东西。当某种优良行为规范一旦适应社会各种关系,成为协调社会发展的优良习惯,它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成为人们言行的准则,于是又出现了养成"的发展过程。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要求社会公民去遵守大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现代社会,有优良的习惯,也有不良的习惯。我们提倡的是荞成优良的习惯,反对和摒弃不良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教育,于是便产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侧重于行为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同样需要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后,便从较高层次和较完备的意义上获得了新的内涵。高等学校的养成教育,由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入环境所决定,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是经过受教育者的自觉体验和实践而逐步完成的。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1、与学科教学活动相联系,具有高层次性;2、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人际关系实际,具有实践性;3、溶入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渗透性;4、集德育、美育、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具有综合性;5、作为日常的大量的菲程序化的特殊教育活动,具有随机性;6、作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具有群众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存在和发展中,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需的。

三、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本文所指养成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深化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功绩的认识。深入进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成功举办北京29届奥运会所焕发出的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蒙感,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要重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表达爱国情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

2、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

做好进一步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安全普法和校规校纪宣传教育,传播遵纪守法理念,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自身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个人及国家、集体的利益不受伤害;同时要加强纪律意识教育和使用计算机行为规定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纪律观念,减少和杜绝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养成自觉遵纪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3、社会公共道德教育

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要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同时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现实生活中少数学生道德方面的缺失,着重对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损坏公物、打饭插队、休息时间大声喧哗、课桌上乱刻乱画、不尊敬老师等公共场所各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深入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的履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道德规范。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的意识主要包括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规则意识等内容。当代大学生主体具有先进的公民意识,但也有个别学生公民意识淡薄,重公民权利,轻公民义务,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功德意识缺失,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极端自私自利行为时有发生。应该运用多种途径,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公民意识教育。

5、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由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教育大家在日常起居、饮食娱乐、待人接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修养,逐渐荞成效率、节俭的个人生活习惯,创造一种宽松和谐、与人为善的公共生活环境。同时要在学生中加强对有关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能依据规范来对照自己的行为,明理而知耻,见贤而思齐,将规范的要求变为他们的自主行为。

6、社交礼仪教育

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仪是个人修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大学生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礼貌和礼仪教育,要从大学生的仪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文明交往等方面入手,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文明的举止,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深入体会克己、慎重、适度得体、表里如一、诚实信用等人际交往原则真正理解和掌握好礼仪自身的规律及核心理念。

7、环保意识教育

环保意识不仅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素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的现代文明理念,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要充分结合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活习惯和行文规范教育,把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观念真正融入同学们的心里,化为大学生群体自觉、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要求,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制及校规校纪教育、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礼貌礼仪教育、环保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从身边事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营造文明守纪、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有效地发挥大学生群体在基础文明方面的社会榜样作用,引导、促进相关社区和谐文化氛围的形成。

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育引导与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环境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l、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做好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沉淀的渐进过程,需要高校师生员工的公共参与,自觉将基础文明教育活动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之中,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把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调动各级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要按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整体的实施意见,明确分工,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及检查监督体制,加强对各教学单位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指导,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3、各教学单位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战场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完善工作领导机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富有特色、扎扎实实开展各种大学生养成教育活动,促进本单位各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不断稳定提高。

要把握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对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认识、把握重点、注重实效。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学期的群体和阶段的特点,分别选择若干项工作内容作为重点,有计划、有目标、按步骤地有序开展基础文明教育活动。

4、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将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行为

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深入开展。各级团学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要组织广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囱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文明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要绸织广大同学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巩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积极引导、带动高校辐射社区的基础文明的不断提高。

5、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工具,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宣传,营造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自己树立良好形象,勇做校园文明、社会文明的传播者,进一步推进高校和相关辐射社区的基础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