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探讨
时间:2022-03-18 10:46:12
导语:语文教学法制教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语文课堂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词语,文本,问题设计进行渗透;通过习作,语文活动,语文阅读促进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素材有很多,是渗透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渗透
1.词语讲解中渗透。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如,“以暴制暴”在词典的意思是“用残暴代替残暴”,师讲完词意,必须明白告诉学生,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决不能“以暴制暴”而应该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2.挖掘文本适时普及。现行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譬如,六年级《彩色的翅膀》讲到小高等几位边防战士,这可以给学生讲一讲社会主义新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凡是课文涉及环境保护,交通规则等法制问题,老师都要及时挖掘文本,适时普及。3.巧妙设计问题增强。阅读文章《武松打虎》,我与学生从文本中体会了武松的武艺高强,英勇无畏后,便抛出问题:“老虎是国家珍贵的保护动物,我们是不能伤害它的。现在有些人铤而走险,捕杀老虎、熊猫等国家保护动物来谋取暴利。你们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明白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4.主题明理自觉守纪。S版四年级下册《钓鱼》一文,讲述一个孩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是没有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后来在他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我在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感受孩子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他父亲话语的含义,使学生从中学到从小要学会抵制诱惑。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自觉遵守各种法律规章制度的思想。
二.用习作教学规范法制行为
1.小练笔,知义务与责任。平时经常利用小练笔训练学生写作。在练笔中我准备看图一篇习作,图画说的是小羊劝小兔不要在古矿物遗址的矿物上画图留名。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习作时,结合教材,顺水推舟,教育学生要养成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名胜古迹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破坏文物不但在道德上受到谴责,而且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2.写日记,查自我督促他人。写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使人求真。同时,它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利用语文活动体验法律活动
语文活动是学生活动的大舞台。每学期我都会在班里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主题活动。例如五年级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可以开展“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还可以开展一些学生辩论赛,主题可以设置成这样:“我们究竟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交通与文明同行”,“怎样才能当一个好官”……在学完课文《西门豹》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件“班级悬案”进行法庭审判和辩护,进行体验。要求有原、被告双方和主审法官,有申诉状和辩护辞,有法庭陈述和法庭辩护,有证人、证据、证物,有最终的法官判决等等。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参与积极,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兴趣,而且他们对法庭审判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法制意识自然大为增强。
四.在阅读中增强法制观念
学生读书阅读,这个看似是和法制教育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使之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还需要讲讲不健康书籍给学生造成的巨大危害,并告诫学生要远离暴力、黄色等不健康书籍。通过讲述一些由于看了不健康书籍而走上邪路的反面事例来教育所有的学生切勿接触这类书籍,同时增强法制观念。
总之,让学生读好书并因此受到熏陶,学生久而久之就可以把书中的一些思想变成具体的实际行动,进而每一个人都可站得正走得直。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作者:江翠兰 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叶家坝小学
- 上一篇:大学生法制教育可持续性研究
- 下一篇: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