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的法制教育的缺陷及措施

时间:2022-04-01 03:06:00

导语:高校生的法制教育的缺陷及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生的法制教育的缺陷及措施

一、前言

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中的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而违法违纪,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薄弱。譬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弑师案等。这些案例足以说明:高校的“法制教育”课,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现行的法,更无从深入人心,在学生中树立法制观念。所以,高校法制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普法教育的进程,法制教育已进入高校多年,不少高校对法制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高校法制教育还不完善,并相应存在许多问题。

(一)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虽都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法制教育内容却很少,而且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高校的法制教育课除专门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只是在短短的一个学期进行,此外再无任何系统教育,至于那些所谓的法制讲座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二)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即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二是关于法的原理的知识,即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总体来看,有以下两个不足:一是过于抽象。生动性相对缺乏,学生常常感到乏味,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二是过于广泛。教材涉及的面很广泛,其内容不够详细和具体,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要有较大的主动性去检索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良莠不齐高校教师在法制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知识水平对于学生有着巨大影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的调查显示,担任“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学历构成为:|“本科24.3%、硕士49.2%、博士26.5%,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学历构成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一些法律教师由半路出家,还有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政工干部充任,教出来的学生会有多少法律素养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高校法制教育模式构建不完善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等同于德育教育。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近年来涌现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说明了现行的高校“法制教育”课,既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更没有达到观念改造的效果。

三、对高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宣传体系

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开拓新思路,形成新举措,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宣传途径,如广播、校报、宣传栏,普及法律知识;定期开展法律讲座,不仅要请学校的法律教师,也要请社会上法律工作者进行讲座,宣传法律理念;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法院等,使他们对违法犯罪行为能有切身的体会。

(二)合理设置高校法制教育内容,完善高校法制教育模式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高等院校的法制教育要采取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不仅要注重法律具体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对法制教育的需求,改变单一的传授模式,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第二,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要适当偏重学生的权利教育,使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养成法律情感和法律行为的习惯。教师在教授要改变只重视遵守义务、服从的教育倾向,加强对大学生拥有的权利、利益的宣讲,让大学生感觉到学习法律知识对于自己不仅只是束缚,还可以维护自身权益,使大学生主动接近法律。第三,学校、社会要注重法制环境的营造,要让大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性,这就要求学校在管理上要做到依法管理,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逐步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三)改善并提高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根本保证。高校应该提高对“法律基础”教学和教师的重视,培养骨干专业教师,提高队伍素质。高校法制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法律课教师必须由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担当,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在讲解具体的法律条文时也要就条文所传递的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予以教授,教学上同时辅之以案例,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开展实地教学,邀请法律工作者参与教学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

四、总结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祖国的希望,他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这也是新世纪对综合性人才提出的要求之一。作为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必须真正知法、守法,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只有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从而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