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教育融合法制教育研究
时间:2022-02-26 12:25:00
导语:中学思想教育融合法制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应该说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多方的讨论研究,由此提出了素质教育要进一步落实的教育方针。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学校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又要搞素质教育,又要抓升学率,这对矛盾体现在学生中就是各种问题的出现:有好的趋势,也有坏的苗头,甚至违法犯罪事件的屡见不鲜,更为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对此,每个教育者都在思考:如何既保证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素质?学校的各部门都想尽了办法,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能力,但笔者认为,光靠这些活动是不能根本解决的,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自身的思想的影响尤为主要,思想教育没有新的内容,就不可能在新的形式下教育好新的一代。
例1:有两个学生A和B,年龄十二岁,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年龄原本是单纯美好的黄金时期。某日,A、B在学校餐厅拦住了同校的另一学生C,要C借钱,因C不认识A与B,拒绝了他们。原本事情就此结束,但A和B转身拾起木棍和小刀威逼C拿钱,由于害怕,C交出口袋中仅有的一元钱。
例2:有几个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与另一学生平时有矛盾,“早就想教训他了”,某日,在学校操场用衣服包住该学生的头,拳打脚踢,然后命令该生站在操场中间唱国歌,造成极坏影响。
例3:一初中二年级学生与高中一学生伙同他人殴打该校另一学生,解决“私人恩怨”,当学校批评教育学生时,初二学生的家长竟说:“你要打也要打得我能出点钱嘛!”第二天打架升级。‘甚至还有毫不相干,毫不知情的学生见有人打架,也要趁机打几下,等等,类似的事件正在各学校校园中演绎着。甚至学校、派出所已处理后又再次发生。这引起了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各学校都在探讨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造成教书难,育人难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社会的负面效应
中国是改革开放的国家,随着各种先进东西的引进,堕落的、腐败的东西也滋生出来。今天的中国学生不再是孔子时代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接受新东西快,有便捷的通讯设施,贪污、受贿、讲关系、强奸、抢劫、帮派等阴暗的东西每天都充斥着社会每个角落,作为曾是一方净土的学校也未曾幸免。教育者每天用正面的、积极的东西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往往花上一学年时间抵不上一部古惑仔的录像给学生的影响,‘,5+2二0’’说的正是五天教育只须两天的外界负引诱,就可以全部抵销。
前边所举的案例中,有不少属于社会负效应产生的后果,如例1中两个学生,明辩是非能力弱,看了黑社会的片子后,总认为很威风,只需恫吓就有钱用,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本身的性质并不好玩。在了解中,笔者发现,这两名学生认为自己是借钱,没有想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某地一录像厅,每夜n点开始播放录像,打斗、抢劫、甚至黄色淫秽,而观看者中学生人数竟不在少数,这样的夜半服务,经营者大赚青少年的钞票,而青少年观看后的结果可想而知。1999年11月7日晚,深圳某公安分局破获一起黑社会性质的轮奸少女案,令人震惊的是,主犯最大18岁,最小巧岁,在采访这些罪恶的花朵时,巧岁的罗某说:“我们常一起观看黄色录像,早就想试一试了。”这一试,这些孩子就试进了犯罪的泥淖。
社会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精华与糟粕相互出现,美好的,善良的总要击败丑陋的、黑暗的,但是我们的学生正在身体、心理、思想各方面重要形成期,又特别好奇,善于模仿,不良的社会影响加上没有跟上要求的引导,给他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一段阴暗,心理上思想_上容易走向极端。
竟争是人才的竞争,学校间竞争是升学率的竟争,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避免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打败,学校的处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高分低能已不是新名词,八十年代末,教育界有识之士就已在呼吁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近年更提出学生要成才,不仅要有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的高素质,学校培养的是一代有用的接班人。那么这些接班人的有用不仅是他们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燕得人格精神的高分,上述例2中不乏高分数的所谓的“好学生”,他们平时表面看来规矩、听话、学习成绩不错,学校对他们的成绩十分看重,但是忽略了思想上的正确弓}导,造成这些平时教师眼中的乖宝宝,却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事情。如】999年秋,广东佛山市发生一起绑架勒索凶杀案,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宗凶杀案的涉嫌主谋,竟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个现年16岁,初中二年级,弓一个是他弟弟,未满8岁,小学二年级学且,据称:兄弟俩绑架了一个9岁男孩,并打电话勒索百万后,又将该男孩勒死,记者采访时发现,这起案件的主谋,16岁的哥哥并不是想象中的“差等生”,学习成绩中上,而且是班干部,得过许多奖状,但就是这样的“好学生”却被钱迷惑,走上犯罪道路。究其原因,那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教育中缺少应有的法律教育却也是其最主要的因素。
在学校的课时安排中,很少甚至找不到法律课的影子,能讲解极少法律知识的政治课也除文科生以外不被重视,可想而知,学校目前的课时课目安排偏重于应付考试,忽略了对学生思想、法律方面的教育,造成了高智商不一定高品质的现象,而班主任老师更满足于担任“警察”的角色,从事维护秩序,事后处理的工作,却没有事前防范的意识,殊不知,青少年生理的发育需要及时的引导,心理的成长也需要正确的辅助,然而淡薄的法律意识,苍白药心理辅导,巨大的学习压力,三重作用下,我们的花朵如何娇艳怒放?
三、家庭教育的不合理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家长们不惜一切培养孩子学画画、学钢琴、补习英语、数理化,希望孩子能够考大学找好工作,就这本身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孩子全面发展者有之;用简单粗暴打骂的教育方法,摧残孩子心灵者有之;用看管、盯、压、卡的教育方法,压抑打击孩子积极性者有之;期望值过高,使孩子身心负担过重,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者有之;只顾挣钱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者有之;至于不注意自己修养,不以身作则,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潜移默化给孩子不良影响的就更普遍。在离异重组家庭中,这种消极影响更大。比如某县四个10来岁的学生偷赛车数十辆,达l万余元,他们都是父母离异无人管教,流失社会造成的。比如前面所举例3中,家长的一句话无异在告诉孩子,金钱可以解决一切,这样的结果只会把学生推到了更深的违法泥淖。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称作第一启蒙老师,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起着积极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只会造成消极影响,使孩子个性品质和思想向不良方面发展,在社会关系中,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是责任与义务相统一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很多家庭被扭曲。有的家庭将孩子捧为为中心,是“小皇帝”、“小祖先”,无论孩子要什么都给什么,养成其目空一切,心中只有自己,做事自私蛮横的个性特征,一旦不能满足他们,就容易走上犯罪之路。
有的家庭则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不如意,就拳打脚踢,造成孩子崇尚武力,热衷动拳动刀,最终自食违法犯罪的恶果……不难看出,家庭的基本属性和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对青少年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负有直接重大责任。孩子是家庭的,但人才是社会的,要使自己的孩子真正成为有用之人,不仅在智育上要正确引导,思想教育上更应重视,特别是法制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家长作为另一教育者不应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OK,应起好第一防线的作用,不仅以身作则,更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特别是法律意识的提高,只有家长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才会在思想行为方面对孩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从对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中学生普遍由于心理、思想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完全,没有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缺乏应有的必要的法律意识,极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的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在我国,目前显得尤为突出。在刑事要案大案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也占整个犯罪总类比的70%,特别是暴力犯罪尤为突出。据调查,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奸淫幼女等暴力犯罪占犯罪少年总数67.2%,而年龄也越来越趋于低龄化,据典型调查,青少年初次违法的高发年龄段为12一17岁,初次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为14一18岁;重新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为16~22岁,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为巧一25岁;同时,团伙犯罪现象也不容忽视,据有关部门调查,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许多犯罪团伙带有浓厚的封建行帮和黑社会组织色彩,他们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视中封建行帮的活动形式,磕头、滴血盟誓,结拜为兄弟姐妹,排座次,印标记,定帮规,称霸一方进行盗窃、抢劫、强奸等各种犯罪活动,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股黑社会势力。深圳曾破获一起名为“暴风一族”的帮会,其成员全是中学生,他们仿效港台影片《暴风一族》中黑社会组织的一些做法,设立“帮主”、“帮规”,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仅两个月,这个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帮派组织发展到100多人,帮中骨干先后多次带数十名队员,手持木棍,铁管,尖刀,为争夺地盘,与另一帮人“开片”决斗。从调查中发现,多数处于中学求学阶段,为什么求知识的黄金时段会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段呢?为什么“人生之春”的使者犯罪也疯狂?显然,学校、社会和家庭缺乏应有的法制教育,使青少年似乎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只需要赔礼赔钱就可以解决了,没有对严重后果的预见。在当今中学生脑中普遍只有少得可怜的法律意识,这就造成了中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偏激。
肩负着保护幼苗健康成长重大责任的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尽快尽早行动起来,“法律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社会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洁净的大空间,加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取缔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减少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错误引导,而学校教育中,抓紧学生的数理化成绩的同时,更应着重抓好思想法制教育,防患于未然,不要等事情发生已经产生严重后果,才想起向青少年灌输一些生硬的法律条款,那显然是不够的,人的个性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的品质形成要靠平时点滴的教育,法律不是用来应付上面的普法检查,而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动起来的系统工程,家长的言行举止对青少年是一个最大的影响源,只有家长也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对青少年起到良好的言传身教作用。在中学思想教育中,宣传、学好法律知识,能帮助青少年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明确学习目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发挥能动作用。让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让遗憾不再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教育中贯穿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 上一篇:民生工作法制教育中的保障
- 下一篇:数学教学融合法制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