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期望对策及建议
时间:2022-08-02 03:28:37
导语:大学生就业期望对策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全面了解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本文采用问卷调研和个体访谈的方法,选取2021届具有就业意愿的陕西省某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就业前景认知、就业区域、单位性质、工作强度、薪酬期望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就业期望;高校;大学生
就业期望是指在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等多重影响下,就业主体对就业前景进行主客观分析后,“对未来从事工作的薪酬期望、单位性质期望、就业去向期望等方面预先设定的期盼或理想状态”。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能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就业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对毕业生求职期望需求的精准把脉更有利于就业工作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引导“有就业意愿”的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基于此,笔者在2020年9月对陕西省某省属高校2021届“有就业意愿”的本科毕业生采取随机抽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就业期望调查。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择1250名有就业意愿的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216份,问卷有效率为97.28%,访谈人数为216人,占问卷调研人数的17.76%,有力支撑了调研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参与问卷调研的学生中,陕西生源和外省生源占比分别为75.99%、24.01%,男女性别占比分别为54.03%、45.97%。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形势认知
通过调查,68.29%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面临困难、压力和挑战;25.67%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4.47%的学生对就业形势保持乐观,认为就业形势良好。经深度访谈后发现,学生认为导致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在于“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存在差距”和“期望单位对学历层次或性别有固化要求”;而认为就业形势一般或乐观的学生则认为上半年突发的疫情对就业影响的“黑天鹅事件”使自身具备抗压能力和积极从容的心态。
2.单位性质期望
在单位性质类型倾向的选择上,排列前三的选项分别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初教育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51.56%、20.97%、7.81%。较之往年,学生参加事业单位、国家公务机关、银行等体制单位考试的人数持续增加,其中存在性别差异,选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男生比例大于女生,选择中初教育事业单位的女生比例是男生的3.68倍,选择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女生比例是男生的1.81倍。与男生的单位性质期望相比,女生受原生家庭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更大,偏向于追求干净舒适和稳定的工作。
3.就业区域期望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学生期望的就业区域相对集中在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其中25.99%的学生选择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67.36%选择去新一线城市发展,只有6.65%的学生选择去其他城市或地区发展。陕西生源与非陕西生源存在差异,陕西生源学生最想就业的城市分别是西安、成都和杭州,非陕西生源学生最想就业的城市分别是西安、杭州和北京。学生表示,在求职时除了考虑个人职业发展和招聘单位性质、名气、规模和发展前景外,他们更加重视因工作城市房价、消费水平带来的生存压力及原生家庭的黏结感受。
4.工作强度期望
对于未来工作强度的态度,87.11%的大学生表示能够接受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有效加班,有1.73%的学生表示为了取得更好的职业晋升机会愿意接受996的超负荷工作机制,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同时也反映了省属高校部分学生为了获取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而甘愿吃苦的品质。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就业形势认识过于乐观
在经历“疫情防控”对就业的大考之后,政府、社会和高校齐心合力多方面拓展就业渠道,深挖就业资源和岗位。据陕西省属某高校就业中心招聘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来校招聘的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此现象给学生造成“企业招聘需求持续增长”的印象,致使“拟去企业就业”的学生对就业形势判断过于乐观,部分学生手握就业offer仍在犹豫观望。另有一部分学生求职危机意识淡漠,还存在“等、靠、要、避”的心理倾向,缺乏求职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
2.薪酬期望偏高
对于大学生非常关注的薪酬问题,调研结果显示:11.92%的学生选择5000元以下,31.99%的学生选择5000~6000元之间,37.75%的学生选择6000~8000元之间,18.34%的学生选择8000元以上的高薪工作。有27.5%的学生表示如果初次薪酬不理想将选择重新寻找工作,可见,大学生对未来工作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但部分学生的薪酬期望值偏高,与实际初次薪酬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经过访谈了解,影响学生薪酬期望选择的主要因素在于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及功利性学习成本计算社会群体性刻板印象。
3.单位选择错位
从2020年10月的校园招聘会数据统计和调研来看,中小微企业在校园招聘中提供的岗位需求量远远大于求职人数,但其对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呈现下滑趋势,受媒体报道或者口耳相传的关于上半年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秉承“非名企、国企、事业单位不进”的理念,“非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不去”的原则,宁可“慢就业”,也不愿意去中小微企业。依据国家统计年鉴(2019年)数据,国有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份额仅占很小的一部分;2020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虽全面发力深挖就业岗位,但与持续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相比,吸纳效果有限;而名企对学校层次、学历和学生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对省属高校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经与学生深入访谈发现,家庭资本和意愿、学习成本和生活成本是影响学生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学生在单位选择中更在意薪酬福利、企业影响力、岗位重要程度等因素。
4.求职心理矛盾
刘纯阳通过数据调研指出:薪酬期望和就业性质选择存在一定的关系,越是对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表现出较强意愿的大学生,他们的薪酬期望越会低弱一点。纵观就业期望调研数据和访谈结果,我们发现2021届大学生一方面避险情绪浓厚,对创业型公司、注册资金少于500万的企业关注度较之去年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职业选择焦虑,既有追求高薪的渴望,又有追寻稳定工作的诉求,普遍存在因为“工作不能完美达到就业期望”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结心理。
建议及对策
1.构建“漏斗式”就业帮扶体系
高校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就业期望调研结果为依托,建立“漏斗式”就业帮扶体系。首先将就业工作小组下沉至班级宿舍的舍长层级,运用QQ群、微信群、易班平台等,实地深入学生宿舍、招聘会现场,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方式,畅通学生就业需求、就业反馈常态化机制,做到需求早发现、早布局、早解决。其次精准研判就业形势,建立动态就业跟踪分类台账,按照“精准识别、重点推荐、精准帮扶”的原则,聚焦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就业观、职业抉择、求职技能等不同模块的焦点问题和心理问题,量身剪裁,对症下药;同时通过“一生一档,一家一策,朋辈良性渗透互助影响”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就业期望,锁定最合适的目标岗位。最后建立求职行动促进模式,树立就业典型,激发更多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和积极性。
2.建立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平台
特质因素论认为:如果个人的特质和职业的特质是吻合的,双方都会感到满意。基于此理论,高校应建立精准化的就业管理服务系统,首先用学生动态大数据和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从学生个人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就业资本、家庭资本、就业期望等维度进行综合的科学评估,对学生进行就业精准画像,找准科学、合理、适合于学生且能够执行的就业期望。其次在逐步提高单位数量、质量的基础上,精准采集岗位要求,对招聘单位从专业、地域、行业、单位性质、岗位等维度进行智能梳理,以精准推送招聘信息,减少学生面对海量就业信息的无措感和筛选信息的盲目性。
3.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力度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应打造一支本领过硬、专业够强的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队伍,有效运用校内外线上线下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自学+研讨+培训+反哺演练”四维一体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全面提升校内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高校要加深校企合作力度,选聘企业优质资深HR、优秀人才作为校外就业指导教师,定期举办就业或行业交流沙龙等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其次,高校应坚持将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坚持“课程讲授+教育讲座+团体辅导+个人咨询+简历修改+就创业比赛+就业见习”七位一体的教育指导,从理论、比赛和实践的全覆盖中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求职竞争能力。最后针对参加体制内考试和考研的学生,应整合校内教师资源,联合校外专业机构,有针对地为学生提供学情分析、考情分析、课程培训、考试指导、备考准备等相关帮助。
4.强化重点学生群体的就业帮扶机制
对于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和残疾等重点群体的毕业生,高校应推动“温情引导+能力提升+平台实践+朋辈影响”的就业帮扶体系,通过暖心关怀、温情引导为学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搭建一座暖心桥梁;开设能力提升课程,建设实习实践平台,给学生插上实现职业梦想的翅膀;不间断的朋辈交流和相互影响,可让学生降低孤独感,获得团队和自我认同的力量,增强就业自信心和核心竞争力,顺利走完大学的最后一公里,获取理想的工作。
5.加大政策性岗位的宣传力度
对于国家和政府积极开拓的政策性岗位,高校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进行政策宣传,一方面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政策性岗位的具体内容,比如有哪些岗位,怎么报名,录取的时间是什么,具体的流程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准备等必要性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逐渐扭转学生以工作地域、薪酬福利等为核心的功利性就业期望,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建设中,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志侃.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逻辑回归的实证分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6):68-76.
[2]冉昆玉.大学生就业期望内涵解析及实践应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74-75.
[3]李述麟.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15):4.
[4]刘纯阳,章思.大学生就业的国有单位偏好及其原因解释[J].经济体制改革,2013(2):39-42.
[5]黄丽萍.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研究——以广东的实证调查为基础[J].青年学报,2020(3):85-95.
[6]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20-11-20).
[7]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47.
作者:段引香 李抗 席聪聪
- 上一篇:化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路径
- 下一篇: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