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

时间:2022-10-07 03:48:35

导语: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却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多,而部分学生却就业困难,甚至“无业可就”。对于大学生而言,个体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向深入,药学类专业毕业生更是面临此难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为促进药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好就业提供依据。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就业能力作为一个舶来词,最初由牛津大学贝弗里奇提出,起先主要应用于经济领域,后逐步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英国学者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指出,就业能力由四个要素构成,即学科理解力、综合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并提出USEM理论模型[1];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指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开发能力、适应能力、群体能力和影响能力等七个方面[2]。关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动态性、发展性和长远性,既关注学生当前获取工作的能力,还强调未来保持工作和进步的能力。如孔洁珺等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完成“就业”这一任务时所必须的能力,这个“就业”不仅包括求职过程,还包括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如获得职位后胜任工作、晋升发展、更换岗位等[3]。二是综合性、联动性和整体性,如龚勋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多元能力的有效聚合,并从4个维度、18个要素进行解读[4]。因此,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概念,它包括:一是胜任工作的专业能力,即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扎实的工作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三是良好的个人特质,包括积极乐观、吃苦耐劳、诚信友善、抗挫折能力等。

2药学类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皖南医学院药学院为例进行调查,该学院现有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和中药学5个本科专业,每年毕业学生600余人。为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本研究通过参考学院就业质量工作报告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该学院学生就业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2.1学生就业状况。本次统计范围为药学院2016届-2018届毕业生,共1932人,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药学院就业质量工作报告,截止时间为当年12月底。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涉及机关单位、医院(含乡镇卫生院)、连锁药店、制药企业、医药公司、科研机构等,此外还包括教育、金融、培训、信息技术等非医药行业,学生就业选择日益多元化。虽然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可选择空间比较大,但学生就业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2.1.1就业领域集中:毕业学生中有55.90%选择进入医药企业就业,占了毕业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以民营企业为主;到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占总毕业人数的10.82%,但总体上是县级医院和卫生院;另有18.94%的学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2.1.2就业岗位集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比较高,学生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质检、研发、销售,以及药房、连锁药店等岗位。但在众多岗位中,有40.42%的学生最终选择从事医药销售类岗位工作(包括医药代表和学术专员),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就业去向。2.1.3就业区域集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最主要的区域还是安徽省和江浙一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6.31%。除此之外,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吸引较多学生就业,可见地域因素和经济因素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2.1.4薪资待遇集中:皖南医学院为地方省属二本高校,同时受工作岗位和地域所限,除个别经济发达城市外,毕业生薪资待遇普遍不高。统计显示,药学类毕业生刚就业时月薪在3000~3500元之间的比例最高,占毕业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销售岗位的薪酬更多与业绩相挂钩。2.2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普通存在以下问题:2.2.1专业认同度高,职业规划不清晰: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药学类学生会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在“对就业前景的看法”时,却有53.47%的学生选择“一般”,可见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前景并不是特别自信;高达50.55%的学生未对自己进行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大学期间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激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41.29%的学生从未考虑过是否自主创业这个问题。2.2.2就业期望过高,自我定位不合理: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明显高于现实的现象。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中,34.47%的学生首选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卫生单位,23.63%的学生选择科研机构,选择医药企业的仅有26.89%;同时,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中,61.15%的学生期望能从事科研开发、医院药房工作,而选择从事销售岗位的人数仅有7.31%,学生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薪资待遇方面,多达54.2%的学生期望月薪在3500~5500元之间,另有20.22%的学生期望月薪在6500元以上,学生对薪资待遇的期望也普遍高于实际收入。2.2.3择业观念固化,就业主动性不强:调查显示,有85.14%的学生将工资福利待遇作为选择就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但收入高、环境好的岗位毕竟有限,而学生从事一线工作、扎根基层的意愿不强,就业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同时,学生求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等、靠、要”的思想,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为学校就业网站、辅导员通知和校园招聘会,去校外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积极性有待提高。2.2.4就业能力较弱,就业自信心不足: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除了存在招聘门槛逐步提高、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外,自身就业能力较弱也是一大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不扎实,社会经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存在一定不足。调查显示,仅有36.05%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持“满意”和“非常满意”态度,绝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就业能力信心不足。

3提升药学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和策略

3.1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就业能力的深入思考和培养。高校应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出台规章制度、提供政策支持等,构建起以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为主体、学工部门(包括学生处、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为辅助、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学生高质量就业。3.2构建以就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药学类专业的特点,学校应坚持“以本为本”,从学生和社会需求出发,围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①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做到知识性与应用性相融合,尤其要针对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实际,适当增加医药营销、人际沟通交流、医学知识等课程的学习,加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②创新教学模式。建构职业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缓解毕业生供需矛盾的关键[5],学校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进行转变,鼓励采用翻转课堂、PBL、案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研讨式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多元能力的培养。3.3完善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指导服务体系。①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职业规划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药学类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应鼓励引入校外资源参与,通过“理论课程、专题讲座、岗位体验、模拟面试”等多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②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就业能力关注个体长远的职业发展并随着职业生涯发展而变化[6],尤其是当前医药技术飞速发展,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来适应社会变化。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3.4强化以素质能力提升为着力点的平台建设。①实践平台建设。学校应注重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平台建设。校内可依托生产实训基地、药学技能大赛、模拟职业药师考试等平台;校外,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见习等方式,鼓励学生“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在增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学校要统筹协调校内外资源,通过学分认定、科研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帮扶等,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③心理辅导平台建设。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平台,通过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沙龙交流等形式,缓解学生就业焦虑,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自信心,合理进行自我定位。

4结语

总之,药学类专业毕业生虽然基本实现了“好就业”的目标,但距离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应积极对接社会需求发展,将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推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作者:侯东晓 徐晨玮 查智文 单位:皖南医学院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