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区域引导机制研究

时间:2022-05-13 08:52:55

导语:大学生就业区域引导机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区域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的现状与政府、高校、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干预密切相关。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区域间的动态均衡为导向的新机制,即多元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重塑大学生就业观,降低大学生区域流动的搜寻成本,提升就业引导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中,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牵头确立引导目标,建立协同引导的支持与反馈系统,健全完善制度保障,并带动其他主体创新引导手段以实现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均衡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

在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失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大学生数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化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区域配置的不均衡,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因此,分析政府、高校、家庭等各主体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探索构建协同引导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现状及协同引导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各主体对自身引导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确立了“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机制,但部分地方政府和高校对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课题组通过对吉林省和河北省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走访调研发现,部分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及高校存在三种观念:第一,认为人才的区域流动是完全由市场推动的,政府和高校无须作为。第二,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财政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欠发达地区政府在人才竞争中无能为力。第三,部分欠发达地区政府认为要想跳出“发展落后———人才流失———发展越落后”的恶性循环圈,除了寻求中央政府的扶持或者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外别无他法。反之,一些发起“人才大战”的各级地方政府则过于强调政府作用,在缺乏与用人单位、高校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单方面干预大学生人才流向,忽视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政府、高校、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不力的弊端。政府、高校、家庭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和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就业机制演变为价格和供求关系主导下的市场单方调节机制。受社会、家庭中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看重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实际财富,而较少考虑对社会的贡献;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前景;崇尚个性自由,对职业的选择多是出于兴趣爱好的指向。[1]这就造成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因人才资源“相对过剩”而就业压力增大。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由于大学生“净流出”现象突出而长期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2017年年初以来,一些发达地区或具有相对发展优势的地方政府利用补贴、落户等优惠政策“争夺”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差异,增加了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的难度。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年东北生源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仅为4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2]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还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不仅带来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影响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三)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构建的必要性。治理是通过权力来引导、控制并规范公众在不同的制度和关系中的活动,从而促进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3]5面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的问题,协同治理理论启示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出发,积极与高校、用人单位等主体进行平等互动,探索构建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新模式。课题组为了解大学生对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的认识,以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为调研对象,开展了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50份。关于“高校是否有必要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88.31%的被调查者支持建立合作关系,认为“没有必要”的仅占3.47%。关于“欠发达地区政府是否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大学毕业生的区域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2.89%的毕业生认为政府非常有必要干预,并认为政府的干预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以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是指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在区域间均衡配置的目标,各相关主体通过引导手段与大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的工作系统。如下图所示,它主要包含引导目标、引导支持与反馈系统、引导制度规范、引导方式等基本要素。(一)引导目标与引导方式。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构建的目标可划分为3个方面。第一,通过重塑就业价值引导大学生到适合自身的区域就业。政府、高校、家庭协同扮演择业观引导者的角色,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减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区域性差异。第二,通过主体间协同服务减少大学生的就业搜寻成本,提高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季斯3位经济学家发现市场交易总是存在着摩擦,即工作者和雇佣者都面临着一定的“搜寻成本”。[4]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客观存在着就业市场分割问题,如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就业不均衡,导致大学生区域流动的搜寻成本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职业中介等机构需要解决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通过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间人才资源均衡配置,从而促进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可以分割为两个市场,即发达地区市场和欠发达地区市场。就业市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达地区大学生非自愿性失业和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现象,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且产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无效率现象,既浪费了资源也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5]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就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手段鼓励高校毕业生流入欠发达地区。对比当前各地吸引大学生人才的政策,不难发现各地均存在政策目标不明确、人才引进层次和数量不够具体、政策手段趋同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引进政策必须在多主体参与下制定,只有实现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与政府间的联动与反馈,才有助于制定出适应本地发展需要的人才吸引政策。(二)引导支持与反馈系统。信息平台是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机制得以运行的支持与反馈系统。政府应该扮演牵头者角色,为多元主体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信息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提供硬件支持。政府可以购买信息技术团队的网络技术支持和服务,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将辖区内所有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主体和相关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系统内。信息平台可选择设置“家校交流”“政校企合作”“双选信息”“共话区域发展”等专栏,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同时,各高校、用人单位也有责任及时向政府反馈相关信息,保障信息的准确性。(三)引导的制度规范。各个治理主体在竞争与协作的过程中,制定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规则,从而实现治理目标。[6]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家庭作为各自独立的主体,要想形成合力,共同发挥引导作用,必须用制度规范予以整合。各主体间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沟通协调、评价与反馈和激励约束等制度。其中,前三种制度是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保障,是对各引导主体实施动态管理的依据和手段。第一,信息共享制度需要明确规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要定期在信息平台上公布有关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流向、招聘公告等信息。同时,政府通过适当的方式汇总当前大学生就业流向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第二,建立多元主体定期沟通、协商的工作制度。制度应约定具体沟通方式、沟通周期、协调范围和协调手段。第三,评价与反馈制度主要涉及引导效果的测量和反馈,制度应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办法、反馈时限和反馈办法等具体内容。第四,激励约束机制则是各主体参与引导的动力来源,包括明确各主体的引导责任、责任追究机制及奖惩办法等。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构建中的角色及经验借鉴

(一)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机制构建中的角色定位。在协同引导机制构建过程中,政府作为主导者,在凝聚引导力量、统一引导意识、制定集体行动的规则和目标、信息平台搭建、牵头综合运用引导手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政府应根据区域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选择现状,制定适应区域特点的引导目标。第二,政府应牵头组织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提供系统保障。第三,在制度设计中,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其公共管理者角色,调动各引导主体参与制定制度体系的积极性,为引导行为的长期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第四,政府应积极构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家庭间的联动机制,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定期沟通和适时反馈。第五,牵头综合运用信息服务、政策扶持、思想教育等引导手段减少大学生就业信息搜寻成本,重塑大学生就业观,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实现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的最终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发挥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引导作用,构建大学生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不是要放弃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在各主体间传递区域发展战略、区域人才需求、区域人才供给、区域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各引导主体发挥引导作用时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和职能定位,避免出现取代市场或职能履行不到位的情况。(二)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经验借鉴。第一,利用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服务。政府具有其他主体都无法比拟的获取信息的便利和优势,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引导手段。政府主管部门应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宏观调控和能动作用,加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沟通,并搭建各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劳动力市场双方的信息进行反馈、监督、把关,降低信息传播成本。第二,多渠道开展思想教育。政府和高校可以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起来的杰出人才和优秀企业作为榜样,鼓励学生将自我发展与为地区、为国家作贡献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家庭要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就业区域,改变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和短期回报的行为,鼓励毕业生为家乡发展作贡献。以吉林省白山市为例,早在2013年,白山市就启动了“学子回巢”计划,在政府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家庭的共同作用下,白山市2013—2016年在升学人数减少的背景下,返乡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2013年到2016年,上升比例高达145.64%。[7]第三,加强就业扶持。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该市为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校学生提供创业扶持资金,鼓励在校大学生到绵竹创业,从而将优秀人才成功引入绵竹。又如,东北师范大学积极与中小学、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UGE(大学———政府———企事业单位)、UGS(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平台,通过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长春市人才中心利用社区平台,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组织的双选会、“人才夜市”等活动也是有效留住人才的积极尝试。第四,提供就业践行机会。政府、高校通过为大学生提供本区域内的实习机会把人才留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课题组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调研了解到,抚松县县委书记会给升入大学的每位本籍学生写一封信介绍当地人才引进政策和家乡变化,欢迎本籍学生毕业后回家乡就业。县委组织部门与当地用人单位合作,安排本籍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返乡参观,且提供到当地企业、事业单位等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地发展状况和用人单位需求。同时,面向全国高校在读硕士、博士公开选聘优秀人才到乡镇、街道挂职,为人才的进一步引入奠定基础。第五,通过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加以引导。上述几种引导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不均衡现象,要想真正实现大学生就业与区域发展相互匹配,还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即高校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地方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政府的信息服务是连接高校、区域、用人单位的纽带和桥梁。高校有责任根据区域供求信息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并主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区域和用人单位也应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机会和舞台。

总之,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协同引导机制是指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主体以共同利益、制度约束、信息平台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区域间的动态均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整合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完善,只有各主体合力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弥补大学生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缺陷,进而提高区域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匹配度。

参考文献:

[1]符茂.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的缺失及成因[J].继续教育研究,2016,(5).

[2]晋浩天.从数据中看就业形势[N].光明日报,2018-06-13.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祖强.搜寻和匹配理论:市场失衡分析的理论基础———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J].唯实,2011,(3).

[5]严鸿雁.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与就业服务公共产品供给[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6]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理论月刊,2014,(1).

[7]冯俣,高乙菲.东北经济回暖驱动外流人才“燕回巢”[N].就业时报,2018-06-20.

作者:李志红 柏维春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