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

时间:2022-01-03 03:09:34

导语:有限理性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有限理性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下分析学生个体行为及就业观念问题,以及学校等就业相关主体的不合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有限理性;适应性理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党的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关系到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并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本文引入有限理性的新思维,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顺利就业。

1.对有限理性的解读

有限理性是由美国赫伯特•西蒙教授创立的决策过程分析理论,有别于理性决策。理性决策要求个体在做决策前对自身条件、外部环境、搜集到的信息等都有完全的了解与掌握,但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决策是不可能存在的。也就是说个体在做决策时,不能评估所有的影响因素,做到最佳选择,但是根据有限理性的思维,可以用个体最“满意”来替代最佳。

2.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2.1大学生个体影响因素。2.1.1大学生自我认识上的偏差,不重视生涯规划。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进行客观、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估,其次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决策,并为之行动。但是现在95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在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也不能理性看待就业中的一些不合理想象,对自己的长处、不足还不能正确的评价。有同学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很优秀,便不切实际的追求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岗位;也有的同学过度自卑,放弃努力,听之任之;这些不成熟的自我认知让同学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最满意的工作,从而影响就业,形成心理障碍。2.1.2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易随波逐流。大学生对自身条件不能完全掌握,没有强的自知力,从而受羊群行为的影响,易随波逐流。首先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及身边人的影响,仍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理所当然的大学毕业生要去政府、事业单位、国企、大型企业等类型单位就业,这样才能实现人生。其次,部分大学生追求物质待遇,重地位、重名利,喜欢东部沿海、省会等类型的工作地域,缺乏到基层单位、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心理准备,即使这些单位或地区能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考研,而对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多元化就业选择等接受程度较低。以上原因使大学生形成了高依赖性、低风险性、弱竞争意识的就业观念。2.2学校主体影响因素。随着高校人数的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客观条件存在矛盾,学校设施不能跟上专业的发展。另外,学校缺少与企业的沟通,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培养的学生竞争力差、实践能力不足。第三,学校对于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模糊、手段单一、内容残缺等。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探索自我以及外部环境的优劣势,从而导致学生大学期间缺少目标与追求,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影响大学生就业。

3.有限理性视角下的解决方法

由于大学生受自身认知能力、外部环境评价能力、信息搜集及整理能力的影响,不能理性的对就业做出决策,人类的有限理性带来了决策的障碍。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大学生可以在掌握所有已知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自己最满意的决策。3.1高校搭建育人平台,并完善、加强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体系。首先,高校通过各类文化、科技竞赛等,搭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加强课堂、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与市场匹配,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发挥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专业教育,让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级将来发展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建立健全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的模式,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类别的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强化具体操作过程的有效性,提高效果。3.2大学生个体增强认知信息加工,并决策行动。大学生在校期间尽最大可能搜集个人以及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对已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做出决策。这种决策不能做到最佳的匹配,但先以最满意为标准,并在今后的生涯发展中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做好当下并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大学生个人要在此过程中也要避免三个不良的信念:完美主义、负面思考以及习惯性纠结。针对完美主义的不良信念,大学生可以尝试阶段论,即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合理取舍;针对负面思考的不良信念,大学生应做好最坏结果打算,尽人事,听天命;针对习惯性纠结的不良信念,大学生要给自己建立时间底线,不让纠结浪费时间。

总之,大学生面对就业,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决策行动。既要有充足的信息,又要掌握良好的方法,更要有合理的信念。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要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马万敬.有限理性与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导刊,2007,(11):125-127.

[2]赖文燕,蔡国栋.西蒙的“有限理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9):22-23.

[3]李飒飒.有限理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误区与消解对策[J].江苏高教,2017,(2):84-87.

作者:孙新随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