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时间:2022-12-05 02:46:58

导语: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提要]从“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例———团中央与“智联招聘”联合发起的全国就业能力测评项目NET及“百企千岗进校园”活动出发,分析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运用“互联网+”平台,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的可行性,进行“三大平台”助力大学生“积极就业、勇于创业”路径探究,提出“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益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助推;就业创业;途径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千家万户关心的热点,是我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环节。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步上升。至2018年,高校毕业生已达800多万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就业结构性问题明显,社会市场需要与大学生具备的相关技能的矛盾、与应届人才信息不对称等矛盾,均明显存在。每一年,企业烦于复杂的招聘手续,且难于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们则忙于四处奔波找工作,且不能如愿,企业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们有着各自的期望值,但都不能如愿以偿。就业难的现实,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影响着毕业生的前途和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艰巨与繁重。如何创建一个促进企业与大学生交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与帮助的求职平台,便成为了弥补市场空缺的重点。

一、“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例

当前,存在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招聘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学生们过于自信自负,未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基本状况及对所需人才能力的要求,企业也缺少对大学生能力现状的了解,有着企业自己的运行机制,故双方存在着脱节现象。目前,团中央发起了“‘百企千岗进校园’暨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活动,联合了多家知名企业,将各种岗位送进校园,推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智联招聘”开发的就业能力测评项目NET,也走进了校园,该项目主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就业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期望值。另外,也可让企业更深入地知晓大学生的就业诉求,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该活动的组织者聘请了相关专家,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展了有关测试活动,并进行了就业能力培训。在活动中,多家媒体单位牵头倡议,呼吁更多的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百企千岗进校园’暨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公益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和工作岗位,呼吁企业、高校和媒体都来关注并积极帮扶大学生就业,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进一步简化招聘手续,让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公平竞争。该活动的组织者还积极引导大学生们认清求职的方向,理解职业的含义,争取平稳地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毕业生们和到会企业就企业进校招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的就业岗位情况以及开展公益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百企千岗进校园”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及各界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将企业和媒体引进了高校,并测试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素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不少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机会,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团中央联手“智联招聘”,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组织企业高管、就业导师、就业创业基金等社会资源,把就业岗位和机会送进校园,为大学生们办了实事。此次活动,使在校大学生进一步知晓了企业的聘用需求,学会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并注重加强自己专业技能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素质。“智联招聘”走进大学校园,贴近大学生,实施“互联网+”创新举措,其开发的全国就业能力测评项目NET,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测评,帮助企业了解大学生的现状,使企业更快、更好地招到所需人才,为企业招聘开展切实有效的服务。该活动构建了高校与企业互动交流的桥梁,解决了毕业生与企业单位由于信息不通畅,而造成的就业难题,缩短了毕业生与企业沟通的距离。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是高校的历史使命。这次,高校以就业指导为抓手,联合“智联招聘”等企业和媒体,借鉴“互联网+”平台,开展“百企千岗进校园”活动,整合了社会资源,给大学生们带来更多的、适合于自己的就业岗位,为大学生们办了实事。这是“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个典型范例,值得推广。

二、“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分析

我国当前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人员数量增加和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这些方面的原因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此,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增加社会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新的就业创业增长点,切实走出大学生创业就业难的困境,已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选择就业形式开放、创业成本低、就业门槛低、创业就业手段简便快捷的模式,是摆脱就业创业难的最佳途径,就业创业困境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协同解决的。2018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大力度促进就业,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要大幅度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运用“互联网+”发展新的就业形态、促进多渠道就业等这些政策,传达了党和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种种关怀。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主要内容,“互联网+”的就业创业新模式,则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团中央与“智联招聘”联手开展活动,是跨行业、跨领域合作的成功范例。将大学生就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以“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为活动载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及信息通信技术,使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打造了新的、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就业创业,同时降低了企业招聘和大学生应聘的门槛,改革了创业就业模式,拓展了就业创业方向,创新了就业创业手段,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逐渐由依靠原有的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更多地依靠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为支撑的新的增长点。又恰逢互联网服务发展新潮流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给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机遇,给大学生们就业创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刺激了新兴产业的诞生、创新与发展,同时,也为传统产业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挑战。如电子商务及其平台,其新的营商生态引申出了快速物流、多种零售销售、微商等新兴产业,使相当多的大学生进入了这些行业。还有些新型行业,如电商营销、新能源产品、环保、节能产业等等,则有不少大学生进入就业,给他们创新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民营中小企业最发达和最集中的区域,商业运营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各类企业对毕业生的销售、市场营销、商业推广等技能更为看重。调查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这与长三角地区外资企业较多、金融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有所关联。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程度逐年在加剧,加强专业型技能及其证书对大学生身价的提升,作用愈加明显。受当前区块链大热和人工智能的影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能更为吃香,掌握相关技能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基数值高达60%以上。而注册会计师、CFA等高含金量的证书,更是对毕业生求职有着很大的帮助,拥有该类证书的求职者,被咨询机构、金融机构查看、收录的次数,则是普通求职者的2.2倍以上。因此,大学生们应尽早地通过选修课程培训或是自学,提升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并同时培养自己的职场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使自己能更快地进入职场,更好地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在经济转型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还是能找到一份工作,但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挑选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并在学校就业中心与各类企业之间,不断地寻找就业信息和岗位机会,但因为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狭窄、就业信息流通不够顺畅等原因,成为了不少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因此求职就业屡屡受挫。另外,不少企业也遇到了招聘和求职信息不够畅通等情况,也很难找到企业满意的员工。鉴于此,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多种渠道,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切实可行的途径。“互联网+”平台旨在打通就业信息渠道,供、需双方共享就业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与就业市场深度对接。该平台一方面可以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向大学生们提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推送岗位所需的员工。所以,“互联网+”平台既使毕业生与企业双方的需求信息得到了沟通并逐步趋向吻合,也使就业市场供需渠道得到了畅通。“互联网+”转变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观念,并使大学生高效率就业落到实处。

三、打造“三大平台”,助力大学生“积极就业、勇于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但怎么创业,项目在哪,资金在哪,是否有风险,创业环境不是尽如人意。一些人不愿去创业,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比创业更稳定、更容易、更没有风险,特别是觉得事业单位和国企岗位是比较“稳”的。而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与类似公务员等岗位平等、或条件相当的创业环境,也没有出台相应配套的基础措施或政策。同时,大学生在毕业前还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当前,国务院提出了用互联网思维带动就业、创业,重点强调的内容就是“拓展互联网+”,中国经济要迈向中高端,必须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原来在多样化生产方面还很不足,而通过“互联网+”,过去许多想象不到的创意、点子现在都出现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能迅速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缩短时空距离,给创业就业提供较大的机遇。“互联网+”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网络运行成本低,信息开放度大,加上中国互联网用户众多,这些都是良好优势。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互联网用户和信息应用大国,所以,“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中国现拥有8.02亿互联网用户,早已居世界第一,如此巨大的用户数量就是中国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优势所在。进一步助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巨大优势,让大学生就业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积极就业,勇于创业,可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在当前,高校应联合地方和企业,着力打造“扶持创业创新、鼓励见习就业、开展就业服务”三大平台,助推大学生积极就业,勇于创业。(一)打造扶持创业创新平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颁发后,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视程度。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态势,国家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各地可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和资助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创新门槛,制定优惠政策和各种服务措施,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宣传工作力度,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各种平台,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同时,推行项目开发、信息服务和跟踪扶持“一条龙”服务等措施,组织开展GYB、SYB创业培训,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贴息贷款,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成立由人社、银行、税务等部门和创业培训导师组成的创业培训服务专家团,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跟踪指导服务。(二)打造见习和就业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对接机制,开设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政府给予接受大学生见习、实习的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大学生进企业见习、实习、就业。鼓励学校和企业为大学生实习、见习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当前,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全球实施了各种外包形式的项目,网络外包服务是大企业既低成本又稳妥的选择。各类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也在全世界推行了广泛的外包服务项目。在这一经济运行背景下,更多的经济实体又在互联网上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经营方式,产生了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现已有250万人在从事互联网企业工作,还有1,800万人在这些互联网企业衍生出来的行业里工作。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许多企业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生机,也带来了企业需要的物流派送、计算机网络服务等更多岗位的人员需求。在当前世界宏观经济发展势头不是很好的大环境下,互联网领域却维持了快速的发展,一大批像程序开发员、网络工程师、网络安全维护员、网络推广员等从业人员,已如雨后春笋般,饱尝了就业的甘甜。因此,积极开设大学生见习基地,打造见习和就业平台,鼓励大学生进各类企业见习、就业,并积极创新创业,是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三)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就业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搭建官网、QQ、短信、微信、人力资源市场等各种信息平台,及时和多途径招聘和求职信息,相互交流沟通,利用“互联网+”,缩短大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使大学生和企业之间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即时招聘、快速就业的目的。同时,通过制作电视专题栏目等形式,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并积极举办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等活动。“互联网+”转变了创业、就业理念,将过去进大公司、大企业才算就业的观念,转变为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个体创业也即是就业理念,这样就业和创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上,那些关乎百姓方方面面生活需要的各种行业,可以演化成各类新型的产业。在全国任何地方,只需要使用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能达到创业就业的目的,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当前,通过互联网实现就业、创业,在互联网上选材、购物,通过互联网美化大家的生活,通过互联网让世界走进来、并随时让自己走出去,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时尚、常态和必须。低成本和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形成了就业创业的无限上升空间,给大学生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互联网+”就业创业形式表现得既公平又灵活,体现在就业门槛非常低,创业成本也不需要太多,而就业创业范围则非常广泛,均可涉足各行各业。“互联网+”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最简便和最直接的方式。使用电脑或手机,就能实现就业创业的愿望。大家可在自己的网店里,实施货物派送、货物调配,自己轻松经营,随心地管理网店,挑选商品出售等,已成常态。当然,这一切现象,与过去传统营销的概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也是过去无法想象的。目前,“互联网+”个体就业,已是普遍现象,形成了创业就业常态。但如何在互联网上持续发展,扩大创业就业,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进来,是需要经验积累,经费支持,技术支撑和庞大的技术设施作后盾的。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促进宽带提速降费等措施,这一举措,有望即将开启一个由互联网引导的新经济时代,将进一步加快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不断降低创业就业成本,使得在互联网上就业的人员时效更快捷,操作更顺畅,成本更低廉。当前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为“互联网+”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就业创业形势更加显现出生机。国家重视“互联网+”,进一步提供了宽松、和谐的“互联网+”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了信息和资源共享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如:加大了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的力度,扩大了服务范围;在农村,建立了卖难预警救助机制;完善了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对接;从多渠道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支持回乡大学毕业生和农村青年网上创业就业;等等。有理由相信,广大的高校毕业生,能积极加入到“互联网+”就业创业的行列里,去感受“互联网+”带来的无穷魅力,去体验就业创业给他们带来的喜怒哀乐,去磨砺“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Z].中国政府网,2018.3.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8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网,2017.4.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网,2015.5.13.

作者:占成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