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

时间:2022-11-19 11:37:05

导语:当代社会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代社会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发生变化,出现自卑、焦虑、攀比、从众、依赖等心理现象,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对策,促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心理问题

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推动和教育体制的转型下,我国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就业机制也从传统的统招统分的方式转变为双向自主选择的就业方式,这些变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探究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及找出相应的调适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一)孤僻和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即个体认为自身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期望大显身手,一旦应聘碰壁后,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自觉处处比不上别人,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这种自卑心理使他们在应聘过程中不能适当的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给用人单位留下没有能力、缺乏主见的不良印象,往往会导致错失不少好的就业机会。

(二)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的成长的环境较为单一,因此导致他们的独立性弱,在对待就业问题上会表现出犹豫的行为,进而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有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学历层次没有清晰的认识,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一窝蜂地朝着热门地方、热门职业方向前进。比如几年前盛行的出国热、考研热等。攀比心理,由于每个大学生最终选择的职业不同,致使他们间容易产生相互比较,导致心理失衡。

(三)等待和依赖心理

就业过程中,产生依赖心理的学生主体集中于独生子女家庭或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他们往往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愿意主动去寻找就业岗位,而是等待其他家庭成员为其提供优越的、现成的工作岗位。(四)焦虑迷茫心理焦虑是对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时都会产生焦虑心理,有的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有的担心能否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工作单位,有的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等。各种担心都会造成精神紧张,进而产生焦虑迷茫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而就业岗位增速缓慢,二者间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压力,从而引发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二)学校因素

据调查,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法立即融入工作岗位。(三)大学生自身因素首先,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和认识。他们一方面对自己未来职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个大致了解,但另一方面对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内涵及素质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其次,大学生刚刚出入社会,阅历较少,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容易脱离现实,求职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自身修养。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首先,学校应鼓励大学生多多参加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认识社会的机会,进而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最后学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而锻炼大学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加强就业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阅历、认知水平及心理耐受力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定期召开相关心理疏导讲座和培训,促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心理疏导方法。另外,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

综述所述,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尽快适应职场,影响着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走向。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消除心理困扰,促使他们及早实现角色转变。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环境与就业形势,提高自身素质,并学会自我调节,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韩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析[J].教育与职业,2012(12).

[2]李德福.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9).

[3]吴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3).

[4]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作者:杨璐 徐新巧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