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工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2-28 08:28:19

导语:高职建工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建工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以岗导学”内涵及特征

“以岗导学”,所谓“岗”就是指任职岗位,即从事这个岗位的职责、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所谓“导”,就是高职在校学生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以及企业的生产需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培养出复合型建工高技能人才。采取“以岗导学”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建筑工程技术理论学习、实训、生产实习等环节,增强实际操作训练的能力和水平,其实质是通过“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在“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还是以受教育者的角色,参与到所在学科中以建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活动,学习的目的性、能动性较强。在院校之外则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的需求,以实际施工者或者建筑企业的职工身份直接参加到与建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际工作,给建工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科教学更好地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课堂”,发挥不同课堂情境下的教育资源,将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课外实践教学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弥补了建工人才短缺的现状。

2高职建工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及其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实训条件亟待改善。许多高职院校基于人、财、物等因素制约,建工专业的实践体系化和实训条件的仿真化要求尚未真正实现,与建工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要求还有一定差距。②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的建工专业师资队伍理论水平较高,但缺少建筑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无论是实践教学能力,还是社会服务能力都有待增强,受建筑企业生产等因素制约,兼职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学质量也有待进一步强化。③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变革。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建筑施工特长,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尤其是要注重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增加,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④校企合作有待深化。目前,高职建工人才的培养与建筑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突出表现在专业共建、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畅通校企双方合作机制。

3建工专业“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岗学相容,确立导学方向。不同的专业有其各自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就建工专业来说,设立“以岗导学”要始终把培养建工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培养的目标,把握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抓住市场发展机遇,确立具有建工专业特色的专业设置,并适时调整课改发展思路。高职院校要根据建筑工程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岗位职责的变化,定期组织建工专业教师,以及就业指导老师到工作一线进行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建筑工程行业的人才需求,掌握建筑工程发展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规章以及新设备在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调整好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时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3.2以岗导学,做到工学结合。检验“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和核心是要推动理论学习与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和渗透,通过一线岗位的锻炼引导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深化理论学习的预期效果。即,“学中做”和“做中学”,让每一名学生在毕业之前都能积累更多、更丰富的工作经验。①岗位体验。第一学期,即组织新入学的建工专业学生赴建筑工程企业实地走访参观,体验建工岗位对于实际专业知识的需求,让高职新生对未来建工岗位和建工岗位的环境有更为感性的认知和体验。明确未来就业的岗位环境,以及从事具体建工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建工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力。②岗位实践。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深化对建工行业的工作特点和岗位职能,组织学生在寒假或暑假等时间较为充裕的阶段参与到具体的建筑工程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安排一线员工结合建工专业实际范例手把手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真实环境下的作业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建工岗位的认知程度,深化对建工岗位特点的理解和认知,又会达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化,从而达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③毕业设计。根据整个教学计划,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五、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并根据教学计划和安排,完成毕业设计。在整个顶岗实习期间,将学生分别安排到相应的建筑或工程设计等岗位,全面了解岗位作业流程和工作要求,并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实践做好毕业论文选题的设计。最后,通过顶岗实习和相应的毕业设计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专业素能的提升和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增强岗位的适应性。3.3双向管理,提升导学效果。实训企业与学校签订相应的管理协议,例如,先由用人单位进行面试,选择一定人员单独组成工作班组,进行独立授课和岗位锻炼。学生的学习和岗位锻炼则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进行管理,其中,校内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培育以及学籍等管理,而校外企业则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锻炼的安排和管理,安排技术人员担任职业导师,负责实习及管理。

参考文献

[1]高明浩,田秀政.基于以岗导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4(20):130.

[2]郭健.积极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广西教育,2010(9):10~11.

作者:吴忠诚 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