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及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8-18 11:02:15

导语: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及能力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从SWOT理论进行就业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清现状,从而进行调整,结合学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的开展,全方位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具备更强的社会生存能力。

1SWOT理论概述

SWOT理论也就是SWOT分析法,也叫优劣势分析法,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分析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存在什么机会,会受到什么威胁。企业使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认清自身的情况,从而把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并结合公司的战略进行部署,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SWOT分析法虽然是企业的一种分析方法,但是它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1]。

2大学生就业环境的SWOT分析

2.1外部环境威胁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来说,他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威胁主要来源于市场上激烈的竞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大,就业岗位不足,市场狭小的情况十分严重,难以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此外,高校在自身的专业设计上,也存在和社会脱节的情况,加上社会格局变化快速,有的专业就业局势尴尬,用人单位在可选情况较大的情况下,在进行招聘的时候会有着较多的限制条件,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难度重重。

2.2外部环境机会

大学生经历了系统化的学习,不仅在自身的专业能力上有着较强的水平,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中,他们也培养了较强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对于不同岗位工作的适应性会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使得就业的概率大大的增加,成为了“万金油”。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喜欢选择一些综合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员工,因此大学生获得了一定的青睐和优势。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在大学生的就业上提供帮助,这些政策的出台也给学生带来了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会,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3内部优势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想象力丰富,与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员比起来,他们有着相对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这在就业竞争中能凸显出优势。对于社会环境,虽然大学生缺乏经验,但是他们自身还是有着比较强的适应能力的,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来说,接受能力强,容易跟得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由于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大学生的思维、习惯、思想都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这些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2.4内部劣势

就业的主体是高校毕业生,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意识比较淡薄,就业观念也相对落后,很多学生并没有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而是到了毕业季才慌慌张张地择业。受到父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就业上还是过于追求“编制”,没有能够根据时代的特点进行转变。有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自身的就业心理素质比较差,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不对口或者不理想的情况,他们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和不安。此外,自我评估能力不足,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评价不够客观,导致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着影响和偏差,这样的能力不足也形成了学生在就业上的劣势。

3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情况

3.1对于就业政策不够了解,解读能力薄弱

就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推出的推动大学生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一些惠民措施,是稳定性较强、风险性较低的重要资源。如果能够对就业政策把握到位,就可以更好地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和收获。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对就业政策的把握是他们的基本职责,也是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对就业政策的把握会推动他们在就业中得到更好的帮助。当前,我国不少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没有很好地重视,有的即使重视了,也因为自身缺乏良好的解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在政策的把握上不够得当和准确,从而不利于自己就业行为的进行和就业良好成果的呈现。

3.2自我评估定位能力不足,评估结果不准确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学生如果能够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在就业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成功率会更高。自我定位是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的,通过自我评估可以更好地进行定位。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我能力进行合理、准确地评估,对于自身的能力状况不够了解,从而出现了就业的期望值过大、本位思想严重、好高骛远的情况,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环境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估和定位,最终导致实际就业与自我能力上的偏差,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发展,也使得国家的教育资源和其它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对自己进行了评估,但是评估不准的情况是常见的,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他们对自身的了解不够清晰,同时也在于家庭对他们的一些影响。有的学生受到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滞后的就业观念等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估和自我定位不准确、不科学、不实际,从而就业成功率大大下降,就业满意度也得不到提高。

3.3就业技能不够突出,竞争力不强

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比拼的不仅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同时还有他们的就业技巧和能力。因此,就业技能是就业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技能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它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简历制作、临场表现、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等都是它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对新媒体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就业技能的一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综合就业能力上显得较为薄弱,尤其在人际沟通方面,虽然他们在这方面凸显出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优势,但是从整体的沟通能力角度出发,还没有达到社会的需求状态,和相近学历的人比起来,没有体现出更大的优势,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不自然或者怯场的情况,考虑问题不够周到,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在自身的礼仪、职业素养上也不够突出,不能使自己在就业中占据先机,获得招聘方的青睐从而赢得更好的岗位。就业技能不突出最终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使得他们在就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

4基于SWOT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4.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述

就业能力的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英国,它指的是“可雇佣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获得并保持一份工作的能力。一般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仅指的是他们完成就业的过程,更应该注重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持久拥有情况以及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履行情况。

4.2基于SWOT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就业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在大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大学生活,避免虚度光阴,同时也能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地关注社会的需求,了解自己专业和理想职业的发展现状,以便于学生进行更好的调整,并为之制定可行的计划。我国的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上,一直都是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来进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让其尽早地为自己做规划和打算,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资本,近年来根据创业的号召,一些高校也增设了诸如“SYB创业培训”之类的课程。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抓住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提升这两个立足点[2]。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前提,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指导模式,帮助学生进行提升。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引导,使学生能自己更好地发展,并且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回归到群体的共性当中,而不是一味的个性化,导致与社会的需求相去甚远,成为一个异类,惨遭社会的淘汰。(2)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个方面来共同促进,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勇于创新,不要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磨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内容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是更容易进行创新的,因为它是一门从理论起源但是最终需要回归到实践的一门实用性课程。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就业技能大赛、职场模拟活动、求职观摩等等,将理论性的课堂搬到实践性的操作场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就业的每一个环节,并且从自己亲身感受的角度触发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课程的学习中有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知识的建构创造。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来说,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亲身的感受中自己体会、不断打磨,从而进行调整和提高,因此,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社会上的一些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不断地体验和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3)改革培养方案,注意就业教育。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每个高校都会有的,但是具体的开展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就业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融进人才的培养方案中,缺少了系统化的背景,使其得不到重视,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从而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起不到良好的作用。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进行结合,通过培养方案来呈现和实现,加大就业教育的比重,切实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3]。(4)提升师资力量。很多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都是辅导员,他们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能力,难以在就业指导的方式上进行更多有意义的变动,对于课程内容和指导方式的把握都比较局限。同时,受到辅导员工作现状的影响,繁琐的日常工作使得他们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指导的施教者自身的水平和整体的师资结构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是有较大的影响的。虽然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也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从师资力量和水平上来说还是有所欠缺的。要想做好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工作,就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改善和调整,多引进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开展项目性的科研工作,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在人才引进和师资结构组成上,学校本身对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工作只重视最终的就业率,因为这个和学校的招生息息相关,因此忽略了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教育过程的质量才是决定最终就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才会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素质上升缓慢,跟不上社会格局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要求。部分从事这方面教学的教师本身并不专业,这种状态决定了整个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达不到社会的标准,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十分重要,要从自身来提高,也要注重社会资源的良好整合,外聘一些企业的优秀人士担任校外的导师,定期做客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性的帮助。(5)加强就业心理教育。从SWOT理论分析来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的学生因为心理素质不够强,使得自身的劣势在不断的增加[4]。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从而出现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要组建专业化的心理教育队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确保他们处于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为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心理和思想方面的有利帮助。在就业的心理教育方面,高校要注重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心理的调查和跟踪,尤其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建立追踪档案,开展干预治疗工作,避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5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人性的问题,它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基于SWOT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学生的更好成长。

作者:刘陈姣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崔海英,王淑仙,栗蕊蕊.大学生就业能力解析及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基于SWOT理论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0(2):27-31.

[2]李海兆,孙晓明,左杨,等.基于SWOT理论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31-33.

[3]秦童.基于SWOT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6):51-52.

[4]赵永磊.基于SWOT理论的师范生就业策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8):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