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探讨
时间:2022-02-06 02:46:11
导语:返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返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依然偏低,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本文在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以新疆温宿县返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
当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非常关注,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工作相对内地尚显落后,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长期存在,尤其是返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成为当地劳动就业保障部门的一项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仍然不能够适应于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本文选择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作为调研区域,并认真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1新疆温宿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温宿县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反恐形势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重道远,由于自然条件、文化观念、生活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温宿县少数民族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条件差、压力大、困难多、政策落实存在薄弱环节等诸多问题。根据温宿县人社局的统计,2007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227人,其中,少数民族179人,未就业10人;2008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231人,其中,少数民族186名未就业13人;2009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258人,其中,少数民族202人,未就业22人;2010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316人,其中,少数民族233人,未就业19人;2011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287人,其中,少数民族247人,未就业28人;2012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292人,其中,少数民族255人,未就业27人;2013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429人,其中,少数民族341人,未就业40人;2014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541人,其中,少数民族432人,未就业67人。2015年,温宿县有大中专毕业生541人,其中,少数民族412人,研究生4名,本科生164名,专科生176名,中专生68名;县内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315人,县外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97人。其中:就业368人(行政单位51人,事业单位113人,企业就业60人,公益性岗位103人,自主创业14人,灵活就业27人),未就业44人,就业率为89.3%。从数据可以看出,温宿县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2015年全疆85%的比例,但从就业岗位来说,温宿县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存在行业结构性矛盾,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公益性岗位,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极少。一旦行政事业单位和公益性岗位饱和,那么将出现大量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无法就业的问题。此外,相较汉族大中专毕业生而言,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在就业时仍存在一定劣势,主要是国家通用语言交流能力不足。
2温宿县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思想守旧,择业观念单一
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在问卷调查的148名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中,60%都认为只有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才是就业,不愿到民营企业就业。48%的大中专毕业生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所期望的岗位与自身所学的专业、实际能力不符,因此“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先从基层岗位做起。
2.2企业薪水相对较低,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去企业就业意愿不高
根据大中专毕业生报到登记求职薪酬期望值,90%的大中专毕业生希望月薪在2000元以上,47%的大中专毕业生希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但据企业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平均值为1700—2000元/月,大中专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截至2015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75元,平均月收入2190元。从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薪酬期望看,基本都高于新疆城镇居民平均月收入,甚至有近一半的大中专毕业生月薪期望比城镇居民平均月收入高出近1000元。
2.3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不愿接受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受经济发展速度下滑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亏损面较大、开工不足,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减弱。根据温宿县人社局2016年3月份该县开展的各类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用工需求情况的摸底调查发现:普工需求405人,技术工人需求71人,管理岗需求30人;而大中专毕业生大多为知识型人才,其专业结构、能力素质与该县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能相适应,因此出现了企业找不到工人,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另外,许多企业反映,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而且人际沟通能力差,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2.4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较弱,创业人员较少
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父母不愿让其子女进行自主创业,认为既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就该进国家的编制,吃国家的“皇粮”;更有父母认为孩子毕业后进行创业就是给自己丢脸,辜负了自己的养育之恩。在调查的148名大中专毕业生中,62%的人虽有创业意识,但思路不清晰,且无实际操作经验或经验不足,创业准备不足,缺乏创业资金,创业能力较低,因此不愿创业。另外,创业资金是做大的瓶颈。由于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额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部分群体的创业需求。高校毕业生创办小微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金融机构申贷手续较为繁琐、放贷时限较长,导致小微企业贴息贷款无法落实。
3推进返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3.1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3.1.1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必须迅速构建和完善保护少数民族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各项制度的改革,完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合理化与法治化建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必须依靠国家与社会构建长期而有效的指导体系、鼓励体系与扶持体系。强化国家政策的导向,进行就业、创业的宣传,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沟通,加大人才输出率,降低就业、创业的区域局限性,为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1.2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
自治区党委、政府应对自治区的就业政策实行规范化管理,在自治区范围内制定统一或者专项就业、创业政策。例如在新疆自治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中规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应占的最低比例,或者留出一定计划针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开放的岗位,再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对高中生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制度,对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实行税收优惠,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企业,给与一定的税收优惠和物质、精神奖励。此外,自治区政府可以积极与内地省市政府联系,沟通,推荐优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前去工作,新疆自治区政府要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提供目的地基本情况介绍、岗位培训,以鼓励自治区优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前往上述地区就业。
3.1.3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必须针对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新疆高校的特点,来宣传新疆文化特色,整合教育资源,挖掘市场潜力,科学合理的制作专业结构与专业课程,培养适合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具备新疆区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人才。对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需求、大学生就业率很低的专业要及时果断的修改或停止,重新设立一些新的、有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比方说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特色农业等具有地区特点的专业。要彰显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多设立一些具备少数民族优势的专业。比方说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丰富的语言优势,尤其是中东地区的语言优势以及周边国家的语言优势,将其应用在外贸以及传统医学方面等等。
3.1.4完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主动与县域各乡镇的服务中心联系,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时做好人才方面的信息搜寻工作。要在每年的毕业季到来之前,主动出击,与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多的高校进行联系,有组织的做好他们与用人单位的对接。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专场招聘会,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集中交流。为广大的返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贴心帮助。可以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雇主、劳工和政府合作的模式,根据企业用工需要,由政府组织有针对的技能培训,培养出胜任其岗位工作的工人、技术工人或技术雇员。
3.2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素质,为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2.1主动适应现代文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真正能够面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在大学求学的阶段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要冲分的利用实践的机会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实践活动中必须主动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常识,不断学习,去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积极融入现代化的建设之中。
3.2.2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
少数民族大学生一定要在社会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新疆许多的民族在经营方面具备许许多多的优势,比方说掌握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能够与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有着很好的商业头脑,具备经商的传统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各种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让自己在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畅通无阻。
3.2.3完善个人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服务机制
在疆高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建立起专业队伍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在校期间,应当带领学生尽早建立起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把握好在学校的学习机会,把理论知识学牢固,然后要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收集相关的就业、创业政策信息,提高自己对社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3.3社会各界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3.3.1支持鼓励大学生创办具有区域特色的企业
政府部门在税收方面要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必须完善大学生创业担保基金,让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方面的去申请小额贷款;对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政府部门必须简化相关的手续,尽可能地减少行政收费。各级、各地政府部门一定要防止就业中的民族歧视,并且为这些大学生制造一个公平公开的就业、创业平台。要结合当地的民族特点与地区特色,鼓励大学生创建适合少数民族的各类企业。当地政府要对此类企业实行政策上的扶持,坚决杜绝所有人为的制约,同时要降低他们进入市场的标准。
3.3.2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强化就业培训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就业指导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对所在区域的企业数量、用工需求、薪资福利等作一个统计和分类,并建立电子档案存档,做到心中有数。与发改委和经贸局定期与不定期保持联系,了解企业发展的动态,了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动向,使得在人才引进和招聘中针对性和导向性更强。人才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要和本地区企业人才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就业创业培训计划,加大对这其的就业创业培训。
3.3.3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媒体及宣传机构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分享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形式,加大先进就业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大民族团结宣传力度。普及民族风俗文化,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沟通和认知,消除民族偏见,广泛树立平等意识。引导用人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客观公正的看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长,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作者:朱艳 谭刚 杨建莺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2]芮国星,袁祖社.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3]刘会,刘艳.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01).
-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