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保障策略
时间:2022-12-09 03:12:28
导语:残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保障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保障残疾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对目前残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策略,希望对进一步缓解目前残疾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保障策略
一、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残疾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存在不合理。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岗位选择、规划存在模糊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适合、喜欢或者说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哪些工作,但谈到未来工作环境、薪酬、内容确要求甚高,可以说是目标明确,如,工资大于五千,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轻松无任务、每逢节假日休息,完全是想象主义,与实际毫不结合。因此,当前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来自于残疾大学生自身过于传统、保守的择业观以及对自身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虽然也有部分学生为追求梦想的实现,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或是放弃大企业工作机会,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去发挥自身的能力。但与其相比,更多的普通残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国企单位,将择业的选择对象放在对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报考方面,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工作,来谋求未来长时期工作的安定。但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毕业后经过长期的考试准备以及漫长的考试结果公示、面试、审查等待时间,往往一般的学生都积累一定就业经验,顺利实现就业一年时间,这些报考的学生还处于等待阶段。加之近年来我国采取紧缩的公务用人政策,公务员招考人数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务人员的学生比例逐渐降低,一旦落榜,不仅又要重新开始面对就业选择,与应届生相比自己的年龄条件处于劣势,与往届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经验,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在大学阶段得到了众多教师、同学的认可,表现优异,来到社会上也理应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一心寻找大企业工作机会,甚至在进入大企业之后,对上级没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满。
(二)社会文化欠缺包容性。就残疾大学生就业而言,社会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送孩子外出求学读书的目的,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传统观念,很少考虑孩子的个人成长。进而最终导致个别家长以工资多少、工作环境好坏、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级别等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有出息,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开放择业观,仿佛只是停留在口头,社会对于残疾大学生放弃高薪职业,选择从事基层工作的态度,大多是不认可的,认为是对人才的浪费。如,最近再一起引起社会高度热议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在年近50岁又再次放弃铁饭碗,重操卖肉旧业,一时之间社会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使得那些选择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由于外地户口的限制,不能与本地户口残疾大学生一样,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普惠政策。外地残疾大学生短期内在无法解决户口问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较为宽松的地方进行就业。总之,社会包容性的欠缺,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学生最初的就业梦想,使学生不得不为了满足他人的眼光,而对自己的就业观、就业类型作出“社会化”的调整。
(三)社会人才供需方面的问题。社会人才供需问题,包括人才供给与需求。一是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总数呈历年上涨趋势。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会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从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高校各专业的不合理性调整,使得高校的学科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学校能够保证其培训人才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但竞争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等教学之外的内容,仍然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硬伤。二是高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的人工,一些生产企业为调整产业结构,甚至多次作出裁减员工的决定,相比较那些一般人才,企业更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机械化的高精尖人才,但那些人才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还是那些不出众的普通人才。岗位数量的减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发激烈。此外,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商来到本地进行商业开发,就业机会的稀缺也直接导致了本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降低,从而导致本地区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愈演愈烈化发展。
二、残疾大学生就业的保障策略
确保残疾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实现,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是关乎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集多方力量构成合力,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性措施,为其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一)完善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残疾大学生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作用之下,由于学生个体不能与就业环境实现良好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充足的心理准备下踏入社会,缩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时间,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社会工作环境中去,帮助残疾大学生顺利成长,实现就业。具体而言,一是教师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二是教师应加强心理调节技能的锻炼,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教师应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师应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变化,根据学生的求职心理,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时纠正求职过程中的不良心态,正确对待求职中的苦难与挫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就业方式。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人才数量激增的社会现状,面对社会有限的人才需求量,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转变传统就业思想,创新就业方式,以创业代替就业,已经成为时下残疾大学生的新选择。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作为信息化网络时代重要产物的电子商务,不仅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而且其低门槛、低投入的创业优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其行列中去。为此,高校创业教育也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关注时下热点潮流,通过对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的研究,结合本专业特点,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本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去,来革新学生创业理念、拓展学生创业途径。如,时下流行的微商、淘宝网店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创业形式。此外,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其可能涉及到销售信用、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为保障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能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要注重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为电子商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应积极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的程序加以规定,保证电子商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对市场上的不良竞争行为和贸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为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推动残疾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的协同提升。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而且也要求残疾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因此,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开展,需要将就业观念教育与就业能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从就业观念方面来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群体也已经真实看到和感受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因此,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为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事实上,残疾大学生群体却普遍具有着就业价值观模糊,并过度看重短期利益在自身择业中的地位。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残疾大学生很难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明确的方向并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对自身作出客观的认知与评价,并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重视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职业选择与自身特长和爱好的结合,从而确保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力;二是从就业能力方面来看,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其中,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所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反映,这项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用人企业所重视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这项能力的培养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者开展专项课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自身表达能力的机会,并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则是学习型社会对残疾大学生素养提出的重要要求,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因此,高校应当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则是学生在就业之后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这是因为许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为此,高校有必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社会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在假期进入企业直接体验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融入集体、求同存异。
作者:张洪杰 单位:长春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吕卫华.就业实现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商业时代,2006,25
[2]杨鉴淞,刘严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
[3]刘佳音,车蔷薇,吴晶.大学生就业与薪酬预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6
[4]陈海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5,11
-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与对策
- 下一篇:“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