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时间:2022-11-18 03:57:59

导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急剧增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据相关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与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相比,通常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就业率低、签约时间滞后、工作岗位较差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若能顺利就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而且能够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开支,从深层意义上讲,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来探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继而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较大的求职花费等经济因素,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贫困的特征,特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匮乏、心理因素、社会偏见等多种原因,与一般毕业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更难就业。

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群体特点。困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法摆脱经济窘困给学习、心理、价值观等思想状况带来的影响。

2.1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影响各种技能的培养,就业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进而陷入新的贫困循环。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易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种种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也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获取学习资料,还需要面临交付巨额学费、生活费的压力。第二,家庭的贫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出身贫寒,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获取丰厚的奖学金,因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难以摆脱经济贫困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实践锻炼,因而不利于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与周围同学的接触中,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并且往往会刻意回避会让他们感到自卑的社交场合,从而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在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为做兼职、勤工俭学等时间因素,不得不放弃诸如学生会、读书会等社团活动;而譬如话剧社、摄影协会、网球社、登山协会等社团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往往缺乏特长的培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参与高校校园的各种实践活动,这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易产生敏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比会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他们下意识地回避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竞争比较。对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承担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和应对城市消费水平产生的高昂生活费是一笔要耗尽家庭积蓄的开支,甚至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校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感到负罪,这种负罪感会在他们遭遇考试失利、竞选失败、面试遇挫等高校常见挫折的时候,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长期在这样的负罪感下学习生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伴随着他们的就是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挫折带来的沉闷、压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2.3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思想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上的困窘,往往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受灰色的处世观、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贫富的荣辱观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如若面对生活贫困的态度是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导致其不求上进,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主动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同学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过于依赖他人而丧失独立,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屡遭挫折,在社会现实面前内心滋生不良情绪,不是合理归因遇挫的缘由,而是归咎于父母无能、社会不公,甚至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不能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贫困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3.1源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入学后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学费、生活费上。有些人通过赢得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但过分在意奖学金使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产生了偏差,完全热衷于学习,很少或不参加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群体社交活动的缺失,使他们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影响。另一部分人通过贷款和勤助解决学费生活费,相应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高校普遍的勤助岗位———劳务型工作上,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有限不说,甚至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削减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次,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此对钱看得很重,往往缺乏投资和包装意识。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拓宽道路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因为高昂的培训、报名考试费,或者课余培训时间和打工时间相冲突而放弃了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的环节需要经济投入:简历制作、服装置办、通信费用、交通住宿等。这些就业成本对于还未踏上社会获得稳定收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不得不选择成本低廉的求职方式,从而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擅与人交际,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多害怕竞争,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悲观情绪,不能主动积极地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岗位,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他们急需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以及时清还贷款和利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支付高昂的学费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补贴家用,不愿再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里劳动力剩余,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3.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

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贫困的家庭也缺少各种社会关系,很难对其就业提供帮助;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比较封闭,缺少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努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缺少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也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延长就业周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重负,迫切希望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以改变家境贫困的局面,较高的就业期望,使得他们刚一毕业就把目标锁定在薪酬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然而这种做法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并且这类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每年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顺利就业的几率更低。

3.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匮乏,就业指导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培训,导致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盲目乐观,对现实就业的指导意义不大。由于缺乏就业指导,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校期间很少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准备不充分,仓促就业。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综合素质的不足而引起就业竞争力短缺,这会进一步导致未来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校里弥补这些差距,最起码在知识、技能等教育可影响的方面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就业时能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着力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作者:蒋家宁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磊.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2]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潘军明.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湖南理工学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5]刘一荻.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7]花军,张晓燕,胡海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5).

[8]李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西安科技大学:高校讲坛,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