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

时间:2022-10-24 08:57:05

导语: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对体现自身价值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能够面向现代化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在从专业领域、兴趣爱好以及薪资待遇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就业人格、社会文化背景和就业实践导向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最终实现大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赢。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校大学生;面向现代化;价值取向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社会发展到现代化面临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双重压力,企业雇主在引进新鲜血液来带领企业跟上社会发展大潮流,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成才和需求成了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转型的最主要需求。然而大学生在四年教育之后具备的能力和现代化的需求要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议题。许多教育学者都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关方面的研究反映出大学生的整体择业选择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具有从众的盲目性。大学生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的倾向性折射出来一些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全社会在宣传就业信息,营造良好氛围,让大学生有目的的提高社会需求的能力方面具有滞后性;二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体系还仍然不健全;三是多数大学生自身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过多的脱离社会环境只会对就业能力大大折扣。

1.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就业也从由“政府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趋势。大学生主要关心的专业领域,兴趣爱好以及薪资待遇方面进行就业考虑。

(1)专业领域选择方面。现在毕业的大学生追求热门专业,希望具有稳定的专业方向。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够理想的进入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对于私营企业考虑较少。反映出来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受家庭、社会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侧重于选择工作与收入相对稳定的职业;二是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认识不清楚,在选择职业时盲目从众,很少大学生能做到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职业选择。

(2)兴趣爱好需求方面。每个人的特长各不一样,从事感兴趣的行业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激情也能保证工作质量。而且从企业用人单位也希望选择兴趣相投的大学生,能够有效的缩短培养时间,让大学生尽快的投入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效益。这提醒学校在制定课程时要从现代化的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培养大学生建立起符合潮流专业的兴趣爱好,保证充分的就业趋势。

(3)薪资待遇选择方面。多数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认为4000元左右的薪资待遇能够满足各方面的整体要求,他们出现这样的想法收到多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因素,刚毕业大学生自我认知比较理想,对社会现状的熟悉度不够,认为收入得在自我消费之后留有相对的存款;二是家庭因素,传统家庭对孩子培养的期待,认为毕业大学生应该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三是社会环境因素,现在农民工的工资已经普遍不低,这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平衡,给他们形成一种无形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考虑学校,企业,大学生三方面的一个负责的系统,涉及到信息,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在此重点分析就业人格,社会文化背景和就业实践导向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1)就业人格。不同环境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就业人格,这决定了人们在相同环境及相同的条件刺激下个体具备不同的行为,是基于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体现个人品格独特反应在求职实践活动中的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的非智力性因素影响最大。培养爱岗敬业的尽责是大学生具备的最首要的因素,其次是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外倾性行为。无论是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都要求需要一种与外部密切关联的性格,这是一种主动性的社会人格。

(2)社会文化背景。大学生不能离开社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生活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心理社会机制影响到个人的认知结构、动机以及行动的能力。社会文化背景对其中的影响一直贯穿其中,尤其是对心理活动方面的影响,能够有效的保证社会成员的互动和合理的沟通。

(3)就业实践导向。企业是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下去,这也是保证大学生具有就业机会的前提。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实践的导向和应用才能创造价值。就业实践导向意义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转化的意思和驱动性,这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就业是否成功的衡量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结束语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定制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和培养方案。既注重大学生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也要让大学生了解实际的现代科技发展情况,同时学会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转化的能力,确保就业能力教育真正符合不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作者:刘邱祖 张琳 郑长胜 袁弘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景安磊.世界大学生“就业力”评价的发展背景、特点和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3:83-88.

[2]黄兆信,张中秋,谈丹.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24-28+50.

[3]郭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16,03:112-116.

[4]庞飞.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