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11 09:16:36
导语: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究其原因,有经济社会发展本身的原因,但大学生不科学的就业观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校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这对于满足广大学生接受更好教育的梦想来说是件好事,但扩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足、师资队伍紧缺、教育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等。特别是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难上加难,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想办法、出措施、保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有整体经济形势发展的因素,但也与大学生个人的技能、素养和不适应的就业观有关。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思维、经济发展模式等都已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也是一样。但当前一部分的8090后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享受新时代带来的物资与精神的富足外,却跟不上时代的思维和发展。比如,大学生就是“香饽饽”,是“稀有人才”的思想还在一些学生当中存在;一些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不断蔓延,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格格不入。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应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立足实际,规划好学业,脚踏实地的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主动适应当前国家就业指导的政策,通过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观研究,不仅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把握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业观念提供参考,也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科学做好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帮助。
2.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
2.1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不断转变
前些年,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很守旧。社会上也出现了企业找不到员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两难局面。有的学生在择业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有的学生对职位期望过高且不切实际。有的学生刚毕业就要求做管理,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干苦活、累活,讲究职务、级别,不谈付出和贡献,讲究工作环境是否舒适,不谈个人能够创造的价值。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部分学生开始关注社会环境、就业趋势,关注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很多学生愿意从基层做起,愿意先试一试,逐渐树立起了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
2.2薪酬要求趋于合理
从大学生高薪酬要求的心理角度看,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人才,大学毕业就意味着高薪和体面的工作,这是很多大学生竞聘时提出高薪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花费了家庭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积蓄,出于急于挣钱回报家庭的心理也会提出过高的薪酬要求。从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工资要求来看,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薪酬期望明显降低,很多学生都更看重企业的规模、学习培训的机会以及今后的成长空间等等,这说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步与社会发展形势相接轨,逐步趋于理性化。
2.3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
传统就业观念中,专业对口是最基本的就业方向。很多大学生在一开始就业时抱定要找到跟个人专业一致的单位,在观念上拒绝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非对称的岗位,但随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也逐渐放宽了对口行业的要求,在职业选择上更加注重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个人基本经验的积累,这相比于以前的观念有了质的改变,大学生眼光放的更远,更加注重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的成长。
2.4创新创业意识有所增强
自党的十七大起,国家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国家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思路,并指导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这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拓展了新的思路。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也不断提高,就业观念也有了很多改变。
2.5基层就业意识还很淡薄
虽然大学生就业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受传统思想和时展影响,一些大学生不是很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有一些学生虽然到基层单位就业,有的也是迫于就业压力而无奈的选择。特别是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更弱。当然,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大学生志愿西部地区服务计划、大学生村官等项目也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但整体上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还有待提高。
2.6理智选择和盲从心理并存
在高校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下,大学生基本接收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并主动出击,寻求适合自己的岗位。但在大学生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就业盲从的现象。一些学生择业时不能客观分析现实,对自我认知不足,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没有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没有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而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作为自己的就业标准,盲目择业现象还存在。
2.7就业准备不充分
当前就业市场仍然存在着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现状。总的来说,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希望招聘到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的人才,相对以前苛刻的招聘条件来看,企业也逐渐接受了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这一现实问题,也愿意为大学生的成长花费培训和投资,但有时企业抱怨说,现在大学生整体素养差的太多了。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基本的文字功底缺乏,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不熟练,专业技能不扎实,好高骛远,缺乏责任心,主动承担意识不强,团队协作精神缺乏等等,让企业也十分头疼。这些问题都暴漏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规划和就业准备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相关部门的重视。
3.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着家庭的和谐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努力,共同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支持。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观不断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上,近年来针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流向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比如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在分流毕业去向,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比如不愿到基层就业问题,需要国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自主创业者,继续完善实施实施免税、贷款等优惠;提高艰苦地区大学生的福利和待遇问题等,总之,要从政策层面鼓励大学生拓展就业思路,积极投身各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3.2发挥高校教育引导作用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是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因此,高校思政、学工和就业等相关部门应统筹兼顾,分工协作,在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念教育引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基本专业技能学习锻炼、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提供机会,拓展平台,丰富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力争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成才。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结合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加强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就业部门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就业观变化的原因,积极采取多种举措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3.3发挥家庭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从基本素养、待人接物到就业观念等,都产生较大影响。首先作为家长应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掌握未来职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帮助大学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此外,要多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多深入一线,在基础的岗位上磨练品格,提升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鼓励学生学会独立,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主动适应团队的生活和学习,做一个甘于奉献、主动承担、愿意分享的大学生。
3.4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未来的世界是自己的,也需要自己去拼搏和创造。大学生应从入校起就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在学校的引导下主动认知自我,面对现实,能够把握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也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明确目标,不断改进;要积极参与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用科学的计划来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天;要多涉猎社会知识,及时关注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个人就业预期,科学合理的定位,用全面的素质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职业。
作者:陈磊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强.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07)
[2]于昕.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时对享受待遇的最大时长进行确定,并及时的接受政府提供的岗位进行就业[2]。
-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 下一篇: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