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提升作用

时间:2022-01-07 02:48:44

导语:专业化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提升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专业化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提升作用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从以上关于就业能力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衡量已经不是单纯的依靠书本知识与学习成绩,而应该是多种能力的集合。而这种能力的积累,应该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综合能力。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发现,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开设先关就业指导课程,更重要的是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会的得到显著提升。有关数据表明,大学四年参与过社会实践并在活动中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学生,就业成功率要比普通学生提升47%。如何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方式。参与志愿服务,拉近了高校与社会的距离。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强化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时间观念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志愿服务,他们的个人价值也得到有效提升。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在提升以上综合能力以外,更是让大学生巩固了所学专业技能,为大学生就业、择业开辟了广阔而深远的道路。

二、专业化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用人单位在选择聘用大学生的过程中,牢固的专业知识、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是考核的关键因素。作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四年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但是专业知识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往往会脱离实际。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总以识记的方式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并没有真正消化与理解知识点,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很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专业实践的形式,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专业知识潜移默化中得到巩固,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目的。首先,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与自身兴趣爱好相结合,使他们主动地投身于活动,主动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得到提升。以宿迁学院研究为例,法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法庭与送法下乡的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对于那些书本上的诉讼程序:庭审准备、公布开庭、庭审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公布判决,看起来特别抽象,难以理解。但通过模拟法庭的审判的操作过程后,学生比较感性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程序。并且每个程序中学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一一攻克,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了诉讼程序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它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不仅在程序上学生有了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在实体上他们同样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其次,高校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主要依托专业特色实践基地进行。虽然各高校的大学生培养计划中都会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实习单位和高校之间缺乏紧密的配合,指导不够深入,实习的过程总是浅尝辄止,实践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专业知识得不到巩固与提升。专业特色的实践基地使高校和单位之间建立了长期巩固的合作关系,而且在实践基地具备专业能力较强的指导老师,能够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2.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科学的就业观能帮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把握个人追求,结合社会需求审慎地进行职业选择。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合理的进行就业与择业,高校就业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升。参加专业化特色的志愿服务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认清专业的发展方向、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科学的就业观。90后的大学毕业生因为从小生活在物质生活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和社会的接触太少,对于就业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在对宿迁学院11级毕业生就业观的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就业功利心严重,个人期望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缺乏崇高理想,个人追求较为物质化,这种不可健康的就业观大大降低了学生就业的成功几率。而大学生在投身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大学生村官考试、选调生考试中,参与过专业化特色志愿服务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就很高。

3.培养职业兴趣、塑造职业品格

在对当代大学生有关专业认同感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大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专业认同感普遍不高,比如,在宿迁学院对11级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仅有23.5%的学生愿意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尤其理工科专业中的女大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强度高、工作枯燥,或者教育类专业中的很多学生表示,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可见大学生职业概念比较模糊,而较低的专业认同感也不利于大学生成功就业。但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有机会与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可以观察高校所学的知识如何与各种职业相关联,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职业期望,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同时对于如何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有更全面的认识。

4.提升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因为教育工作者们发现能够成功就业的青年人才不光要具备创新能力,更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面临极其复杂的环境,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是很难完成和解决问题的。就像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们会遇到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从活动的策划、具体内容的实施、后期活动的总结,他们的思想会发生碰撞,他们的观点、处理问题的方法会各有不同。在活动中的磨练,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这对他们日后能够顺利就业,顺利融合到工作团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磨练意志、提高心理受挫能力

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往往被赋予意志薄弱的标签,他们有智慧,但是缺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但是坚强的意志力、较强的心理受挫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大学生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杆。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大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能够得到极大的磨练。例如,在宿迁学院法学专业开展的送法下乡活动中,大学生要走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农民家中,做问卷调查,发放普法宣传单。活动初期,农民们有些不识字,法律意识也比较薄弱,对于大学生们开展的活动有排斥心理,学生们总会吃闭门羹。但是面对困难,绝大多数的学生们坚持了下来,他们多次走访村委会,说明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反复修改活动计划,完善活动开展的方式,最终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与支持。碰壁的经历、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对于他们提升心理素质都大有裨益。

作者:葛崇勋 夏丹 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