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论文9篇

时间:2022-08-20 09:53:19

导语:高校大学生就业论文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大学生就业论文9篇

第一篇: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对策

一、就业信息资源的内涵与作用

什么是信息资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肖希明认为,信息资源是由信息和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而成的新概念,是各种信息要素资源化的产物。信息资源既可以从广义上使用,也可以狭义上使用。从广义的角度就是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可将信息资源界定为是经过人类选择、组织和加工处理的有序化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乌家培认为,信息资源狭义的理解是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是指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联系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根据以上两位专家的解释,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是由“大学生”、“就业信息”和“资源”三个概念整合衍生而成的各种大学生就业信息要素资源化的产物。狭义的理解是指就业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就是包括就业信息内容本身在内,以及与其密切相联的就业信息设备、就业信息人员、就业信息系统和网络等。本文讨论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主要是狭义上的,即是经过人类选择、组织和加工处理有序化的各种媒介传播的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所有信息集合。目前国内不少人认为,就业信息就是岗位招聘信息,实际上,如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不同部门、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发展趋势,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大学生求职信息、大学生就业调查研究以及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等文献资料,都属于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范畴。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形式,本文论及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包含大学生创业信息资源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是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就业形势、职业规划和就业技能等就业信息方面的必备参考资料;是广大就业工作人员指导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开展各项就业工作的基础与前提;丰富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所有与就业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想象,一所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匮乏的高校,它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就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就业科研能力的提高肯定会受到影响。

二、安徽省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状况调查

调研目的是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安徽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建设状况,以期尽早发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设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新认识和足够重视,以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和有助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与实施

调查组于2013年7月至10月,通过电子问卷和网站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本科院校与大学生就业信息密切关联的两个主要部门(就业处和图书馆)的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在载体上分为纸质的和数字的,数字的主要是指就业专题数据库和网络就业信息资源。具体调查内容有:①收藏与大学生就业主题有关的纸质图书的数量(册);②收藏与大学生就业主题有关的纸质期刊、报纸的数量(种);③高校图书馆网站大学生就业专题数据库数量;④高校就业部门网站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组织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1.安徽省本科院校就业(处)中心的问卷调查

(1)调查数据分安徽省省属本科院校共27所,每所院校只有一个就业(处)中心。根据在校教师学生人数、学校历史和社会声誉,在省属6所师范类院校中,选取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4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为调查对象;在省属3所理工类院校中,选取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两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为调查对象;在省属4所医学类院校中,选取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3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为调查对象。这样,在减去上述4所高校的就业(处)中心后,共选取23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处)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3份,收回21份,收回问卷都是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91.3%(满足回收率达到70%以上时,调查结果方能作为研究结论依据的研究要求)。在调查统计时,对调研题目未回答的选项也进行了统计,也就是分项回应率问题。分项回应率是指问卷调查中各项题目有效回答人数占整个有效问卷数的比例,比例越高,表示回应率越高,其结果越有代表意义。一般来说,分项回应率低的问题,大多是被访者不了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或工作没开展不愿意回答。某种程度上,分项回应率越低,越能说明某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本次调查,除问卷第一题“贵就业(处)中心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件法规是否系统收藏整理?”的回应率是百分百外,其它几个分项回应率都不高,具体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2)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①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都能系统收藏整理。调查结果显示,有19家高校大学生就业(处)中心对问卷调查题1“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是否系统收藏整理”做了“是”的回复,回复“是”的单位占调查回复单位的90.5%,说明大多数高校就业(处)中心都很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收藏整理,可是还有9.5%的高校就业(处)中心回复没有系统收藏整理。国家或省市各级政府部门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法规文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起着指导规范和扶持引领等方面的作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文件法规,如果没有系统的收藏整理,在以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就难以随时回答学生的各种政策咨询,也可能影响到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传达和学习掌握。②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纸质图书的收藏数量有待增加。调查题2“贵校就业(处)中心收藏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纸质图书有多少册”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家收藏数量在1000册以上,这远远超过其他高校就业部门的收藏量;有7家单位(占33.3%)的收藏数量在16-126册之间;有4家单位分别填写了0、1、2和3册;还有7家单位未回复,未回复很大程度上说明该项内容为无;收藏数量在3册及以下和未回复的单位共11家,占调查高校总数的52.4%。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图书,是广大就业工作人员就业创业科研、就业创业教学、各项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和自己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些高校对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纸质图书的收藏数量有待增加。

2.对安徽省本科院校就业(处)中心网站、图书馆网站和图书馆的问卷调查

对安徽省省属27所本科院校就业(处)中心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个网站没打开,在26个打开的网站中,所列栏目、内容大致相同。在重点访问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指导等与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的栏目后发现,2007年到2013年10月,有关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条目,80%以上的网站在100条以下,内容少,且更新慢。个别高校的就业指导栏目甚至多年来只列了几个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问答,其它什么内容都没有。对安徽省省属2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网站访查,结果有5所图书馆网站未打开,在其余22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中,只有1所图书馆链接了国内多家大学生就业网站,有8所图书馆网站在比较醒目位置链接了安徽省高校共享的电子资源爱迪科森就业培训库,只有1所图书馆购买了“就业数字图书馆”。也就是说,近50%的安徽省本科院校图书馆没有购买大学生就业创业之类的数据库,没有一所图书馆网站设立有就业信息资源方面的栏目。对安徽省本科院校图书馆收藏大学生就业纸质资源的调查表明:安徽省本科院校60%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图书不到400种;65.2%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期刊在10种以下;34.8%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报纸1~2种;43.5%的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报纸为0种。

(三)调查结论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调查结论

高校就业部门和高校图书馆及它们的网站是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主要收藏和展示的地方,故本次调查的统计数据和反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省高校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情况。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到,安徽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就业数据库资源和网络就业信息组织整理的资源,都存在着数量少的问题。就业信息资源收藏数量少,分门别类就不全,就不能达到完整性与形成系统性,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也就难以谈上系统性、全面性和便利性。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意识比较薄弱高校就业(处)中心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两个主要服务部门,可安徽省本科院校这两大部门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收藏量都明显不足。如就业(处)中心订购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期刊3种(含3种)以下及未回复调查的单位竟占71.4%,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报纸,有19%的院校明确表示订购0种,47.6%的院校未回复调查题,估计也是订购0种。43.5%的高校图书馆收藏就业方面的报纸为0种。这说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意识比较薄弱,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和了解程度有待提高。没有想到,怎么会做到。没有就业信息资源,就业信息服务就不能突出和高质量地展开。只有有了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意识,才会有相应的具体信息服务措施。(2)有关领导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意识是关键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因素很多,但有关领导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意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建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上级文件或有领导的指示,下面群众就会立即照办。领导意识引领群众的工作方向。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①没有有关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指示或文件;②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论文评比中,有关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获奖和没获奖)的论文很少;③有关高校就业工作评比中,高校的就业信息服务(包含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没有成为评估指标或考察点。(3)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与个人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包括各院系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员和图书馆员等),可能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由于份内工作忙或由于工作体制等其它客观原因,没有主动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付之行动。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自身的视野和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到其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是高校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和有关研究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如果没有一定体系的就业信息资源,就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和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也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素养和能否顺利就业。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开拓视野,转变理念

首先,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就业信息资源”,不要“小国陋民”地把“就业信息资源”狭义地理解为“就业职位信息”;第二,就业信息意识、就业信息检索技能等,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也是“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部分内容,“就业信息资源”应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建设;第三,就业信息服务,不仅仅是为大学毕业生找个工作,更重要的是以就业信息资源为依托,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综合素养等。

(二)整体规划,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有关领导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和经费使用等方面要有整体规划意识,以利建立起融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目前各高校至少要考虑在全校范围内合作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问题。

(三)尽快实现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

就业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业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人力和揭示空间,如果各高校或高校就业(处)中心、高校图书馆等部门各自为政,都去分头建设就业信息资源,就可能重复建设,造成经费、人力资源和空间等方面的大量浪费。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资金、人力和技术维护等问题,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来统一协调安排解决。

(四)组建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团队,发挥图书馆员优势

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协力完成。高校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就业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信息资源组织能力优势,以专业图书馆员为骨干,联合高校其它各就业有关部门的人力资源,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专题团队,统一使用专门经费,从全校的角度把大学生就业信息资源作为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专题来建设。

作者:杨小云 方波 倪翎 单位:蚌埠学院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从三方面来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减少,政府部门人员精简,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大学的扩招,使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只是学历层次,更要求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总体素养。第三是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错估自身能力,就业期望值高,本身能力跟不上,难以客观地选择合适的岗位,对未来就业呈现被动型和随意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应该从社会整体层面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虽然大学生就业问题从表面上看可能是扩招政策导致,但事实上大学扩招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扩大受教育面,使更多人能享受到高等教育,提升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若不实行扩招政策,就业问题将更难处理,即使就业也处于低端产业链,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所以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要冷静思考,理性地寻找解决方法,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面临转型

产业结构同时发生变化,高新产业成为当前的新热点。但是制度的变革无法跟经济变革接轨,一些传统产业人才需求量减少。且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这些是当前社会经济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方面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作为高端人才,在就业方面面临摩擦性和结构性矛盾。摩擦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结构性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求职者技能与空缺职位不匹配。由于人在市场的组织尚不完善,用人者与求职者无法做到良好的沟通,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成本加大,局部区域供求失衡。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没有自主择业权,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虽有所宽限,但还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例如户籍管理和签约派遣制度,在录用大学生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限制。

(二)大学生就业仍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如今的干部意识、白领情结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部分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只看到人才的短期使用价值,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做长期投资。

(三)大学生就业受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要求教育目标的多样化,然而大部分大学都在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大学,忽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师资团队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影响了教育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大学中,注重老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的考察,而我国的老师多来自应届毕业的硕士博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要不断改革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大学生自身问题是就业的一大难题

刚毕业的大学生存在多样问题,自生能力差、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缺乏责任感、创新意识低、交流能力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却寄希望于大城市、好单位、收入高等职业,不能正视自身能力状况。部分大学生不满足现有的工作,自愿性不就业。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角度来讲,可以将我国的人才市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人才市场,一种是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可以称之为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市场需要专门性的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人才也可称之为专用性人力资本。从高校毕业生个体讲,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会随时间逐渐遗忘,也就是说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不会保值。如果选择低等劳动力市场,本身的专业技能会处于闲置状态。当市场需要发生变化的时候,大学生本身却丧失了专业能力和技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寻找工作长期处于不就业状态,寻找到的岗位报酬会随之减少,付出的隐性价值成本就越高。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学生本人之间的紧密配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政府需要多渠道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宽就业市场,增加就业渠道以及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做积极的工作。如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宣传,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党政干部优先选择有基层经验者,或给予主动到边远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补贴和优惠政策。由于摩擦性和结构性矛盾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政府要承担公共信息的工作,衔接好求职者和用人者之间的供需问题,扩宽信息渠道,规范人才市场,减少摩擦性矛盾。教育部门及时将每年的不同的专业、地区、学校的在校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公布出来,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制定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

大学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与市场紧密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能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保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以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调节大学生就业流向,支持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三)学生个人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要树立自主意识和使命意识,强化社会支持意识。自主意识是指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和就业形势,不盲从,有自信,脚踏实地地发展自身事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可以大有作为,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内容,提高就业可能。结业的先决条件是充分的准备,核心是出色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增强专业性,防止无关知识所占比例过大,以至于降低自己专业岗位能力。

(四)大学生应主动进行学涯设计及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前的职业定位打好基础

职业定位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所做的目标规划。大学生先要了解自我,找准兴趣点、爱好、特长、优势、劣势、能力,才能回答出“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同时分析目标职业的基本要求,分析自己与要求的差距,根据结论衡量目标的利弊得失,并根据现实条件规划达到目标的方案。应当及早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应该从高中开始设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性地选择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课程。把握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中学是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和探索的起点,通过较早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更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寻找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需要从客观和长远的视角把握就业问题的解决办法。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根本解决,需要社会、高校、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方面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培养人才理念的创新。总之,能够把大学生的个人才能充分应用到相应的社会岗位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更大地优化人力资源成本,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作者:张东晓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

第三篇: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数量呈现跳跃式增长,然而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比较缓慢或者与之前持平,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同样呈现供大于求的现状,加之专业口径较窄,用人单位吸纳能力低及地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配套和大学生自身从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式更加严峻。惠州学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院校,其地理科学专业于2009年专升本,本文基于2009级和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资料来源

本研究于2014年5月对惠州学院旅游系2009—2010级大部分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形式为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内容涉及地理科学的专业认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求职压力和竞争力等要素,另对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访谈调查。

三、统计结果

1.实际就业情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工作中,笔者从惠州学院旅游系就业部获取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资料,其中,从事教师行业98人,占总人数的46.4%;读研深造14人,占总人数的6.6%;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23人,占总人数的10.9%;从事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76人,占总人数的26.1%。

2.就业意愿统计

数据表明,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教师行业的占52.1%,公务员占4.7%,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占12.8%,而选择与地理科学专业无关职业的占20.2%。图1显示,影响2009—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中,51.20%是地理就业市场形势,32.57%的学生仍能根据自身主观意愿选择就业,剩余16.23%则受家人朋友的影响。3.就业认知统计仅10%的受访者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60.1%的人持一般态度,还有29.9%的学生持消极态度。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差异,会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也从侧面说明就业环境的严峻性。由图2可知,64%的学生认为供过于求是未来求职压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学校专业竞争力、自身素质、学校名气和专业排名以及用人单位待遇分别占59.80%、46.46%、74.60%、46.90%和17.10%,这些数据表明激烈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求职的心情,更是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四、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在择业中的态度和行为,目前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缺乏就业规划。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愿景与就业的现实状况存在差异,对地理科学专业就业的对口度造成一定影响。数据表明2009与20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转行的比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在就业时多半受本专业就业形势影响,不仅增加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体现了他们在就业规划上的欠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图2的问卷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供给与需求错位、高校间竞争压力大以及用人单位存在不公正待遇等因素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然而74.60%的受访学生仍认为最大的求职压力来源于自身素质,充分说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且,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层面,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知识等。因此,作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明确专业学习目标,理论结合实际,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更好就业。

2.高校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影响

毕业生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成绩的高低和人脉关系等在毕业生就业时对提高其竞争力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学生要求,工作或实习经验严重缺乏,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单位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不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以及提高择业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惠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虽设置了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但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本校的专业实习作用一般,这样的现象暴露出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用人单位访谈中,一些单位反映高校理论跟不上实践,而用人单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在高校的课程和培养中反映出来。一些单位还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强调要使毕业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却忽视了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十分关键的因素。

3.用人单位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深入发展,用人单位在用人机制、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还是其它专业,大都面临供大于求的状况,这与高校扩招有直接关系。并且,近年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精简机构、改革编制,使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门槛增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部分用人单位在引进毕业生时脱离实际需求抬高学历门槛,易造成人才浪费,加大人才引进成本。在毕业生访谈中一些学生反映许多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以减少单位培训成本,这对应届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4.就业市场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建立的,它运用市场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以达到对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是市场的供给者,如果在就业市场中受到各种限制,不能自由参与市场活动,市场的广泛性、公正性则更难体现。这两个主体的供给和需求数量还使市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市场的最佳状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都会对市场状态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受到就业观念、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鉴于此,当前大学生势必要认清就业形势,为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高等院校可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起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致力于提供更充分的就业信息与指导服务。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运行效率,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平台。企业及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逐步消除专业歧视及少数潜在不公正待遇,增强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大力开展地理实习基地建设。

作者:王淼 尹辉 郑兴芬 何恬 洪秋纯 单位:广东省惠州学院旅游系

第四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何为大学生就业困难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指其初次就业率不高,也包含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是指在应届生中,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除去毕业生总数得到的数值。从1999年扩招至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5%左右。2010年后,初次就业率开始稳步上升。与此同时,高学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比如2009年,硕士的初次就业率较前一年下降了18.7%,博士下降了13.2%。过去,不管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就业情况的唯一指标,而彻底忽视了就业质量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初次就业后,出于种种原因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并不高。尽管这部分学生被统计入已就业人员当中,但他们极有可能跳槽甚至自愿事业。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有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其实不然,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虽然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1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只能说是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校扩招并没有导致就业总人口的增加,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高校扩招政策,中国始终面临着同等数量的待就业人口。更有学者认为,高校扩招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造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依赖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最强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以及国有经济和国家事业单位的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也在下降,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被压缩。

2.二元劳动力市场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和皮奥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级市场主要存在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传统优势单位。由于这些发达地区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先进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在这里等待机会而不愿意去欠发达或偏远地区就业。所以就出现了在大城市里人才供大于需,而在欠发达和偏远地区又急缺人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要改变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大幅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才稀缺岗位的各项待遇,鼓励学有所长的大学生往这些地区流动。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就业观,正视自己的能力,准确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高校培养模式中的弊端

第一,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不符。一般来讲,高校的专业设置都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调整的,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无法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预测,只看到当前的某些热点行业,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以此为卖点扩大招生人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热点行业会逐渐变成夕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下降。而高校专业设置、淘汰速度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这种追求社会热门专业的短视行为,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第二,教育质量下滑,滥发文凭,毕业生无真才实学。随着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但真正的高精尖人才却很少。不少高校既不注重理论教育也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放松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甚至为了追求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对学生考试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放水。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竞争力甚至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第三,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基础学科人才的挖掘。现在的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要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短期效应最为明显,而相比之下基础学科却受到冷遇。和应用类专业招生人数爆棚的现状相比,很多基础学科专业如历史、哲学、数学、物理等专业面临招不满人的尴尬局面。基础学科是探索和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以基础学科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需要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1.充分、合理利用市场,优化高校专业设置

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受到市场、政府、高校本身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和市场的关系应该是既要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又不能盲目依赖市场。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性、前瞻性、可行性、社会参与性等几大原则。所谓合理性就是专业设置要以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尤其是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特点,要在专业分布、层次、特色方面体现地区特色;同时结合本地高校的特色、层次和教育科研能力,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由于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要求地方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前瞻性。要充分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向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一致。也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能为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可行性是指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结合本校实际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等要素。办好一个专业,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此外还要进行相当数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应该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利用自己在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一味跟风,最后只能是东施效颦,不仅毫无效率,更造成国家资源无端浪费。高校专业设置本质上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有用人才,只有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培养模式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可。但是目前在高校专业设置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还是高校或政府,社会力量的参与度极低。笔者认为各地区的工商团体、行业协会均可以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程中来,一方面高校可以了解最及时、最可靠的社会人才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获得相应的办学经费。

2.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培养通识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一方面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凡是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都有机会享受到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考验着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教学管理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不可避免会带来教学质量的下滑。目前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个是课程很多但不成体系,甚至课程设置颠倒。第二就是授课内容陈旧,教师几年不更新教学内容。第三就是从教师到学生都不重视实践环节。所以高校首先在制度层面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流程,通过专家听课,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不合格的教师要求其进行整改或再培训。同时确立淘汰机制,对学习不合格的学生淘汰至下一年级或者进行转专业。第二,加强学风和校风建设。第三,高等教育应该在发展大众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精英教育。精英人才不仅仅是指科研领域的精英人才,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存在精英。这就需要不同层次、规模的学校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培养模式上有所差异化。比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性考核,重点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

3.适合、合理的就业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应积极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并发展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及时向学生各类就业信息。在有需要时积极充当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中介,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校也要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就业观。一方面摆正心态,降低就业预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高收入、高福利的企业或者稳定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先择业再就业。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层次,开拓自我发展空间。第三,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尤其是了解、分析自我优劣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利用实战模拟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相关面试的技巧等。

作者:顾婷婷 单位:南通大学

第五篇: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1相关理论内涵

在前古典理论中包含关于工资差别的性别歧视的理论,理论的主要思想是认为女性之所以收入低于男性,主要原因是女性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所导致的,且缺乏生产技能,教育程度较低,因而女性的就业面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福西特对于女性的就业工资差别理论提出了观点,他认为对待男性和女性应当抱有“同工同酬”的态度,由于女性的劳动生产率在某些岗位不一定就低于男性的原因,所以不应当受到歧视。因此,主张社会男女平等就是他所提出的观点的本质,公平竞争,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应该是能力和素质而不是性别。

2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2.1就业率低

根据数据调查,女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与男大学生毕业人数进行比较后显示相差不大,但就业率却远低于男生,这种现状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2.1.1就业机会难

根据调查统计,女大学生投递简历的次数多于男生,但获得面试机会却少于男大学生。因此女大学生的求职成本高于男大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也比男大学生长。2010年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每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就业机会更少”。这虽然是2010年妇联的调查,但是这种让女生感到就业机会很少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据相关研究表明“:性别对大学生就业机会比率有显著影响,控制住其他变量后,男生就业的机会比率大约比女生高20%。”女大学生在上学期间,为了毕业之后有一个稳定待遇较高的工作,不得不付出比男生相同甚至更多的就业成本,比如对自己的外形进行包装、对自己内在知识储量的提高、交际技能培训得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却因为性别问题而不能就业或者不能就好业。

2.1.2求职过程难

根据初步对女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以下现状,一方面公司招聘宣传公布性别只限男性;另一方面,对女大学生的招聘条件不断抬高并添加附加条件,比如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要求需要比男生更高的学历和能力;有的公司会抬高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条件。最后,许多用人单位会在具有相同能力男女大学生进行决策,最后进入该单位的人选肯定是“性别男”,将同样具有应聘资格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倍受歧视。因此,据初步统计“,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并且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严重的歧视。“中国7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数据结果显示,75.2%的调查对象持有“升学、求职中的性别歧视”是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的首要安全问题的观点。

2.2就业满意度低

工作满意度,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某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本文认为在女大学生就业方面满意度最低主要是来源于薪资水平低于本身的能力,女大学生的工作岗位水平较低,提升空间较低等方面。

2.2.1薪资水平与能力不对等

相关数据显示,三成以上的女大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薪资水平、工作环境以及上升公司职业很是看中,但在实际所获工资和期望值的差距很明显,对择业时看中的因素的满意度与男生相比也较低。据相关调查发现,“女性在大学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300元,而男性为2616元,女性薪资是男性的87.9%”[8]。这种现象让许多女大学生内心很不平衡,在大学期间,女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态度方面都很具备优势,然而迈入劳动力市场后,其薪资水平缺普遍低于男生。整体来说,性别因素在劳动力市场影响就业人员薪资水平具备很大的作用。

2.2.2工作岗位水平较低

工作岗位水平较低是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又一“难”题,其一,相关调查分析得知,求职女大学生从事的岗位基本集中在文秘、行政、文教等职位较低与收入较低的行业,该岗位上升空间较小,而在富有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特点的高新技术领域,女生就业数量十分少。现状表明,女性基本停留在提升机会较少,权利较小的工作岗位上。其二,除了横向的岗位水平不公平之外,纵向的工作岗位水平也较低,即男女两性在同一工作职位上所拥有的权力和所处的地位不平等。

3实证分析

上文分析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歧视,但是对于就业难的成因到底是否主要是因为性别因素所影响,却不是很明朗化,因此本文采取了实证分析,进行了问卷调查。

3.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自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工作于2015年1月中旬至2015年3月上旬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六所大学进行。调查对象是六所大学的大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为84%。其中,男生83份,占33%,女生170份,占67%,调查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2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个人条件存在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上就业因素进行分析。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于1973年提出的。它首先将复杂问题中的各因素划分成相关联的有序层次,且使之条理化的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女大学生在就业个人条件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个人特征、在校条件和外部因素等,各因素又按不同标准详细划分为各个指标,通过分析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来进行评价。

4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4.1社会原因

首先,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是产生性别歧视现象最根本最本质的原因。“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是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所遗留下来的。这种性别文化影响了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之中。无论是从政策制度的制定、社会资源的战友以及家庭的教育都体现着这一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探究过程中,影响女性就业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中国的性别歧视这一因素,具体体现在该文化对男女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斯坦福大学理姬薇教授在其“互动理论”中指出:人们对不同的性别具有不同的行为期望,从而形成了两性间显著的差异,造成两性间不同的地位和自信心。因此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是“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最根本、最本质的根源。尽管国家及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政策制度,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不表示在现实中可以完全实现。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不明,以及缺失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和管理,在维护高校女性毕业生权益方面,法律条文显得比较匮乏。部分用人单位有“空子”可钻。如《劳动法》第13条和《女性权益保障法》的22条都规定,凡是在女性从事的工作和岗位中,不得以性别为理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但是对于出现该情况的违法行为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无论是《劳动法》,还是《女性权益保障法》中都无明确的规定。所以法律在立法方面的漏洞很多,并且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时,并未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是内心表示无奈和失望。这说明了我国法律在立法、执法方面的不足。法律责任界定不明,严重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成为现实生活中此类侵权行为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法律政策制度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保护措施不够到位,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所难免。

4.2经济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的逐利性倾向是“性别歧视”普遍存在的原因,社会责任意识薄弱阻隔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责任是一种道德的要求,它要求社会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组织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一致性。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事实上许多社会组织并非如此,它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过分看重经济利益,对其他一切影响自身经济利益的因素予以规避,忽视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表现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过多考虑短期的成本和收益,片面追求“少投入、多产出”。一般而言,女性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会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举一个很明朗的例子,在进行招聘时,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就业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在适婚年龄或者成年女大学生就业,往往会在将来的较少时间进行结婚、育子,会增加单位的用人成本。并且在生育期间,对女性提供相应的假期和补贴,这是不符合经济学市场经济创造最大利润运行的规律。于是,在男女均可适应岗位招聘时,它们尽可能以各种显性和隐性方式阻碍女生就业渠道,在男女求职毕业生素质接近的情况下,会对男性毕业生更加倾向,这无疑增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4.3自身原因

尽管性别歧视是存在这个劳动力市场之中的,但是造成歧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自身。首先,一个人的择业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人的选择职业的行为,许多女大学生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在翻阅资料过程中,许多女大学生把“沿海大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其比例占到40.7%,而在中西部地区仅有11.6%,西北偏远地区甚至寥寥无几。在就业之前,将薪资丰厚、住房宽敞、环境优雅作为选择的前提,不愿意去中西部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去偏远地区进行锻炼,与单位的实际需求相悖。其次,在大学期间,女生的学习成绩、获得证书方面的优势明显高于男生,但是在工作实习经历、是否拥有学生干部经历这几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对于未来的工作规划不明确、不果断,对机会把握的准确性相对于男生有所欠缺。因此,针对此方面,应该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其性格的短板进行训练和职业规划训练,为获得较好的岗位做好铺垫。

5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的数据,得出大学生在就业中个人条件存在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六大指标因素设计,性别以及工作能力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超过一半的百分比认为这两种因素对就业难很有影响;其次,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社会、经济、自身原因的分析,性别歧视确实存在于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之中。根据上述结论,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无法回避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对传统文化所渗透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改变,构建平等的就业环境。对现有的法律在立法阶段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和审核,颁布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对其惩罚措施进行明确化,鼓励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其次,对用人单位进行补偿体系的措施,在经济原因中,由于女大学生劳动成本较高,国家应给予必要的补偿,建议在女性生育和哺乳期内进行社会化补偿,提高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应限定最少纳入比例的女性招聘指标。最后,对于女大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平台,进行就业的“私人订制”辅导,转变其不切实际的就业价值观,结合自身情况对自身的择业进行良好的定位,努力寻找机会,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解决女性就业的建议。

作者:冯雨 胡瑞柱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所在学校层次、所学专业对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据教育部统计,2010届本科大学生中签约率排名前5位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而2010年本科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位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5个专业从高至低排序分别是:美术学、音乐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可见,文科与理工科就业形势差距很大。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一)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期望值过高

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部分毕业生认为只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知名大公司才是被大家认可的“好单位”“好工作”,只有一线城市才是就业的好场所。每年新年过后是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但到了5月左右就进入了找工作低迷期,除了学校有毕业论文的任务这一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满足于周边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认为这些就业岗位与自己的期望差距较大,再加上缺乏就业急迫感,打算拿到毕业证后到更大的城市再慢慢找。受这一思想影响,有些学生在毕业前主动求职的意向较低,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出现了“有业不就”的情况。

(二)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现在每所高校几乎都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导论》等课程,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升大学生创业就业技能。受多种条件制约,目前该课程基本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怎么讲都由教师自己来决定,范围窄、手段旧、途径少、方法简单,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使大学生对自己不能合理定位,对就业规划没有清晰的理解,对劳动力市场真实需求不甚了解,在求职时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三)“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影响

随着就业市场的开放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成为新的就业模式。在该模式下,为用人单位倾向性的招聘提供了便利,如高学历、名牌学校毕业生、有一定工作经验、男性大学生都受到某种程度的青睐,普通学校的应届毕业本科生的求职空间就会收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同样的,在“双向选择”就业模式下,毕业生们也有了更大更广阔的求职选择,毕业生们更倾向于一线城市、外资企业、国企、事业单位等,而二三线城市、民营企业、小企业面临着人才难寻、难留的现状。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一)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程、校园广播、校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向基层、乡镇、边远地区就业;引导大学生主动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和价值观。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从自身实际和社会实情出发,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期望值降低在合适水平,在求职就业中明确自我定位。鼓励毕业生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就业,对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加大奖励措施。

(二)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在我国高校中,与学生走的最近,最关心、最了解学生的就是班主任。目前我院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班主任,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可以积极吸收班主任的力量,校级有关毕业生的会议邀请毕业班班主任参加,使班主任既能在思想上引起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又能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在与学生交流时更有方向性。

(三)按照专业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数据库

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专业设置建立毕业生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面对企业开放,将学生的专业、简介、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课程、参加活动、获奖情况、自我评价等收集入库,便于企业浏览、查询。当用人单位有意向录用我校学生时,可以先在该数据库中根据岗位要求进行初步的筛选,增加面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马亚琼 张迪 单位:中原工学院

第七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本科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心成长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对未来充满想象,有干劲,同时由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对于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内心也比较脆弱。遇到问题,容易冲动;面对挫折,容易走向极端。通过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可以使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地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找准职业方向、做好职业定位。

(二)促进学校开展学生就业工作指导

帮助学生就业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的招生、生源等一系列工作,影响着对学校的发展。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早、也是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影响最深。辅导员可以借助角色优势,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规划、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的求职困境,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从而,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率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目前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避免好高骛远,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对现今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指导

(一)在就业指导中高校辅导员拥有的优势

第一,工作针对性明确清晰。辅导员长期与学生相处在一起,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学生就业现况、学生思想工作都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对每个学生都有较深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第二,开展工作实效性较强。辅导员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融入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学生就业、择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入职率,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缺陷

首先,心有余而力不足。辅导员的工作繁杂、零散,容易陷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深入思考就业指导思路、方法、模式等问题,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详细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定位等方面的解释。就业指导工作专业性很强,它需要辅导员既有系统的理论性知识,又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动态变化,好多辅导员在这方面能力上还欠佳。

三、辅导员实现就业指导目标的方法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庞大精细的工程,需要有系统规范的指导程序。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赋予表面,要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做好学生的未来就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的未来就业生涯需要从初期就开始规划。大学一年级是职业认知教育,二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三年级是创业教育,四年级是择业与就业指导。这样分阶段、分层次的教育,使大学生毕业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面。

(二)积极面向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就业政策与法规以及就业心理状态等很多方面。目前各高校一般主要以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形式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

(三)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寻求就业的一条重要出路。创业可以实现倍增效应,能够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国家也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由此看来,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来提高和开发当今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使大学生对就业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准确的规划,从而实现高校高就业率,保证大学生在对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王楠 单位: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第八篇: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一、当前石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一)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石油企业用工需求疲软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此轮油价下跌趋势堪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油价带来的影响。低油价导致石油企业用工疲软,这会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石油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据2014年1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在油价暴跌近50%之后,石油开采和生产企业选择削减资本预算,服务企业忍痛裁员,而为该行业提供支撑的非能源企业则不得不直面增长减速。专家预计,如果到2015年第二季度油价一直徘徊在60美元上下,那么同年年底为石油和天然气企业提供支撑服务的企业将损失4万个就业岗位,约占同类企业全部就业岗位的9%。设备制造商可能会裁员5000~6000人,约占此类企业全部就业岗位的6%。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道达尔在内的五大石油公司开始执行“瘦身计划”,油服公司大幅裁员。有文章显示,2015年伊始国内外多家石油公司纷纷宣布裁员计划:BP北海油田裁员300人,壳牌加拿大油砂项目裁员300人,加拿大油砂巨头森科计划裁员1000人,斯伦贝谢裁员9000人,哈里伯顿继去年在地区公司裁员1000人之后今年将在总部裁员,墨西哥石油公司裁员1万人。中石化宣布全面开展“三定”和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近两年石油企业校园招聘次数有所减少,总招聘人数也明显下降。

(二)初次就业率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相较于工科男大学生而言,工科女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限制,在同等条件下,就业劣势明显。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5届工科专业毕业生目前已签约数据统计显示,女生占比不足20%。2014年教育蓝皮书对中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从初次就业率来看,男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3%,女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5.9%,男性比女性高11.4%;从毕业生起薪来看,男性为3579元,女性为3094元,男性比女性多485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专题研究报告,86.6%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主要歧视类型可分为: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拒不接收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同等情况下,男性大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要比女性大学生高约42%;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到的性别歧视越严重;英语水平较高、有实习经历的女大学生受到的就业歧视程度较轻。据不完全统计,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为男生的80%左右,在每年没有就业的应届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中,约70%是女生;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的专业相关性和她们对岗位的满意度较男生低;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女硕士就业更难。

(三)毕业生总量增加,石油高校就业压力逐年加大

近些年来,石油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与招生人数均呈现增长趋势,而相应的就业需求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年毕业生总人数为3444人,其中本科生1699人,研究生1745人;2014年毕业生总人数为3537人,其中本科生1736人,研究生1801人[3]。而2013年录取总人数为4272人,其中本科生2050人,研究生2222人;2014年录取总人数为4244人,其中本科生1997人,研究生2247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年毕业生规模突破6000人大关以来,2012年达到6589人,2013年达到6129人,其中本科生4657人,研究生1472人。除此之外,东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石油高校的毕业生在近五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就业市场需求没有稳步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几年石油高校的毕业生规模将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加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中签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的比例已由2009年的42.29%降低到2014年的28.55%。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石油特色院校的毕业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势早已失去,石油特色院校传统意义上的高就业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石油高校的工科女大学生也逐渐被视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面对就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些大学生选择读研来逃避就业压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工科女硕士生的就业不会轻松。

二、石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壁垒导致择业区域受限

石油高校的多数工科专业设置是以服务石油石化企业的基层工程技术需求为目的的,面向大学生招聘的油田企业大多分布于城市郊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海洋荒漠等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果在择业时将这些地区排除在外,自然会给就业带来困难。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时依然存在盲目攀高心理,给自身设置的就业限制较多,希望留在大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希望远离一线或者艰苦岗位,而男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去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发展并不抵触。针对100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届女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显示,62%的女毕业生就业首选地为沿海发达地区;31%的女毕业生首选地为内陆地区及二三线城市;仅有7%的毕业生愿意首选西部边陲及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些女大学生更强调工作的稳定性,希望留在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愿到挑战和变数较多的民营企业工作。然而,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需求远远不能够满足逐年增多的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蓬勃发展的诸多民营企业却苦于招不到人才。

(二)女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职业能力不足

动手能力欠缺成为制约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另一大瓶颈,当前女大学生的主动就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多数与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对动手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企业在招聘中把实际操作能力列为招聘对象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比较注重书本知识,基本功较为扎实,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普遍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习经历,在就业中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吃苦,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出击的魄力,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亟待提高。很多企业在面试女生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很漂亮的成绩单,但是问起社会实践实习经历或实习细节,女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够理想。

(三)石油石化企业岗位性质决定招聘偏好

一些石油石化企业的招聘岗位特殊,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确实不太适合女大学生。有些岗位甚至需要长期在野外出差,经常需要员工加班、倒班,对员工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要求较高,所以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首选录用男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员工需要长时间在车间、开采现场、工地等一线场所同吃同住,女员工会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很大不便。多数公司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第一要务,招聘时综合衡量人才性价比。一般女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不久就会面临结婚和生育的问题,在孕产期会给企业增加劳动力成本,因此,许多用人单位都是只要男生,即使在没有性别限制的地方,同等条件下也会优先考虑男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石油石化企业,对男性的偏好更为明显,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工科女大学生转行现象的出现。

(四)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

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导致就业市场的局限性。目前,石油高校的工科专业多为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型专业,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依赖性较强,同时也给跨行业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个别专业是专门针对石油工业的某一个环节设置的,需求面窄,用工量小,对就业市场的敏感度较强,一旦行业需求紧缩,就业就面临巨大困难。在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工科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敏感度要大于工科男大学生。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技能,直接导致以下结果:一边是大学生就业困难,一边是就业市场人才稀缺。目前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市场需求形成很好的衔接,导致很多毕业生进入职场后才发现“所学非所用”,实践应用本领还需要进入培训学校“回炉”,外企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中国一些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始尝试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共建模式,但由于受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及传统思维的限制,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石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对策

(一)女大学生需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客观上来说,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确实存在一些劣势,但是这并不足以对她们的求职产生很大的影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往往是应聘者对自己的定位和期许。用人单位希望应聘者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现在有很多女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中将女生找工作的困难程度放大化,应聘时容易透露出一种盲目狭隘的择业观念,易引起招聘者的反感情绪,反而不利于应聘。工科女大学生应该正视社会现实,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及不足,发掘自身优势,了解企业文化及岗位需求,主动迎接挑战,有的放矢,方能赢得择业的成功。

(二)女大学生需打破思维禁锢,拓宽就业领域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化”思维是断然不可取的,初次就业应打破“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法,职场的路还长,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工科女大学生要适当地放低姿态,本着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态度理性地选择工作岗位。切不可因为自己是高学历、是名牌大学毕业或者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就排斥“下基层”。薪水高、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工作量又少的工作不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轻易能得到的。与其消极待业,不如主动出击灵活就业。从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固然很好,但即便专业不对口也并没有多大关系。大学期间,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有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从业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不足可以自学。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做事更加认真细致,且踏实勤奋,在语言方面较有优势。因此,工科女大学生可以考虑发挥优势,依托自身工科专业的基础,在相关公司做适当的职业转型,进行如统计、人力资源管理、销售、能源贸易、专业翻译等工作。

(三)女大学生需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外因由内因起作用。要根本上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需要女大学生提高自身应对就业风险的能力,通过学习知识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社会实践实习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积累社会经验,内外兼修,不断充实自己,考取一些含金量高、市场认可度高的证书来证明自身的能力。要认真打牢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外语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一个小语种或者修读一门双学位,努力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把握演讲、学术交流、当学生干部等机会,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多参加相关的实习工作,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积累实际经验。大学毕业后仍可以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

(四)石油高校需重视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

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良好的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及职业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从业之路,在就业竞争中能够更快地脱颖而出。目前石油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毕业生规模庞大,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次数有限,缺少专门针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少女大学生在求职中茫然无助,很容易在男生占优势的就业领域败下阵来。新形势下,各石油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工作,加大女大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宣传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举办针对女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提高就业指导课质量,为班级配备职业生涯规划师,定期为女大学生举办就业培训。

(五)政府应尽快出台就业促进政策并严禁就业歧视

政府应针对工科女大学生出台一定的就业促进政策,合理分担企业的相关成本,可以考虑出台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或其他支持性措施,鼓励企业雇佣女大学生,对聘用女大学生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或响应政策性补贴,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增加女性职员比例,并逐渐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快反歧视相关法律的建设,严格落实并监督执行。当前中国反歧视方面的法律对于性别歧视的规定大多是笼统定义而无具体的参考规范,可操作性太弱,不利于女性维权,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差距很大。

(六)政府和高校应联手打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为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2014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休学创业开了“绿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今后政府和高校应联手打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加强创业资金、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这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高校应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创业教育与指导、社会沟通、心理辅导等服务,消除女大学生的创业畏惧感;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为学生渗透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必要时采取实践教学,还可以开设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教育课程;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开展女大学生专题创业教育活动,增强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应设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金,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组织女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

作者:仝泽民 侯昕晔 张宓 崔伟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第九篇: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思考

1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1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变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大学毕业生需求紧张的年代已经过去。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随之变成了市场配置模式,形成了新的大学生与企业面试交流、双向抉择、自主创业的新机制,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朝着市场化发展。

1.2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自2008年起,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毕业大学生的招聘情况与往年相比不容乐观,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招聘人员数量在不断减少,关于国际贸易业的就业人员也逐步减少。并且在当年我国遭遇了低温雪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各大企业被迫停产,个体商户停业等现象。再加上国有企业因为国家政策的限制,导致大部分企业境遇困难,所以国家安置下岗人员任务繁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来带动就业增长,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根据相关部门对全国多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研究表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紧张,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1.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思想观念,毕业大学生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局面。在毕业大学生选择工作时,通常比较倾向于条件较好的企业或单位,不发达地区、基层农村、条件较差的单位大学生往往不能接受。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大学生就业基本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对优越条件的企业,大学生是无法抗拒的,同时大学生往往要求太高,与实际情况不符。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这就需要毕业大学生尽可能把眼光放长远,要积极地到基层就业,投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自身价值更大地发挥出来。

2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和优势

共青团的服务宗旨决定了高校共青团要全面利用自身职能带动大学生就业。共青团是党的先进组织,是政府与高校大学生交流的平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是共青团的四项主要职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也逐渐重视起来。各大高校也把服务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重点项目,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所以,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共青团作为政府与高校大学生交流的平台,对服务大学生有其特有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党政领导应该支持共青团工作,共青团进行青年服务各方面的需求应该尽量满足;第二,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全面,具有众多的就业方面资源;第三,对高校学生会组织进行直接管理,与大学生的交流更加密切;第四,拥有各种宣传平台,例如广播台、青年活动中心、大学生社团等等;第五,拥有责任心较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管理团队。

3新媒体技术发展现状

据目前的信息技术来看,全球已经形成了主要以互联网为载体、计算机为传播渠道的新型传播方式,并且这种传播方式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我国,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在进步。据调查,我国的手机用户和网民数量都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客户端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满足了人们在闲暇时间娱乐的需求,成为人们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相互学习、交流的一种方式。新媒体的技术发展使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共青团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

4.1对服务大学生就业意识薄弱,关注度不够

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引导高校大学生完成党的工作职责的任务,并且还担负着培养高校大学生成才的责任。每个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都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的职责,但是高校共青团的职责始终是为各个大学生服务,目前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是他们迫在眉睫的难题之一。以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共青团对服务大学生就业意识薄弱,关注度不够。通常认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主体是高校的就业部门,团组织缺乏资源,没有相关制度,一般做好自身工作就行了。所以,高校共青团对于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还缺少积极性,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度,因此就无法满足高校毕业大学生想要就业的迫切需求。

4.2服务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较少

高校共青团组织不仅要重视服务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意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大学生当前的需求,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提出相应的措施,有计划地实施工作计划。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对大学生有深入的了解。目前各大高校把服务大学生的工作主要定义为帮助毕业生进行择业指导,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为大学生提供各大企业招聘要求、国家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以及履行服务职责等等。但是共青团所开展的就业模式过于粗糙,再加上共青团平时的工作量大,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工作还不够重视,因此不熟悉现阶段的就业政策,了解就业信息不全面,对服务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只局限在简单的手续办理等程序上,这将阻碍共青团带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工作的相关人员思想不全面,导致学生对其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不重视就业指导对其的作用。

5运用新媒体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途径

新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满足了大学生选择就业信息的需求,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新宠,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在广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现阶段,我国有大约6亿的手机用户,其中手机网民就达到了4.64亿,各大高校共青团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在各项职能上发挥其作用,是各共青团组织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5.1通过新媒体平台,完善高校共青团的教育功能

根据上文所述,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大学生没有合理的就业观,导致其就业定位模糊,在学校阶段没有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无法得知当代职业的需求,所以高校共青团应该利用微博、QQ等众多的媒体平台,及时就业信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制定就业观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准备,同时还需高校共青团随时更新社会热点、国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等信息,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科学就业观,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下基层,为创和谐繁荣的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新媒体技术深入了解,来发掘出校园活动的新规律。

5.2建立多种沟通渠道,让高校各个领导熟知广大青少年的就业需求

要想透彻地了解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业目标,各级团干部可以通过微博、QQ等社交平台来随时了解,并且分析学生通过相关就业服务后的反馈。通过反馈对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调整,全面落实自己的工作职责,让广大学生与团组织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这样团组织的就业服务工作开展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5.3让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在人才与就业信息对接方面,新媒体的优势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时需要合理使用新媒体工具开辟一条宽阔的道路。共青团应充分认识自身的职责,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招聘网站,甚至可以自创信息平台,充分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获取最新就业信息,发掘自身不足的地方进行不断完善。让大学生熟知网上信息搜索、网上投递简历、网络职业测评等环节,让大学生在真正面试时从容不迫。

5.4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开拓就业信息渠道

高校共青团在不断发展中,本身就积聚了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把优质的岗位需求信息通过专门的微博、QQ等社交平台传递出去,让大学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并且高校还可以建立本校的论坛、贴吧等,形成一个小区域的网络平台,学生的个人简历时,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用人情况进行筛选,这样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平台,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同时二者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

5.5利用新媒体工具,为传统的就业活动注入活力

随着各个高校共青团职能的不断完善,在校内组织大型的活动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技能,比如开展职业规划座谈、模拟面试大赛等等,这些活动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是想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工具吸引广大大学生,并且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举办就业指导类型的比赛时,可以在比赛筹备阶段通过共青团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空间等等社交平台进行全面宣传,在比赛进行阶段,可以通过校内论坛、官方微博及时比赛现场信息、赛况等等,同时比赛选手的准备过程。在比赛结束后,利用各大社交平台宣布比赛结果,并且获奖作品,让作者与其他大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学习优秀的就业技能,互相激励,让大赛的开展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身就业技能。

6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已经涵盖了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趋势。对于先进的共青团组织,如果想要在此阶段有一番作为,就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社会,全方位地落实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四项基本职能,在履行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动力,通过不断创新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利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不断完善高校共青团工作体系,共同带领当代青年快速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

作者:管理要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