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机会研究
时间:2022-07-09 05:50:52
导语:大学生就业机会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就业机会均等内涵解读
大致地说,机会均等具有这样三层具体的涵义:第一层,生存与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这是指具有相同潜能的人应当拥有争取相同前景的机会起点,不应因为其社会出身而受到影响。第二层,机会实现过程的平等。这是指应排除一切非正常因素,保证机会的实现过程人人均等,即规则相同。第三层,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自然禀赋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不平等”。弗里得曼在《自由选择》第五章“天生平等”一章中,对“机会均等”作了充分的、精彩的说明。“机会均等最好的解释也许是法国大革命时的一句话:前程为人才开放。这是说一个人不应受其出身、信仰、肤色或其他无关特征的影响,而只是他的才能决定他所得到的机会。机会均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出生和素质不同的人希望能够从事不同的事业。”本文所指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是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能否获得就业职位的最主要因素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应因出身、专业、院校、经历等不同而失去相同的就业机会,但是允许在合理范围内因为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同而出现有差别的就业结果。
二、大学生就业机会问题调查情况
笔者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为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并且掌握真实的情况,选取了南京市比较有代表性的五所高校,自行设计了针对大学生对于就业机会问题的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样本,回收435份有效样本。样本包括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男性毕业生占41.3%,女性毕业生占58.7%,42.7%为城镇户籍,57.3%为农村户籍,55.4%是文科生,44.6%是理科生。可见本次抽样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可以初步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问题上的情况。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75.4%的人直接或间接遇到过就业机会不公,其中有25.3%的人亲身经历过,50.1%的人见到身边的人遭遇过,这一现象表明当前就业机会不公已经屡见不鲜,也凸显了本研究的必要性。调查发现:工作经验、专业、院校、性别、家庭社会背景、学历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大学生把这些因素作为求职阻力的百分比依次是59.1%、40.5%、36.8%、32.6%、31.3%、29.8%。而户籍、运气等其他因素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轻微,所以暂不研究。有67.3%的调查对象遭遇就业机会不公后感到不满但只是埋怨,23.6%的调查对象没感觉,早已习惯,只有极少数9.1%的调查对象会去举报。说明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无法通过有效途径维护自身的平等就业权。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的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就业机会不公,本文将从机会平等的三个维度:家庭出身、社会规则、个体差异这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一)家庭出身的不同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
尽管影响公平的诸多社会因素均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另一个社会隐私,一个最关键的社会因素——家庭出身——对人们权力及利益分配上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始终没有取得令人欣慰的突破。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的2000位公众的问卷调查中提出社会关系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壁垒。5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力与关系相比,后者对就业的影响更重要,而24%的毕业生表示与自己喜爱的工作无缘,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中国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虽然带有一些宿命论的色彩,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的后代一毕业就能获得令人艳羡的好工作而有的普通毕业生即使自身很优秀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状。这对于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就更不公平了。
(二)社会规则的缺陷对大学生就业造成阻碍
1.相关法律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有关就业公平的法律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失去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对就业公平、就业歧视的概念缺乏明确界定,且对不公平招聘条件也就是就业歧视的范围规定太窄。虽然《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但是除了法律里所强调的这四种歧视之外,如大学生遭遇的院校、经验、学历等方面歧视的情况并没有涵盖在内。二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执行细则,“反就业歧视”缺乏明确的执行细则,新颁布的《就业促进法》依然未能明确规定。
2.用人单位设置层层壁垒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之一,其对于人力资源的既定方针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人才设置层层壁垒,从工作经验、性别、院校、专业、学历等各个方面限制条件从而选拔“最优秀”的人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缺少整体、长远、发展的人才观,对大学生的潜力、可塑性和经验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培育的客观规律没有足够重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种苛刻的要求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就业公平权,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3.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在“扩招”的这场大战中,许多高校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一味地增加有关的所谓的“热门”专业课程,完全把市场抛之脑后。还有一些高校仅因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业,如一些理工科的学校因为其实验设备的限制,而对文科进行扩招,造成学科结构严重失调。这样无疑会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学非所用、学不能用,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失去平等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在扩招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造成了办学资源的浪费,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重重困难。
(三)大学生个体差异使其就业机会减少
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大学生自身在埋怨外界因素时,不可忽略其自身因素。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不少问题,对于工作地点、报酬、环境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在调研中发现52.4%的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地点是地级市,42.9%的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地点是省会城市,只有4.4%的大学生愿意留在乡镇和农村等边远地区工作。有的大学生只愿进政府部门,国企、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更不愿意去基层服务,这些都使自身的就业机会变得更加狭窄,从而使就业机会均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另外,此次调研发现大学生对就业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31.3%的毕业生根本不知道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正是由于法律意识的缺乏,大学生个体对于就业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侵犯其平等就业权的行为无法及时发现,更无从谈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的对策与思路
对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上一章已经从家庭出身、社会规则、个体差异这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本章将从政府、用人单位、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这五个主体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一些促进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的对策与思路。
1.政府层面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机会出现的诸多不公平现象,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出台及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使大学生求职处在法律的保护之下。首先,应当对“就业歧视”重新界定,在原有的概念基础上再加上诸如经验、院校、学历等内容,从而使得用人单位、求职者、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乃至司法人员对“就业歧视”的具体规定一目了然。只有先有法,才能使就业公平有法可依。其次,应当明确“反就业歧视”的执行细则,即出台相关的程序来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均等。再次,对于目前社会上挑衅大学生就业机会均等的恶劣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制裁,尤其是对于性别歧视、就业腐败等现象的治理。只有让大学生就业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有可能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实现顺利就业,从而使人才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2.用人单位层面
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设置正确的招聘需求,杜绝各种院校、学历、经验等歧视。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岗位的提供者,应坚持“用”字当头,确保在人才的引进过程中给他们公平的竞争起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全面地评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动向社会、高校公布人才需求信息,转变经验第一的用人原则,摆脱“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理念,走出人才聘用误区,站在人尽其才的高度选聘人才,吸收新鲜的血液,充分利用大学生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3.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同样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国家应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消除他们强烈的不公平感,并为大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就业环境,保障大学生应有的权利。当前就业市场采用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方式选取社会需要的人才,目的是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赋予每一名大学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对于就业领域中“靠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应加强社会舆论和媒体监督,使其最大程度地减轻代际效应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保障就业公平的实现。
4.高校层面
我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强调,要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要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目前从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高校应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设置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重视发展能够引导并促进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专业,在同一布局的前提下,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性专业,提高办学质量。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企业和学生间架起桥梁,是大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锻炼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5.大学生个人层面
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在就业时首先应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早已经成为普通的知识劳动者。在这种形势下,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转变非大城市不去、非国企不进的思想,应该积极到农村等基层地区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努力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通过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形式到祖国的基层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业过程中允许出现合理程度的差别”是指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实力选择就业。大学生还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树立创业思想并敢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另外,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平时注意法律知识的积累并能学以致用,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申娜 薛立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 上一篇:英语课改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歧视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