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12 03:07:29
导语: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这就意味着,继2013年699万毕业生,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又增加了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难”字当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明确指出我国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较弱,是制约其成功就业的关键。因此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有三种影响因素,一是个人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储备量;二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三是社会就业政策及就业环境。不可否认,这些皆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但并非全部。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就业质量也会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鉴于此,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
1.就业能力的概念
关于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界定,国内外学者至今还没有统一和清晰的定义。Lee•Harvey将就业能力定义为:通过学习,个人所具备的获取工作、维持工作和胜任工作的能力。Mel•Fugate等人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意识到就业机会并且能够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国内研究业者多数赞同郑晓明的观点,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能够实现自身职业理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自我价值的本领,而这种本领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获得。陈薇静认为就业能力就是人们完成某种工作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能力。
2.就业能力的结构
就业能力的结构问题,各派学者众说纷纭。P.T.Knight等人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USEM模型,将就业能力视为学科理解力、技能、元认知和个人特质的有机结合。Mel•Fugate认为就业能力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个体适应性、拥有社会和人力资本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学者郑晓明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金宏伟等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由学习能力、价值观、核心竞争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四个部分构成。综上所述,尽管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定论,但心理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已被各流派学者认可。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心理因素
1.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由积极心理学创始人Seligman提出,是指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态,包括自我效能感(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要素。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者证实。励骅、曹杏田针对安徽省7所本科院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与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还可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改变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杜晓静、李慧娟等人调查了449名“90”后大学生,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毕业生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心理资本高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心态和行为更为积极主动,就业速度较快,就业质量较高。
2.积极人格
积极人格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三大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格中具有积极效用的核心特质,重视人类的性格力量与美德。Norem将积极人格定义为:反应个体思想、情感和行动的积极品质,是个人核心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那些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更高的幸福感、更好的社会道德。李群、岳晓东主张要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就业指导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谭彩云、何昭红认为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克服不良心理,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欧少彬研究表明,大学生积极人格总分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力,即具有积极人格的学生签约速度快、薪资水平高、工作单位好。
3.心理契约
Argyris首次提出“心理契约”的概念,Schein将心理契约的研究不断深化,他认为心理契约是时刻存在于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未书面化的期望。针对心理契约的结构和内容,目前主要有二维和三维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心理契约可分为现实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在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契约,为其制定符合自身期待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对大学生提升自己就业能力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是潜在、持久且渐进的。因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应积极探索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拓宽就业指导的内容和途径,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1.拓宽就业指导内容
高校应改变传统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引入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无限潜能,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因此建议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增设就业心理分析课程、潜能开发课程、心理资本培育课程等心理学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为迎接就业做好准备。此外,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建议增设团体辅导课,对那些存在就业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丰富就业指导形式
传统就业指导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心听、教师不想讲,导致很多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不具实效性。因此提出以下有效建议。第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吸引性、针对性、实效性。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讨论、自主学习、模拟练习、职业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就业能力。第二,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补充。能力在于锻炼,素质在于磨砺,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强心理资本。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评估自身能力,有利于其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第三,就业指导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就业能力提升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是通过一次就业指导课、一场讲座就能解决的,因此要将就业指导思想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提升就业指导质量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的合作与努力。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教师缺失。究其原因,没有一个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是根本。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出台相应政策,保障就业指导课程有效实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影响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师兼任授课,此类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因此建议高校在全校范围内整合、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人力保障。
作者:程苗 单位:徐州医学院
- 上一篇:色块拼接服装设计论文
- 下一篇:铜氨丝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