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论文
时间:2022-09-29 09:43:03
导语:手机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网络的终端,正在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成为数字化新媒体的代表。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会弥补前媒体的不足,手机媒体是互联网时代,3G背景下的新媒体克服原有媒体的不足,实现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形式。它是以智能手机为媒介,以通讯网络为基础、以互动传播方式为主的信息传输载体。它突破了前媒体的局限性,满足了随时随处随想的传播需求,呈现出巨大的传播力量和魅力。
1.无可比拟的普及性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达12.35亿,按现有人口数量计算,每1.13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手机早已普及,近乎100%的学生习惯使用3G上网。目前,手机媒体的信号覆盖率高达95%以上,可以说它几乎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实现了传统媒体和个人电脑终端都无法比拟的广泛性和普及性。
2.无可取代的便携性
手机媒体拥有超强的便携性,它突破了电视电脑媒体对空间和设备的要求,实现了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的信息传播与互动。由于设备的限制,大学生过去只能在教室或宿舍才能使用电脑,而手机小巧便于携带,人们保持通讯畅通的习惯使它实现了前媒体都无法企及的“随身使用”。学生们可以在排队,乘车,用餐的同时进行移动学习与娱乐,它已全方位的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并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便是手机媒体带来的现实效果。
3.无可赶超的即时性
3G背景下的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终端,己远远超越了通话和短信功能,它整合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信息资源,以手机客户端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传播出来。手机媒体成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性多媒体平台,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糅合在一起的复杂的传播网。用户可以即时通讯,实时查收短信、邮件、新闻及定制服务,可以与互联网信息同步,实现资讯的同步更新,信息的接收和都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即时响应。
4.无可复制的个性化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能为个体量身定制,统一的版面、统一的设计、统一的结构都不能选择,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3G背景下的手机媒体可以满足这一现实需求,丰富的手机软件可供选择,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对资讯进行调整和设计,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效果,根据市场的细分和小众化的需求,提供更多DIY或定制性的服务,这些都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功能。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获取信息的快捷通道
手机媒体的便携性使它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的必然之选,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最新的政策和招聘信息,通过“掌上电脑”随时随地接受就业的动态信息,不错过任何就业机会。避免了自上而下逐层通知的滞后性,突破了电脑查阅文件的设备限制。各地的就业指导机构都开通了为毕业生服务的就业平台,对于奔波于招聘会和面试中的大学生而言,手机媒体提供了信息查询与获取的快捷通道,可以直接浏览就业平台和网站信息,也可以下载各种APP软件查询特定信息。部分省份为了满足学生手机上网的现实需求,已经开发并使用了手机客户端的各种应用,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创建的就业网络联盟,开发了适用于不同手机操作系统的个人终端,满足学生手机媒体查阅的现实需求,大大提高了网站信息的传播与实效,是就业服务平台的成功范例。
2.全能服务的私人助理
手机媒体整合了电脑和通讯终端的功能,能够提供全面周到的生活服务,并发展成为大学生就业中的“全能助理”。它可以按照要求锁定相关的就业信息,可以存储简历、照片、证件材料、企业信息等各种相关资料,可以预约提醒各种重要事项或面试约定,可以查询路线地址、收发邮件、办公阅读、移动购物、在线支付强大的功能实现了“一机在手,万事通达”的高效与全能。
3.提升自我的电子课堂
就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的指导过程,在求职就业的实战阶段,大学生需要针对自身的问题寻求方法解决,曾经的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都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和工具,而手机的出现使得移动上网变为现实,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智能手机提供的多种浏览器和APP应用可以帮助大学生高效率的实现技能的提升和技巧的突破。各种就业指导的素材可以帮助大学生对比反思、查找问题,各种面试攻略和成功秘笈可以帮助毕业生借鉴他人经验,各种职业礼仪的资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各种平台和网站可以随时随地答疑解惑。手机媒体可以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紧迫的现实需要中,帮助毕业生完成最后的冲刺与准备。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毕业生的使用时间更是高达6个小时,3G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动探索下的移动学习拓展了毕业生的信息渠道,电子课堂的灵活性满足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也弥补了就业指导课堂教学难以全程化、个性化的缺憾,成为毕业生就业中随用随学的知识库和智囊团。
4.交流通讯的最佳平台
求职中的大学生忙于自身的就业准备,作息时间不同步,同学间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大大降低,非常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经验的分享。手机媒体与生活的融合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毕业生们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QQ群,24小时在线,实时信息共享,共同的境遇和努力会带来强烈共鸣,学生间的相互勉励会形成积极良好的氛围,顺境中实现经验分享,困境中可以挽手向前。毕业生间的交流沟通极为重要,手机媒体恰逢其时,成为就业工作中最佳的交流通讯平台,丰富的应用软件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容易,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软件如移动公司的“飞信”、腾讯公司的QQ以及“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建立各种特色的交流群和讨论组,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对学校就业服务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其中,“微信”软件更是可以将信息发送者的声音转化为数字信号,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到对方的手机,实现了手机对讲机的功能,非常直观生动。促进双方交流,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三、利用手机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3G网络和手机媒体的应用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需要根据手机媒体的特征和毕业生的使用习惯积极推进高校就业工作进入新阶段,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适应手机媒体与大学生就业相融合的新情况,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重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中的使用与发展,积极关注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日益重要的地位,并探索手机媒体作为就业指导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其次,设计或创建适合手机媒体浏览使用的平台或APP软件,目前国内高校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平台或系统,更多的是以微博或微信的模式进行信息的即时,对于手机媒体的强大功能未能充分利用,落后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再次,高校的就业信息平台停留于政策和就业信息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动态的就业进程追踪做得较少。应大力拓展毕业生的交流互动通讯平台,便于了解学生真实的状态与困难,便于做好重点人群的个性化指导和进程追踪。最后,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加强技能培训。就业全程电子化已经成为发展主流,手机媒体的功能日臻强大必然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步提高,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需求。
作者:刘佩丹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 上一篇:财经纪律执行检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就业局党的群众路线对照检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