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论述3篇

时间:2022-06-03 11:37:45

导语: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论述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论述3篇

第一篇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就业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构成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目前仍没有统一。英国的Lee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瑞士的戈德斯密德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就业动机与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科学知识、工作方法和视野五个要素。国际劳工组织(IL0)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是通过学习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从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看,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工作能力,这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包括适应环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思想道德修养;二是专业技术能力,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大量的学生涌入社会,僧多粥少的情况是意料之中的;加之受前些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的经济情况还没有完全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令人担忧。就业能力严重不足。一是具有从众心理。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的心理。这样的就业心理与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很直接的关系。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才会出现“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二是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试图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综合能力不强

基础能力欠缺。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被动学习学校安排好的专业知识课程,忽视了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良好的适应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身体素质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专业能力不强。从客观上讲,专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与不合理所带来的弊病。一些专业的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够合理,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从主观上讲,一部分大学生从高考的苦海中脱离出来之后,进入了所谓的“天堂大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认真程度和高中时是天壤之别,对待专业知识的学习敷衍了事。长此以往,直接导致了这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的后果,造成在面试时面试官问的基础的专业问题都答不上来,影响了就业。同时,专业不对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也都是造成专业能力不足的因素。创新能力不足。过分强化理论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文科学生,所学习到的都是传统的理论知识,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多年来陈旧的教学方式及思维模式遏制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内外表现机会不多,缺少足够的实际动手机会也使得学生难以从实践中找到创新灵感。虽然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改善,但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比较欠缺。

(二)应聘能力不强

就业观念落后,不能主动择业。很多大学生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就业”、“稳定的工作才是就业”、“专业对口才是就业”等。对就业压力认识不足,不愿从基层做起,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工资,急功近利,追求一夜成才,追求工作单位环境舒适。很多大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好工作,挤破脑袋去考公务员。很多已经工作的大学生则抱怨工资待遇不好、公司环境不行等,不愿遵循公司的价值观为之服务,频繁跳槽。这都是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出现偏差的表现,也是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应聘技能较弱。首先是“就业迷茫”,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招聘信息来源的多元化,面对铺天盖地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想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其次是应聘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不了解企业文化及公司招聘的要求,不能有针对性地为应聘做准备;最后是应聘时不注意应有的礼仪,缺少现场应变能力,面试怯场等,从而错失就业机会。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情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而相当多大学生临近毕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什么职业是自己理想的职业。大学期间,缺乏对就业目标的认识和分析,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准备,既没有职业知识,也没有职业技能,更没有职业规划。到了人才市场以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大学期间并没有为就业做好准备。就业心理矛盾。很多人在就业期间存在很多矛盾的心理,既希望能在学业上有所提升,又想在社会上进行磨炼,在学习深造还是就业间举棋不定。选定就业的也存在想找到好工作又缺乏自信的矛盾心理,使得自己因放不开手脚而发挥不正常从而错失了就业的黄金时段。

(三)实践能力差

适应环境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态度。因为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水的不满意,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工作压力的不耐烦,外部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原因而造成心理浮躁,工作时候不能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实践操作能力缺乏。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希望招来的毕业生能很快上手,为自己创造价值。然而,由于高校历来重视理论教育、学术研究,缺乏对实践操作重要性的认识,缺少相应的环境和氛围,再加上对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最终造成实践操作能力的缺乏。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都是踌躇满志,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成就人生价值,这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认为自己是精英,一般的工作看不上,好的工作又达不到相关要求。此外,还存在职业歧视等,宁愿失业、待业都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政府从宏观上调控,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成熟的、成功的经验和策略,通过宏观干预政策,主动介入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包括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各类就业渠道,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就业市场,建立、完善公共培训机构和就业信息网,健全完善各类法规体系,维护大学生权益,为大学生职前培训、职业发展提供服务。另外,还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学生社会实践,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接纳、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起带头作用,并通过实行税费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给大学生提供短期实习或勤工俭学的机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此外,政府还应继续出台其他有力措施和计划,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二)高校完善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

加强专业和基础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结合社会的需求,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统一思想,树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和意识,将就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寻求专业能力培养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平衡点,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职业素质养成基地、学生社团等组织,积极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最后,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冷静应对就业市场。因此,大学生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至达到胜利的彼岸。发挥社团的作用,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大学生确立自尊、自信、自立的意识,懂得遵守规范、关心与尊重他人,尤其是参与实践、经受磨炼;可以提高大学生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障碍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处事和进行社会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应该积极支持社团的发展,为社团的创建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平台的建设。学校应该多了解社会岗位的需求信息,多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关系,建立学生实践的场地,保证学生实践的质量。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延长实习的时间。了解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生作为贴着学校“商标”的“产品”,就业能力是“产品”的质量,只有大学生的质量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高校“生产”出的“产品”大学生才不会过剩。知识结构是就业能力的核心,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地方院校自觉为地方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一致。开展大学生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就业指导、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等课程培训与“就业推荐”、“人才定制”服务在内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训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职业、专业”三个层面系统的培训。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求职阶段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之后提供基础职业素质的培训;最后则是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作为衔接高等教育与职业发展的职前培训。对于所有大学生来说这些培训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三)社会用人单位加强就业前培训

用人单位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将所需的就业能力嵌入大学课程设置之中,使得高校和学生明晰到底哪些能力是需要在高校这一阶段培养的;另一方面,应直接给予大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以及各种需求。此外,还应积极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实践的机会,提供相应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总之,大学生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成功就业。

(四)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的提升

制订职业规划,掌握求职技巧。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应对自身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进行持续性和系统化的设计,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特长、专业等条件以及外部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寻找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设计职业通道和预选方案,进行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定夺,为就业选择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一个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其掌握的求职技巧多少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掌握好面试的技巧和方法,加强自我推销能力,轻松又自信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才是有效的面试,这样才会被用人单位所了解和赏识,从而顺利就业。认真学习应学课程,强化专业知识。少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因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造成了学业的荒废,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没有相应的发展,以至于在面对就业时表现出慌乱。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多问、多看。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班级组织的活动,多与同学交流,积极关注身边的事情,使得自己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大学生需认清就业形势,具有紧迫感、危机感,这样才会主动加强学习,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另外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要带有职业偏见,理解每个职业都是平等的,每一行都能出状元。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其实还是非常宽裕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找一份兼职,将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大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空闲时间多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实践,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为就业奠定基础。利用良好环境,力争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现代社会各方面都鼓励的。国家政策的支持、学校的大力提倡以及场地等方面的资助,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所以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利用已有的条件,开拓视野,抓住机遇,自主创业。(本文来自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刘大纶工作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及误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市场对大学生的选择,不适应产业结构要求的大学生必然难以马上找到对口的工作;已获得就业岗位的大学生由于不能适应新的专业技术的要求,也必然会从工作岗位上“剥离”出来;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报酬低或感觉就业岗位与文凭“价值”不相符时,就会放弃工作。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经济增长放慢致使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降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经济增长由1995年的10.5%降至去年的8%。第二,实际就业选择与现实社会需求发生错位。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大学生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却与实际社会需求有较大的相悖,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第三,大学生就业仍存在制度束缚和障碍,如户口问题、人才流动问题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对社会与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另一方面,他们性格和心理还不成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不够,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比较偏激。他们注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仍没有明显改变,宁到东部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加之专业技能欠缺,社会实践不足,岗位选择单一……基层单位对人才的渴求与大学生的追逐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大学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使得就业市场呈现了“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的怪现象,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丧失和就业形势的严竣。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据统计,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创造85万个就业岗位,如果保持目前每年8%的GDP增长率,每年也只能创造680万个就业岗位。据教育部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就达到630万,再加上2009年未就业大学生人数150万,总计有780万待就业大学生。对比来看,当年增加的就业岗位根本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需要强调的是,下岗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每年平均增加400万,大学生虽然在就业中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如何实现充分就业,是千家万户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进行配置。在配置过程中,个人的知识、技能、素质、就业目标、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规模状况等,都将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也正经历从“身份”到“能力”的转变,传统的以“学历”身份取人的观念正在向以“能力”取人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削弱了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长期的。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利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确定了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只有充分实现其就业,才能把这部分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党和国家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每年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引导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专门人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由加入WTO引发的人才需求热潮,专家总结其为“中国人才需求第三次高峰”;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人才总量为6000多万人,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相当短缺;现有人才中普遍缺乏世界眼光和跨文化操作能力,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才更是捉襟见肘;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全国各地人才政策也越来越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如:一方面是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是取消了限制毕业生流动的规定等。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从人才供求关系总量和基本格局来看,大学毕业生远没有达到“过剩”程度,当前面临的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是观念的错位、结构的失调、渠道的不畅通。其实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在农村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广大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更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近六成经济总量和近五成财政税收,提供了近八成的就业岗位。非公有制经济已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对人才的需求量已超过国有单位。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伴随着国内私营企业的快速增长,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必然在不断增加。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机会就在面前。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它不仅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用以吸收有志之士。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有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非常紧迫。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存在人员老化、效率不高等问题,这种“假饱和”最终会被高素质的大学生所替代。各级各类单位都需要大学生补充到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中去。目前我国并不应该存在大学生已经多得就不了业的问题。虽然我国2001—2011年毕业生人数从115万增加到660万,预计2012年是680万,10多年时间数字增加了近6倍,未来两年还将继续增加。但是,我国大学生仅占同龄人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相差甚远,与中下等收入国家8.8%的比例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这对于正处在持续平衡、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讲绝不是人才过剩,而是远远不够。大学生应该算是社会比较高层次的人才,社会需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据报道,2011年全国新增就业1221万人,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0.6%,比上年增加26.2万人。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春风行动”、“彩虹计划”……一系列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意义和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观念的转变。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伦•希尔博士曾说过:“世界上一切财富和一切成功都始于个人观念的转变。”当代大学生虽然身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很多人就业时“等、靠、要”的思想较重,主动性、危机感不足,限制了自身就业潜能的发挥。帮助大学生既重视知识的传承,又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既要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又要着力提高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使选择科学、合理,使大学生人尽其才,使用人单位才尽其用,实现人与社会的最佳配置,这必然需要对大学生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用职业理论规划职业生涯,把成才方向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措施

(一)加强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

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实际,深刻认识严峻的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引导大学生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就业预期,加强对世情、国情和社情的了解,树立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观念,树立“行行可立功,处处能就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正确对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升精神境界,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在创业上,应引导大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成分更加多样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必是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投身到自主创业的热潮中。一是培养创业的勇气、胆略、激情与信心,树立“创业”是成功开创事业的理念;二是以创立一项事业为目标,努力成为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的开拓者与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止于解决一己就业岗位,不停留于谋取一份职业;三是理性对待创业机会,合理定位创业目标。由于知识、技能、经验、资金、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创业初期挫折多,投入大,并且整个过程都伴随着风险,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境,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用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创新基础上创业。

(二)加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

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特殊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道德意识和行为成熟的表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自身意识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初步设计,希望凭借个人奋斗和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但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进取与彷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观现状,适时加以教育引导,加强职业道德、行业知识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本文来自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

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活动中,要有利于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有利于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面向基层,把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结合理论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素质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大学生需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如:在SARS袭击北京时,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系部分师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对SARS问题的社会调查,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实施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并发表了数篇论文。他们反映这些活动对自己能力的提高甚至超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

(四)加强创新意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引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教育部要求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更应是新岗位的创造者。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是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同时能带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成为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中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群体,这一群体较之其他劳动者更容易创办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容易形成对资金、劳动力都有吸附能力的企业群。

(五)加强就业创业个体化的教育引导

个体化引导即为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顺利就业创业的原因很多,有个人能力、就业观念、社会需求量等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区别对待,有的放失,更有利于扬长避短,找准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渴望,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在做好教育引导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寓教育于引导之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工作,寓指导于辅导之中;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六)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学习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受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和制约。大学生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责、权、利,获得就业的主动权。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大学生就业,已把大学生就业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之中;中小企业招收大学生就业给予了各项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这些将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推动高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七)加强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疏导

在就业创业激烈的竞争中,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矛盾中,大学生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是否满意,专长、兴趣能否得到发挥,择业屡屡受挫,创业困难更大,这些让他们忧心忡忡。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寝食难安,也使他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心理陡然间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适时到位,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和事业,这种热爱会冲破暂时的困境与挫折,开动脑筋,百折不挠,化危为安,开辟崭新的人生境界。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构建和谐、良好的人生环境。心理的和谐与心理健康是积极应对竞争压力、挫折,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个体在分享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中获得继续奋斗的力量。最后,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情绪疏导、心理调整方法。尝试运用一些调适方法保持心态平衡,维持心理健康。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相信社会,自强不息。同时,多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多找朋友或老师、家长倾诉。变换环境,广交朋友,学会宽容等,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要政府、企业、街道乃至全社会的支持帮助;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需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为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

作者:向巍工作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德园小区

第三篇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重大,现在就业问题是大学生亟须面对的问题。大学生都在为将来的就业而着急,毫无疑问,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比较严峻。所以,大学生应该针对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通过分析问题,研究指导对策,找出症结所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价值判断、择业取向产生迷惘。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有较大出入。他们在择业时往往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个人待遇,偏向工作比较稳定、收入颇丰的行政事业单位,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的科研或管理部门工作,对未来的工作要求十全十美。而这些岗位需求量一般较少并且竞争激烈,这就构成了学生供应量与社会实际需求量之间的强烈反差。一些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导致在择业过程中屡屡受挫,同时,又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使得认识和实际情况发生偏差,在职业选择上产生迷惘。

(二)大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是“管理式”的,新的就业制度对传统学习方式提出挑战,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出现学生随意缺课、随意休学,甚至有的痴迷网吧,影响学业。尤其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求职,基本上是各自忙碌,学生的集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更不好开展。许多人认为,大学生的竞争,就是学业上的竞争、学历上的竞争,好像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人才,找到好工作才是最终目的,往往忽略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高校应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寻找工作,共同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全国求职信息网络不完善、不健全。现在毕业生在无数的职业信息中苦寻,重复着简单而低效的劳动,疲于与各地的需求方见面,择业成本较高而成交率较低。网络求职系统不完善,可信度低,信息更新不及时,未能有效发挥网络这种新兴渠道的作用。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构建以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中枢,链接各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各高校为连节点,通过以因特网为主、电话信函为辅的连接渠道,组建立体的覆盖广泛的职业信息网络,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全国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信息网络,应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就业政策、需求信息、形势分析、求职技巧、职业规划、毕业生访谈、企业介绍等常规模块,搭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平台、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平台、校友沟通平台等。全国求职信息网络不仅有利于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而且也有利于广大青年通过毕业生供求信息的变化,相对准确地判断未来就业的优势领域,填报考学时的专业志愿。

二、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如何解决由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转变所带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更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应与时俱进寻找应对策略,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体系

要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长治久安”,根本出路还在于制度化管理。从政府角度看,采用法规管理,规范就业,严格按政策办理;从学校角度来看,我国高校自实行上学缴费,毕业自主择业的招生就业制度后,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这也应该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也必须习惯拿起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自主择业权利。第一,完善现代化信息服务制度。现在毕业生就业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就业不充分,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已是当务之急。信息服务制度主要包括两个体系:一是高校、地方和国家立体化的就业信息网和相应的服务体系;二是信息监测快速反应体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既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又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追踪和反馈毕业生就业动态及社会需求变化服务。第二,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职业资格,大学生英语的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等许多证书,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复合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部分大学生进入的将是劳务型、操作性的岗位,用人单位需要的也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生所缺少的。高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证的信息指导,将社会上职业认证引进到校园。第三,完善就业市场管理制度。现在毕业生就业大都是通过就业市场获取信息或得以应聘。但现在就业市场却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使毕业生难以得到准确信息,疲于奔命地到处“跑场”。一些招聘会规模庞大,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用人单位随意抬高招聘门槛,提出一些不合理、近似苛刻的条件;一些中介机构只收费不服务;有的单位打着招聘的“幌子”侵害毕业生权益。为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应尽快出台《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以法律形式保证大学生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对人才评价上真正男女平等,杜绝歧视。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规定》,最终构建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体系。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要对学生加强政策引导,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分析就业形势。要更新就业观念,面对社会现实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从思想上、心理上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是具有自身特点的青年群体,具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择业观。大学生所受的教育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设计与就业决策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起点是否准确、规划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事实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无目的、无规划的盲目就业,将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在大学入学之时即展开。可以请职业教育专家及成功人士对新生进行择业观教育,结合各专业的技能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发展前景以及就业形势,从心理、技能、观念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学生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个性特点,结合当前职业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个人竞争力来综合判断,自己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从而找准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的优势所在。此外,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修改和补充个人的奋斗目标,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目标越明确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在求职择业中才能获得主动,在就业市场才能如愿以偿。

(四)指导大学生正确签约择业

首先,调整好就业心态,理性择业,是当前毕业生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职业道德、就业心理、职业礼仪、求职知识、职业法规、求职技巧等,大学生在平时的专业课程里往往很少学到,而这些在求职过程中却是必不可少的。初涉职场就应树立诚信意识。毕业生违约对己、对用人单位、对学校都是极大的损失,学生违约事关学生及学校的诚信度,也会影响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还会波及到高校未来的就业率。签约前要熟悉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中的各种条款,慎重对待应聘。其次,可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技巧培训,通过求职信、自荐信、简历表等基本应用文的写作、求职外语强化培训以及面试技巧培训等,帮助学生明晰个人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一步明确求职方向,同时规避求职面试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升求职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为学生开设心理咨询、个人能力分析、就业环境分析,采用模拟竞聘、就业沙龙、面试闯关等新的教学方式;举办大学生就业系列专题讲座,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咨询信箱,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供毕业生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努力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另外,指导学生掌握时机“适度签约”,不能以为本专业就业形势好,个人就盲目乐观;不能因为一两次求职受挫就灰心丧气;也不能以薪资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的重要标准。

作者:高峰1马领弟2工作单位:1.石家庄经济学院2.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