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对策略

时间:2022-05-21 11:19:39

导语: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对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一)市场供需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是第一类结构性矛盾。对于大学生来说,供给总量已经过大,从我国现有的结构和职位空缺性质来看,供求矛盾已经十分突出。【1】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往往快于高校培养专业的人才速度,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2】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甚至提前预判好劳动力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也没能打好这个时间差。麦肯锡2004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只有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对人才的实用技能与语言技能的要求,此外据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3】市场需求和实际就业能力之间的差异或不匹配,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表现。

(二)学科结构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学科结构问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校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培养也不够及时有效等。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等等问题。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62%,其中,毕业生中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43%,高职高专为38%。【4】

(三)自身期望视角下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大学生自身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在就业观念上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追求待遇、相互攀比等现象。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地域、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人职匹配等要求较高,把一些偏远地区单位、基层单位、中小企业直招之门外,表现为“想去的单位去不了,可以去的单位又不想去”的尴尬情况。据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表明,2012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24.1%;泛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占24.9%;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0.8%。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城市类型中,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17%在直辖市就业,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4%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5】

二、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一)毕业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就业“原动力”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其个人的能力、文化素质以及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毕业生的个人核心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毕业生个人的核心能力,这就需要毕业生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1.正确定位,合理规划

很多毕业生毕业之后,直接拿着自己的简历和相关证书去面试求职,几年之内换掉多次工作,这是没有做好正确自我定位的后果,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在职拼搏的人士,都应该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大学毕业生,通过对自身合理的定位,进行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做到了解自我,更能够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在校大学生应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并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6】

2.转变观念,调整心态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毕业后不愿从事基层工作,一心想做“白领”,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从而大学生求职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大企业多,私企少。【7】毕业生个人要改变思维定势,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正确的就业形势,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在社会每个行业之中,总会有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地方。做到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需求的关系,要有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主动磨练,增强适应能力

很多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完善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科技竞赛,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的身心承受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逐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自己能够较快地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要求。

(二)政府加强就业保障建设,优化就业“软环境”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纯粹利用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是存有问题的,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或市场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介入。因而,政府作为民生的维护者,它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研究落实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相关政策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要政策先行。政府部门尤其要加强研究制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从政策落实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政策效应的含金量,把各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具体有效的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到人头。例如抓紧落实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创业资金扶持的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形式的税收减免,从而鼓励民营企业吸引更多大学生来企业就业以及扩大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需求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几年,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其中一些政策只是方向上的指导,操作性较差。其中一些政策在执行中缺乏执行力,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同时也应加强监督力度,切实落实好政府作为“监督者”的责任,切实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自由的择业环境。

2.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创造良好环境

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政府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培育与调控,将各种社会资源合理整合,统一协调人力资源市场,消除日趋突出的供需矛盾,增强就业服务功能,取消阻碍就业的政策性障碍,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8】此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维护就业公平、公正,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尽量规避不公平现象,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创造并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应当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支持与最好保护。

(三)高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硬实力”

人才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如果说人才培养质量跟不上,政府、高校部门举办的招聘次数再多,参会企业规模再大,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质量问题也是解决不好的。因此高校的培养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一环。

1.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导向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来看,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主要原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我国比较严重,并且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问题,会直接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相关度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动态,认真研究和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此外,高校还应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流向和职业特点,进行专业改革,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可以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是提升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9】在当前时期,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努力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近年来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高、职业吻合度低,这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有很大关系,要培养学生立足自身就业能力实际,着眼长远职业发展。在就业指导中,尊重学生不同群体的差异,实施分类指导与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学校毕业生高层次就业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参与创业人数的稳定增长。

3.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杜玉波副部长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推动内涵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10】这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需求情况,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反馈评价机制,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全面、客观挖掘相关就业数据,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切入点、以科学的调查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调查为保障,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研、毕业校友访谈等途径,积极构建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逐步形成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四)用人单位实施人才留驻工程,提升就业“归属感”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生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商品,用人单位则是人才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11】用人单位所给予大学生的工作福利保障的稳定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性,工作岗位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报酬等也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规范用工行为,为大学生提供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劳动用工制度的需要。当前,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用人单位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是比很多大中型企业高的多,甚至要比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待遇都要好。但是,很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在设计大学生一些切实利益方面相关问题,大学毕业生的转正定级、档案管理、医疗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缺少一定规范。导致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经常发生纠纷,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用人单位应规范用工行为,为大学生提高健康有序的用工保障,消除大学生的发展顾虑。

2.优化工作环境,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等方面制订出一些政策,让员工在享受这些政策的同时更能够做到安心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更能够积极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更有利于处理好双方的劳资关系,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和谐发展。比如,有些企业通过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廉租住房、适当改善毕业生的福利,加强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从而解决毕业生职业吻合度低、离职率高等问题。

(五)家庭和亲朋加强情感支持,提供就业“支持力”

子女有一个理想的工作,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学生父母的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家庭背景等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因此,要重视发挥家庭情感对子女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1.转变对成功的观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很多时候,家长们的操心最终过了头,反而无意中成为了孩子就业路上的阻力。有的家长自己的人生观不正确,却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作工具,一味要求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喜欢叫子女做官、进国企,不希望下基层去中小企业。全然不顾孩子的感觉,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对立,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有不少专家呼吁,在子女就业问题上,家长观念亦须转变,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就业可以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但不应阻止孩子的就业选择。

2.家庭的情感支持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大靠山。有研究指出,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亲朋好友的作用变得非常显著,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家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丰富的阅历和人脉关系,完全有能力对子女的就业起着辅助的作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候的情感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就业父母要给予百分之百的支持与理解。父母在子女就业过程中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要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要多听听子女的想法,选择工作要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以及综合能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结束语

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因为经济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迅猛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变和教育结构的改变,适应不了经济结构发展的迅速变化,进而产生了摩擦,这样的摩擦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它需要靠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专业、知识、训练体系的改革才能加以改变。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设计到政府、高校、家庭、企业以及学生个体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整体上来讲,毕业生个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前提;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积极培育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创造良好环境是重要保障;高校培养部门加强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系统化、全程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就反馈机制的构建是重点;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优化工作环境,为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是关键;同时,毕业生家庭中亲朋好友的精神支持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条件。(本文来自于《理论前沿》杂志。《理论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陈红新工作单位: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