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学实践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时间:2022-02-08 03:52:28
导语:联合教学实践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研究发现大学生目前的创业教育存在学科割裂、团队结构不完整、项目缺乏创新性和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且大学生创业活动具有周期性。提出了基于跨学科、跨年级、跨地域的联合教学实践模式,提升大学生综合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团队结构,通过创业教育高效整合资源,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良性互补。
关键词:联合教学;创业教育;能力提升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生创业活动不仅能够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促使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缩短到岗位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够以创业促进就业,提升就业创业工作的整体工作成效。但是,创业过程艰难,正值从象牙塔迈向社会的过渡期,具有持续活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少之又少。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20%,我国大学生创业表现最佳的省份为浙江省,成功率不足5%,创业能力较国际水准有一定差距,很多创业项目随着毕业相继失败。
1影响大学生创业表现的团队因素
(1)人际交往壁垒现象明显,独木难成林。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试错的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团队成员互相鼓励共同配合。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创业伙伴也多来自于自己平时的交际圈,团队成员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相同背景成员难以形成优势互补,容易出现项目雷同、思路单一等问题,容易犯相似的错误而不自知,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经不起市场和竞争的考验。(2)创业周期现象明显,团队平均寿命有限。多数大学生创业项目存在不良的发展周期,即大一的萌芽期、大二的观望期、大三的尝试期和大四的衰退期。创业项目刚刚成型便面临毕业期间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意志力薄弱。加之大学生创业者缺乏社会经验,在决策时常会犯“想得多、做得少”的毛病。大学生创业团队平均存续寿命不足2年,极大程度上影响创业团队成长和创业成果养成。(3)看重短期的回报,忽略长远的规划。大学生创业者现有意识到创业应当作为职业选择之一,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进行长远规划。难以将打磨相对科学合理的项目团队和运营模式作为大学期间的学习实践重点。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各类优惠政策扶持,局限于学习之余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回报,满足于现状,不再进步和革新。
2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和特征
2.1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研究深入,跨学科、跨年级、跨地域教学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多。笔者认为,联合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为适应时展和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的变革,通过学科之间、年级之间以及地域之间的互助学习、共同培养,以产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实践模式。联合教学模式在艺术教学、戏剧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培养综合能力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教育当下的改革要点。大学教育为便于知识体系的讲授和评估,通过划分不同课程,由具有专业性的任课老师教授完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效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便于考核教学成果。但不利于学生对于整体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任何一个创业项目的构思和实现都需要基于专业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自身能力。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属于融合了多学科背景和多层次实践能力的通识教育。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是环环相扣,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按照其周期性,整个创业过程分为孕育期、尝试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完整经历每一个环节会大大降低创业项目的执行效率。必须打破课程间、学科间、年级间甚至是地域间的界限,通过联合教学加强融合,实现校内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缩短创业项目的成长周期,才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成果和更好的项目表现。2.2联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推广意义。(1)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注重综合能力提升。注重学习效果,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能力,让各学科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和时空限制,在基本知识和能力方面互通有无,不断循环,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较为丰富的常识体系和一技之长。(2)以能力整合为核心,注重学生自主管理和同伴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整合,一方面是接触到多学科多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加强跨学科跨年级学生间的交流和融合。联合教学的核心,就是把知识和能力输出作为最终目的,从整合多方资源的角度实施创业教育。联合教学的这一特点,补充了目前学科教育相对割裂独立的不足,合理互通不同专业背景和性格特质的学生间的能力结构,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团队雏形,为创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3)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开展教育教学便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建立不同学科和年级学生间的沟通途径,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团队结构应对市场竞争。但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如何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高效结识创业搭档。(4)以科学评价为标尺,建立反馈机制。评价标准要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理念,注重联合教学带来的综合能力提升和学习实践成果。因材施教,加强分类发展,以各类人才都在创业教育中实现卓越为标尺。建立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实践教师的综合评价小组,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推向市场,解决存在的市场需求点。找到虚拟项目的实际价值是优化联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
3基于联合教学实践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1)跨年级融合,打造年龄梯队,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和心智成熟度。跨年级开展创业教育,为不同年级间同学的结识和了解提供渠道,促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交流,将创业课程在学生间进行“整合”,即安排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同一创业实践项目推动下,形成年龄梯队。一是跨年级开展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通过课堂互动互相学习;二是鼓励不同年级间班级间形成兄弟班级,共同组织班风建设和集体活动,增强平时互动;三是畅通专业互助渠道,鼓励不同年级学生在专业课程中互相指导、请教答疑。(2)跨专业融合,鼓励组建科学合理的团队结构。大学生创业团队常常会遇到成员专业背景单一、知识结构类似、思维局限性大等问题。这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特征,围绕当前投资和创业热点,以项目实践为载体,建立自主学习小组,推动学生运用专业知识链接社会需求,把知识转变为价值。(3)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掌握交叉知识技能,打造自身优势。
结合“互联网+”思想,将传统学科与时展有机结合。如传统美术类艺术生特长为手绘。“互联网+”思维下的平面和三维动画软件技能的交叉技能背景更加迎合市场需求。除了常规的创业理论课之外,将各专业间的优劣势互补,形成专业能力互补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2]王晓芬,田菁.联合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新美术,2016,37(5):130-132.
[3]丁如如.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表演混合本科班”联合教学研究报告(2002-2010)[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2):73-83.
[4]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73-74.
[5]陈亚惠.基于生命周期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J].教育与职业(8月下):54-56.
作者:李海晶 周淼淼 单位:1.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 2.金陵科技学院团委
- 上一篇:全员导师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探索
-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微服务平台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