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
时间:2022-10-16 04:47:41
导语: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对青年就业群体自主创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探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途径是处于转型发展期的民族地区高校的首要任务。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授之以渔”,这恰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最佳路径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然后论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以创业为导向的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参与式教学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参与式教学;创业能力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研究选择百色学院等5所广西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发出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46份,回收率89.7%。问卷调查涉及学生主观意识和客观态度等层面,就基本情况、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态度、影响创业的因素、创业能力观念、创业必备能力与素质、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既渴望创业并希望取得成功,又对自身创业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创业失败,对创业前景感到迷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认识程度偏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7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必要的,希望通过创业教育为将来创业储备知识。但仅有19.75%的大学生了解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和目标,绝大部分学生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不了解。80.33%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只是面向少数大学生,12.4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是面向大众学生的。被调查的5所民族地区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但其工作人员一般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且参加创业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严重限制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各高校也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教师多由辅导员兼任。教师很少参加各类创业指导师培训,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创业教育研究,缺乏开展创业教育所必需的社会调研,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关注不够,对最新的大学生创业案例掌握不准,在授课时侧重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的讲授,很少涉及创业教育的内容。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从事创业教育教师的能力水平持否定态度。调查发现,由于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强,学校管理人员担心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上当受骗,害怕承担责任,因此,往往不太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学校网络、媒体等平台也以宣传学习成绩突出、思想品质优良的学生事迹为主,很少涉及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37%的大学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
2.大学生创业素养不够夯实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成功创业必备要素的看法几乎一致。他们认为,成功创业需具有创新意识、持之以恒的毅力、人际交往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86.7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需加强实践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针对“创新思维方法和创业意识哪一个对大学生创业更重要”这个问题,52.33%的大学生认为创新思维方法是首要的,但创业意识也不可或缺。此外,66.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学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在“理想工作单位”和“创业机会”两者间选择时,78.96%的大学生选择去理想的单位就业。而面临“很好的创业机会”和“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时,53.12%的大学生选择工作岗位,46.88%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数据说明,当大学生面临较好的创业机会时还是乐意去创业的。在回答“什么因素促使你不去创业”时,能力不足、资金缺乏和经验缺乏是排在前三位的答案。多数学生认为创业资金短缺和创业机会难以把握是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而创业能力和创业毅力不足则是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对自己创业能力自信度的调查结果表明,67.3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业能力一般,13.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业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的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生仅占4.40%。认为自主创业风险大的大学生占90.00%左右。只有17.17%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前景有信心,82.83%的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前景感到迷惘。在“大学生在创业时希望获得学校、社会的服务支撑”选项中,78.87%的大学生选择“提供资金和项目”,仅有21.13%的学生选择“提供创业培训”。此外,市场规则意识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的因素。
3.大学生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建议
在回答“为什么要接受创业教育”时,71.22%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培养职业素养。这说明,大学生也意识到并不是接受创业教育后就一定要自主创业,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基本职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回答“你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有何建议”时,56.66%的大学生希望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育之中,83.5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加强实践训练(组织大学生申报或参与各级创业项目、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或沙龙、举办各级创业策划或设计大赛)。
二、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以创业为导向的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民族地区高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晚,并且主要依托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虽然在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是没有设置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课程,而且设置的几门创业教育课程也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总体上说,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学环节,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创业教育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可以从“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两方面着手。创业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以创业为导向的参与式教学强调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设置的相关创业问题情境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设计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创业意识和提升创业能力。参与式教学法要求学生亲自思考、查阅资料,这一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每个创业设计环节的完成都会给学生带来成功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极强的自信,有利于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同时,每个创业设计环节的完成都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利于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最后的交流环节,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点评过程中获取最新的创业知识,有利于创业知识的更新。总而言之,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授之以渔”,这恰是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最好路径之一。
三、参与式教学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1.加强顶层设计,将创业教育列为学校日常管理的新常态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改革纳入学校“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首先,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教务处牵头,招生就业处、学工处、团委、科研处、创业学院、各二级学院等多部门协同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领导、协调学校各部门创新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创业学院”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基地,并出台关于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方案,为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最后,学校加大实践平台建设。学校可利用中央扶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广西教育厅支持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办学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或学校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建设专业实践实训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指导教师设置不同的研究课题,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在实践实训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辅以教师指导,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目的。
2.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于民族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因此,提高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加强创业教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定期组织创业教育教师集中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适时适量聘请创业成功者、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到校开展系列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报告等,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夯实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学校组织创业教育教师参加校外的创业师资培训活动及各种创业活动,以提升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的能力;有计划地选送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实施“传—帮—带”制度,遴选一批专业能力强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而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最后,由学校教务处主导,通过校企合作、柔性引进和聘任创业校友等方式聘请校外专家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充实学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进而创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这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校外专家结合自身创业经历为学生上课,可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综合素质的理解。同时,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导师库,并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改革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管理纳入《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允许大学生申请调整学业进程,通过保留学籍、休学等方式去自主创业。另外,出台《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学生学分互换与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创业导师需为大学生制订创业能力培养计划,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成绩单;同时,规定大学生可通过参与创业活动获取学分,对于创业竞赛活动中的获奖者学校给予奖励。通过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其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平台+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规定各二级学院需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模拟实操课等系列课程,形成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创商培育与测评”“创业模拟系列”“创业项目实操系列”等创业教育课程,并将这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创业课程实践学分的比例。最后,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务处应规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业教育模块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结合创业教育,加强专业课程群及其专业核心课程的立项建设,加大自主建设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力度。
4.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教学
首先,以教务处为牵引,在创业学院率先探索基金植入式“专业+创业”教育模式,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和“创新创业公益基金”两种基金。创业学院遴选、孵化各类创业项目,旨在引导大学生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申报创业项目,对有特色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并进行孵化。通过创业项目的开展,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创业方向的选择能力,又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创业能动性作用,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创业所需具备的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综合素质。另外,学校选拔具备创业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团队申报国家、省、市级的创业项目孵化,争取校外创新创业基金支持,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开展创业策划、设计大赛,使大学生在模拟创业情境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创业计划;同时,创业教育教师、专家对学生创业方案的可行性及创业风险进行评价。开展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学校社团平台的优势,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
其次,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学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实例的案例库,以便大学生了解创业历程、总结创业的成功经验。大学生创业教育采用单班、小班和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并以有效的考试改革配合教法改革,形成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及作品展示等多种考核方式,推动“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转变。最后,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引企入校、双元制、送技入企、共建大学生科技园、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建成“校中企”“企中校”型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品牌基地。在此平台上搭建以创业项目孵化实战为高地的“第一课堂教学、学科竞赛、科技社团、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主题培训、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大赛、创业双学位班(创业精英班)、创业孵化项目、自主创新创业”等联动平台体系。学生创新创意方案可通过创业大赛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孵化,享受“经费、场地支持”“导师指导”等服务。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创业双学位班、创业培训班、创业精英班、创业实践班和中外合作本科专业(创业方向)等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在管理上,实施“教学、培训、训练、比赛、咨询、指导、服务、资助”等一条龙管理体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5.营造良好的学校创业环境
首先,利用学校的网站、贴吧、广播电台和易班宣传平台等宣传大学生创业案例和学校“创业达人”的先进事迹。同时,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创业实践活动,通过文体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创业综合素质。其次,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座或沙龙,邀请创业成功和正在努力创业的校友来校开展讲座,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些成功创业者的言传身教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开拓大学生的创业思维。最后,在学校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或新生开学典礼上,表彰有突出表现的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或创业团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遴选出典型的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或创业团队在大会上进行主题发言,开展创业经历及经验交流,以树立典范,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鞭策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4(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1(1).
[4]李俊琦.参与式教学在高职《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应用[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2).
[5]高桂娟,韩德丽,苏洋.2013大学生创业能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高校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6]周喜英.就业难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探析[J].文化与教育,2018(44).
[7]范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
作者:韦幼玲 史兵方 易忠君 单位: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 上一篇: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 下一篇: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