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2-09-21 10:44:13
导语: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泰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分析,探讨不同背景变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性以及就业能力自我评估之间的关联性,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力之现状并找出目前的问题所在,以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提升策略
一、前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人才、服务社会与市场需求接轨,而近几年年的大学录取率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甚至不符合企业市场需求,往往在量与质中失去平衡,在国际趋势与劳动市场剧烈变化下,人才的就业能力也是国家所重视的一项重要竞争力。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提升就业能力,是当前政府和高等教育实施的焦点。根据麦克斯公司近几年调查结果指出,企业选才的前五大指标为:专业能力、个人品格、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用能力。企业雇主不仅重视员工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表达沟通能力和发掘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面对工作不景气时,工作机会橧多粥少,社会新人更要把握机会,向雇主推销自己,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学校扮演的是提升学生核心就业力的重要角色,许多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有实习经验或工作经验,这些皆有助于培养职场所需的就业能力;学校应该做好辅导者的角色,不只是培养出有专业能力的学生,也要引导学生面对职业生涯的各项挑战,并协助学生澄清生涯发展的方向,期许学生能在未来社会中运用所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二、泰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的样本涉及本科高校、专科学校、公办高校以及私立高校;本次调查的学生有3988人,其中男生2500人、女生1488人。收回调查问卷共计3800份,有效问卷为3680份。根据调查问卷得到如下结果: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认知现况
在“品格与公民素养能力”层面调查中,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最高项目为“道德观念”与“伦理观念”,反之在“在我反省检讨与改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较为不足。由研究结果推论,学生在“道德观念”是较具备的,而在“自我约束能力”是欠缺的。在“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调查中,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最高的项目是“合作能力”、再次是“协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有调查得知,大学生“合作能力”认知程度较高,而在“表达能力”方面较弱。在“基础专业能力”层面调查中,自我认知程度最高之项目是“工作相率”,依次为“规划与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基础电脑应用”、“外语能力”。全球化在知识及产业方面已经成为趋势,但经研究结果得知,学生在“国际观”以及“外语能力”等方面能力较为缺乏。在“专业实务与运用能力”层面中,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最高项目为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熟悉度。研究结果得知,学生在对企业的熟悉程度认知程度上较为不足。
(二)大学生自我评估的现况
1.在总的受访者中,有967位是有实习经验的,在“有实习经验者”中,有97.8%的受访者认为,在校期间的实习,对增进自我的就业力是有帮助的。
2.在总受访人数中,有75%的受访者,毕业后向从事的工作类型,与大学所读的专业是有关联的。
3.在受访者中,88.25%的受访者,对目前所具备的就业能力,有信心面对未来的职场挑战。
(三)不同背景变项的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自我认知差异情形
男性在就业力指标中的“基础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与实务运用能力”两大层面上,认知程度上是高于女性的。由研究结果推测,男性就读专业一般是理、化、工、医学等专业,相对于课堂中动手操作机会也较多,而在专业知识与运用能力上的认知程度也高于女生。有职业技能证书者其就业能力指标中“品格与公民素养”及“基础与专业能力”的认知是高于“没有专业技能证书者。由研究结果推测,想要考取专业技能证书的人,或许是对未来的就业方向已有了规划,或者是想再充实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这也表示了有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故于“品格与公民素养以及“基础与专业能力”的认知程度较高。有兼职经验者的社会经验比无兼职经验者丰富,而且运用专业技能的机会比无兼职经验者多,故于“人际沟通合作能力”和“专业实务运用能力”方面的认知程度较高。
(四)不同背景变项的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自我认知未具有显著差异
就读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之受访者,对于就业能力层面下的“品格与公民素养能力”、“人际与沟通合作能力”、“基础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与实务运用能力”的认知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得知,就业能力认知程度的高低,不会因为“学校类别”的不同而有差异。“有专业证照”者,在“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专业与实务运用能力”,两个层面的认知程度与“无专业技能证书”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学门类别”的受访者,对于就业能力指标层面下的“品格与公民素养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基础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与实务运用能力”上的认知没有显著差异;“有实习经验”与“无实习经验”之受访者,对于就业能力层面下的“品格与公民素养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基础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与实务运用能力”上的认知没有显著差异;“有兼职经验者”与“无兼职经验者”在“品格与公民素养能力”次层面的自我认知程度上,没有明显的不同差异。
(五)不同背景变项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估之差异情形
1.不同背景变项的大学生对“在学习期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的帮助”之项目未具有显著差异。性别与“在学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是否有帮助”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得知,无论男性或女性,皆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专业技能证书”与“在学习期的实习”,对增进就业力是否有帮助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研究结果得知,有专业技能证书和无专业节能证书之学生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学校类别与在学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是否有帮助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分析结果发现,公办大学与私立大学的学生,普遍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力是有帮助的。实习经验与在学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力是否有帮助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得知“有实习经验”与“无实习经验”的学生,普遍认为在学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兼职经验”与“在学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力的是否有帮助,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发现。对于“有兼职经验”与“无兼职经验”的学生而言,人为在学习期间的实习,对增进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
2.不同背景变项与“毕业后向从事的工作类型,与大学所读的专业是否有关联性”之差异情形。学校类别与想从事的工作类型,与大学所读的专业项目之间的关联密切。公立大学的学生从事与所读专业的相关的工作类型的可能性高于“私立大学”的学生。从研究结果推论,或许大部分就读的公立学校的学生是按照自身的兴趣或长辈的期望,作为选择专业的依据。
3.不同的背景变项与“目前我所具备的就业能力,是否有足够的自信面对未来的职场挑战”之差异情形。
(1)在受访者中,91%的男性受访者,面对未来的职场挑战是自信的,而女性受访者中仅有86.6%是有自信的。在自信程度方面,男性比女性勇敢,面对挑战程度是高于女性的。由研究结果推测,或许在先天个性上,男性比女性勇敢,面对挑战时不畏惧,所以在自信程度的认知上高于女性。
(2)据调查发现,有专业技能执照的受访者和没有专业技能证书的在面对职场挑战的自信程度没有明显的落差。由此推测,也许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与就读的专业实有关联性的,所以在比较熟悉的领域下工作较有自信心,也不太担心会遇到瓶颈或极大的考研与挑战。
(3)在本研究的受访者中,无论是公办大学还是私立大学的受访学生,88%以上的是有自信面对未来的职场挑战。由此可知,在面对未来职场的挑战自信程度,不会因为“学校类别”的不同,而在自信程度上有所差异。从研究结果推论,或许具有专业能力才是关键。
(4)无论是有实习经验或是无实习经验在面对未来职场挑战的自信程度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是让学生先对产业的结构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关键仍在于学生能否发挥特长、学以致用,以及对环境的适用能力等。据研究结果判断,无实习经验的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没有实习,但可能在校外有兼职的经验,或者对自身已具备的就业能力有信心,所以在面对未来的职场挑战的自信程度不会低于有实习经验者。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之寻求
(一)对学校之建议
1.开设与职场或产业相关的通识课程。高校应该规划更多的与职场相关的通识课程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此类课程,对企业和社会环境环境更加的熟悉。同时,也使学生能够了解目前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使学生能在毕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提升综合就业能力,适用岗位的需求。
2.课程教学兼顾理论及实务运用。高校虽因任务与功能不同,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上,有偏重于学术方面,也有偏重于实务经验之训练方面,不同形态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后仍是以踏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为所学目标。所以大学应与业界加强产学研合作关系,以避免因学校课程安排过度偏重理论传授,忽视就业力培养与实用知识。
3.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尽早了解职场状况以及规划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4.把提升就业能力的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中。在教学工程中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品格、伦理道德、工作态度、团队合作、领导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基本核心就业力,并且通过实训周,培养学生具有“经验性”的就业力。
(二)对大学生之建议
1.把握在校期间的实习机会。在校的实习,能让学生对企业环境与机构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根据研究分析,具有实习经验值者,有高达97%者认为,实习能够了解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综合能力的不足和欠缺,这对于增进自我就业能力是有帮助的。
2.提高外语水平,拥有国际视野。经研究结果分析后发现,在就业能力自我认知项目中,大学生的外语能力及国际观自我认知程度较为薄弱。由于现代科技发达。国与国之间不再是遥不可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懂的外国语言愈多,对事业、前途的帮助就愈大,故大学生应该提升外语能力及培养国际观,将眼光放远,以宏观的角度思维,将自己造成一位国际人才。
3.加强沟通与表达能力。经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在沟通与表达能力方面的自我认知程度较低。大学生可通过实习或兼职等,来强化沟通与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职场是绝佳的助力。
4.尽可能多地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有取得职业技能证书者,在就业能力自我认知中,特别在专业能力方面的认知程度较高,能够尽快融入工作岗位,做好自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建芳.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8(34).
[2]丁超.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及提升对策[J].市场研究,2016(4).
[3]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4]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高教探索,2007(2).
作者:陈淑萍 单位: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上一篇:介绍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 下一篇:经济法在茶企经济转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