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3 09:38:12

导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1加强团队合作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分析

1.1加强团队合作有利于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尚处于转型阶段,各个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之余,多种文化不断冲击,尤其是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些消极的元素对大学生有了强烈的冲击,一部分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大的收益,会忽视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过于强调竞争,这种激进的心理,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创业是极为不利的。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存在有95%的现象,打工者中有95%的人有考虑过自己创业,95%的人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动手创业者有95%的人会失败,没有失败的人也有95%是短暂的成功,生存不超过三年。造成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团队合作,这也在某种程度表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有明显的缺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际关系是否融洽、社会结构是否稳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提倡团队的合作,是符合时展的需要的,也是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需求。1.2加强团队合作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从“施行扩大就业的发展,通过创业推动就业”的思路和要求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传授创新创业的技能,开展创新创业的活动,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其重点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素养;另一方面,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得以明确,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其中包括:学习、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适应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核心部分是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核心竞争力。团队精神不仅是创新创业必须要有的核心素质,而且也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必备素养,更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著名的企业在校园应聘时,选择人才首先都会考虑其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技能,这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的方向。1.3加强团队合作来完善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高校之所以开展创新创业的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的精神,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能够积极地应对,打造出全校老师和学生都能普遍认可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文化氛围和管理制度。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给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构建良好的文化学习的氛围,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从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认同层面来看,加强团队合作,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凝聚力,获得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气馁,能够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在积极的氛围中,力争获得更大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2在团队精神培养的背景下,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分析

2.1重视分层分类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学中,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从而到达点面结合、不断推进的目的。其一,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使得更多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其二,需要重视部分有创业意向学生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科学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业发展提供保证;其三,需要做好有条件学生的扶持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构建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一般来说,团队精神的培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实战型、精英型和普惠型。普惠型教学模式主要是重视公开课的讲解,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生存能力。精英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实战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际的创业案例,增强学生实际的作战能力,促进学生创业的成功。2.2重视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时,需要加强理论教学的研究,并结合实践应用,促进实践与理论教育模式的发展。首先,从理论知识出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引入和分析,并将最新的团队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此外,还可以加强心理契约和虚拟团队理论的引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得大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次,从实践方面出发。第一,需要加强创业创新教学中团队精神培养主题的体现,加强各种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加强;第二,需要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项目化管理,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第三,需要加强团队力量的发挥,使得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3重视教育形式多样性的加强。首先,需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增强,并通过有效的教学、典型案例的讲解以及热点问题的剖析等教学办法,促进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意义和内涵的正确理解。此外,还需要通过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渗透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和情感态度上有正确的认识,并树立正确远大的目标,成为社会需要型的人才;其次,需要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并结合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型的人才;再次,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大学生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合理方法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教学严谨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最后,需要将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加入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实现大学生凝聚力的提高,此外,还能够通过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促进大学生自主能力以及互动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讲,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作为高校的教学老师,需要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为社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阐释与研究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6(4).

[2]张永民,鲁伟,周斌.转型与对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与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6(17).

作者:华 煜 闫水华 胡航帆 王金硕 孙赫鹏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