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实践论文6篇
时间:2022-02-27 10:08:00
导语:大学生创业实践论文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毕业生走向了自我创业的道路,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笔者试图对这些鼓励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存在的问题、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问题
一、引言
关于创业,许多专家都有过自己的论述。郁义鸿指出创业就在于创新,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机会,创新产品,通过创新激发潜能和活力。[1]杨艳萍认为,广义的创业就是在某个领域开拓新的局面,特别是对那些重要行业和关系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重要领域的开创行为。[2]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大军中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支持他们发展的政策,也就是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这一政策出台的目的在于激活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培养他们干事创业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提升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这也是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政策关怀。对于一项政策的落实是政策制定后最为关键的部分。专家们在对公共政策进行界定时各有理解,但在政策执行的概念上分歧相对较小。学者们普遍认同政策执行实质上是一种过程,由特定的行为或活动组成。[3]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进行梳理,所谓的政策执行要求各单位根据职责恪尽职守,各任务执行者要按照政策的本意去执行政策,围绕政策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政策落实到具体的情境中,或者个人、组织把一些实施方案落实到实际的执行当中,把观念化为行动,实现政策的过程化落实。[4]教育政策的落实就是政策落实人员根据创业政策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方法把创业教育政策方案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具体行动和过程。
二、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落实中的问题
1.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1)宣传角色的缺失。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相关的创业鼓励政策,即便是知道也可能了解不深。大学生对政策由哪个部门实施,通过什么方式申请,怎么申请等方面都不清楚。有的同学想创业也会认为过于困难而退却,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宣传不够,甚至即使做了宣传也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大学生中没有深入基层,最终导致好的政策无法落实。因此政府部门的宣传手段和力度都应该提高。政府可以与高校合作,定期在学校开展讲座,讲授一些关于创业政策方面的内容,深度剖析政策内涵,让学生可以有机会真正了解到创业政策。政府及学校需及时在官方网站上最新的创业政策资讯,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的变化以及发展进程,从而对症下药,结合自身,发展自己有兴趣的行业。(2)地方政府缺乏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并未全部贯彻实施,大学生创业仍然十分困难。当前,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责任感弱执行政策不力致使很多很有作用的创业政策不能被有效执行,造成了政策执行的空虚化,导致大学生创业者无法得到政策激励。况且,即使国家已经具备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但是由于政策的宏观性,缺乏操作性的细节,再加上落实过程中部门间推诿扯皮,使得大学生想要得到政策的扶持难上加难。甚至一些部门故意刁难,在办理时间、办理条件上做文章阻碍政策实施,最终使大学生申请扶持政策帮助时望而却步。这样,大学生创业鼓励扶持政策不仅没有发挥相关效力,甚至打击了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热情,阻碍了他们创业的进程。(3)监督机制的缺失。政府在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的监督方面监督不力。一方面人大要肩负起监督政府的职责,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和媒体记者也要时刻监督政策的落实。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广大公民的言路不通,他们对于创业政策的意见往往不被接受,甚至石沉大海。而媒体记者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监督职能。当前的情况是,政府执行创业扶持政策主要根据上级的安排,通过上级下达指令,下级上报执行结果。真正了解问题的广大群众的意见无法上达,而上级领导只靠文件又无法真正了解实情,而且没有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致使监督不到位,甚至出现胡乱作为的情况。大学生即使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也无法申诉,大大降低了学生们创业的热情。应设立专门的监督和投诉机构,负责相对应的职责,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必须有相关人员解决,将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给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2.高校存在的问题。(1)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在高校当中,校领导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只是一门选修课或是一些不定期的讲座。大学校园是一个脱离社会的大环境,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他们无法进行有效专业的市场调研,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创业环境。而且对创业的政策法规了解不透彻,这都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就当前的情况看,很多高校并不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对其创业的培训和教育不够。这突出表现在课程开设不足,内容单调,实际意义不大,没有针对问题,过于重视理论等方面。这也就使得大学生在创业时,并没有得到政策的惠顾,面对难题仍然找不到解决路径。(2)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在发达国家,教授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都是在外的企业家或是有过实际创业经验的,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给他们第一手资料以及最真实的辅助,他们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他们更熟知创业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创业者如何建立良好的心态,失败了如何去调整心态继续出发。但在我国关于创业的指导和培训才刚开始,还没有形成专业的高水平的培训体系,缺乏专业化讲师,而且相关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是校内的教师,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都是来自各学院教授经济学、组织学、管理学等的老师队伍。很多老师都是临时补充一些创业知识就去讲课,并未进行过创业,对创业的了解也很少,只能讲授一些书面知识,无法给学生更深层次的帮助。况且他们没有创业的经验,也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问题,同时他们也缺乏相关的创业资源,无法有效承担起培训学生创业的职责。(3)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创业班的课程种类和内容都是传统的课程设计,大部分的基础知识加上校内的一些实践,课程设置的思路局限于学校能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不是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所以创业班的课程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突破学校的束缚紧跟社会的发展。经济环境、各部委的创业相关政策、社会上的一些创业活动和竞赛还未被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中。所以可以增设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比如说可以划分出实体创业和虚拟创业模块,也可以按照创业领域划分为商业领域创业、生产领域创业、金融领域创业等模块。在这些不同的选修课程模块下设置几门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更好地契合学生的潜质,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4)学生参与度低。学校开设创业班课程,学生对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表达了他们对于课程的偏好,对于创业相关知识的特别需求,创业班在设置创业课程时却极少听取学生意见或只听取一小部分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发表意见的渠道也比较少。同时创业班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学生的参与率低,很少的学生会为自己为课程设置提供建议,还有很多学生不清楚创业班有没有征求过学生意见或者直接就不知道。创业班本就是为学生开设,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3.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首先社会没有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更多大学毕业生倾向于进入企业工作,缺乏创业的冲劲,创业的积极性未充分发挥,更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十分迷茫,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找不到方向。我国人口庞大,大学生是我国人口中的优秀人力资源,由于长时间脱离社会导致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创业激情和能力。而且在我国没有建立起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鼓励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学生在完成完整的大学专业化教育后,已经具备了专业化和高端化的知识结构,具备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技术、专业知识以及管理能力,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和变革的核心力量。因此全社会应加入鼓励其创业的大军中来,而很多人认为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无路可走才选择创业的,这种心态是消极的。同时,社会应该对创业者保持宽容,宽容他们的失败和挫折,这样才能使无经验的大学生不断在创业中成长,况且创业失败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失败率高也会打击创业的积极性。我们只有宽容地接受创业失败者的失败,并且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才能创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大环境。4.政府、高校、社会定位不明确。政府、高校、社会各自在大学生创业中应担负的职责比较模糊。政府无法担负起服务于创业的职责。高校则把创业看作是一门选修课程。社会更是认为大学生创业与己无关。没有具体科学的法律法规导致规则不明确,执行不到位,在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的落实上效果差。因此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发力,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资源以及实质性的帮助,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有了良好的发展综合国力自然就会强大。在一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受到来自执行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政策执行人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去充分利用影响因素,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政策执行人员需要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任的心态,认真对待大学生创业,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学校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创业的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经常对他们进行课程与心理辅导,鼓励他们遇到挫折不要放弃,成功了不要骄傲,戒骄戒躁认真走好每一步。社会要在提供帮助的同时提供创业失败者包容。创业者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丧失信心,越挫越勇,为自己的事业以及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志军.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6(4):71-75.
[2]彭行荣.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1.
[3]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5.
[4]余海婴.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作者:巫颖伟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第二篇
摘要: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文章分析了国外经验,探讨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体系的构建流程,以期推动国内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体系架构
2016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业再次成为热词,在创新发展驱动下,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强化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较,我国起步较晚,还未能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体系。一个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应当包括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以及创新创业指导体系[1]。这其中,教育体系是基础,实践体系是核心,训练体系是保障,指导体系是必要辅助,鉴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关键性,本文首先将重点针对实践服务体系构建展开研究。
1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构建必要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西方掀起了创业学领域的研究热潮,大量的研究者围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开展了针对性研究,创业教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显著。创业教育研究可概括为4个阶段:(1)早期发轫阶段。主要探讨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2)前期探索阶段。重点研究以专门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课堂教学。(3)中期发展阶段。主要关注创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4)后期深入阶段。把创业教育视为培养受教育者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4个阶段呈由无到有、由表及里、由简入深的螺旋上升规律。如前文所述,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纵观近10年来的研究,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术期刊在创业教育内涵、价值、途径与模式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创新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理论、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对比中西方创业教育结构体系,西方创业教育更加强调的是能力导向,实践服务体系研究较完善,而国内创业实践服务,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设计较为薄弱。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结构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健全创业实践体系是实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展的关键。
2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构建方法及价值
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体系构建应具体把握以下原则:(1)“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整个实践服务体系设置围绕大学生展开,不仅能体现大学生创业主体的特点,更能迎合大学生创业主体的需求。(2)“着眼成效”的服务原则,即实践服务体系能改善或解决当前存在的切实性问题。(3)“可持续化”的服务原则,即体系动态、开放,便于后续的开发与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旨在结合国内大学生创业特点,构建分层分类的创业实践服务体系,让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都有创业实践的机会。同时,基于不同主体的创业实践服务,也为发展个性化的创业教育提供思路。整个构建过程应遵循提出问题、构建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框架包括4个部分:研究范畴的界定、理论及模型的构建、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创业实践服务体系建设。(1)范畴界定部分,项目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别就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服务体系3个方面进行界定。(2)理论及模型构建准备主要包含3个层次:一是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比例及创业成功比例,考量实践体系的强弱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二是基于现有的创业学理论、创业动机理论和创业多维度模型探讨大学生的分类创业模型;三是采取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讨论分析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资源、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等要素,归纳大学生创业服务的主要内容。(3)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收集各种资料和数据,真实表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重点分析现有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实践服务的不足。(4)体系建设部分主要结合现存问题,构建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创业实践服务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1)以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循序渐进,满足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需求。通过分层服务体系,引导学生完成创业认知、思维训练、项目体验、创业模拟和创业实战等不同阶段的创业实践。(2)融合各高校由于区域、行业及研究专业的差异化而产生的多元创业方向及创业重点,打造横向分类的创业平台,形成涵盖大学生技术产业园、商贸创业街区、文化设计园等功能场所的创业实践服务平台,鼓励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兴趣开展类型多样的创业活动。(3)构筑创业帮扶体系。为确保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持续发展,构筑四大帮扶体系:一是校内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扶;二是对接企业家的企业运营问诊帮扶;三是大学生企业家之间的朋辈合作帮扶;四是来自政府、科研机构等部门的导师的政策落实帮扶。
3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体系构建流程
3.1界定研究范畴。创业实践包括创业项目参与体验、创业模拟、创建企业、企业运营等。以科学系统的服务体系为支撑,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服务体系应涵盖:(1)保障创新创业实践常态化开展的规范管理制度。(2)实体与虚拟相融合的复合型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线上线下的交流、共享与协作。(3)融合多领域专家、学者的创业实践导师队伍。(4)丰富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5)外部资源的拓展与对接,如与政府管理机构、银行、企业组织的合作。3.2研究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平均水平相较,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仍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0%~23%,高自主创业水平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归因于其完善的创业实践服务体系。(1)为确保大学生创业实践获得支持有法可依,美国国会先后出台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为初创企业提供来自政府技术、资金、管理上的扶持。(2)美国政府多渠道资助大学生创业,提供定制式辅导,强化初创企业的生命力。(3)美国高校制定诸多支持性的制度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如麻省理工学院率先规定的“五分之一原则”,即教师可以在一周内的任意一天去从事咨询或参与企业活动,这既保证教师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可以将高校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到实际应用当中去,还可以将企业中的新问题反馈到校园中来[2]。3.3探究服务实践中的现实困难。大学生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有更多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大学生创业实践服务体系构建应该更多地从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这两个最本质的角度去考虑,将用户多元的需求纳入到整个体系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服务追求的效果。这些切实性的需求包括:(1)资金扶持,如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税收优惠、培训补贴等。(2)创业配套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3)创业配套设施,包括免费场地、办公场所、办公基础设施、水电费减免等。(4)与创业相衔接的教学制度,如弹性学制、创业学分累计转化制度等,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业和创业中取得平衡。(5)创业指导,包括企业情报信息服务、企业管理指导、专业技术指导等[3]。3.4基于需求导向构建服务体系。在对国外先进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特征,笔者尝试构建了以下创业实践服务体系:(1)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大学生创业管理系列制度,对项目的入驻和退出机制及流程、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依托规范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大学生创业服务。(2)建设网络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学、创业指导、创业资讯、创业服务与创业项目,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在校生、毕业生围绕互联网进行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3)整合创业资源。收集大量具有校园特点,适合大学生开展的创业项目,建成专业针对性强、信息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快捷的共享型创业项目库,搭建创业数字图书馆,提供创业资讯、创业视频、创业政策法规等信息源。(4)提供多类型咨询服务。进一步加强建设专兼结合、动态发展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聘请企业家,人社、工商、银行等专业部门老师担任大学生创业政策咨询导师。(5)举办丰富创业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创业模拟、实践、培训等活动服务,组织开展各类大型项目路演、主题沙龙,举办创业周活动,开拓创业者视野,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能。(6)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创业大学生提供配套资金,通过社会扶持、个人支持、校友基金会等渠道,扩充大学生创业基金,协助创业企业开辟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
4结语
当今时代,创业对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大学生而言,如何利用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教育、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新兴产业创业,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缓解,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从优化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江苏科技信息•业就业方面对创业教育做出全面规划,规划也对创业实践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聚合多方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多维度、全要素服务,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唐景莉.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落地生根[EB/OL].(2016-03-10)[2016-03-10].www.cssn.cn/jyx/jyx_jyqy/201603/t20160310_2915031.shtml.
[2]赵树璠.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EB/OL].(2014-08-07)[2016-03-10].epaper.gmw.cn/gmrb/html/2014-08/07/nw.D110000gmrb_20140807_2-15.htm?div=-1.
[3]应届毕业网.2015年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汇总解读[EB/OL].(2015-11-23)[2016-03-10].chuangye.yjbys.com/zhengce/572915.html.
作者:吴云飞 江 新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摘要:在阐明大学生创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创业时大学生自身与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高校;对策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以及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者将个人或团体所掌握的资源、信息、技术等有价值物进行系统的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财富与价值,实现个人目标与追求的过程[1]。在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必将为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带来巨大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以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
1.1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相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学生在互联网产业浪潮中,加快在创新型产业领域的创业步伐,将为国家带来大量技术导向型及创意导向型企业,会对我国原有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冲击,从而淘汰落后产能,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格局。1.2缓解就业压力。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而大学生群体更是面临毕业即失业的严峻考验[2]。能否解决就业问题关乎着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同样也是评价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自主创业可以使大学生脱离毕业找工作的单一发展路径,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成功的创业行为不仅可以减少创业者本身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对减缓我国就业压力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3创造经济收益。近年来,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例越来越多。一次成功的创业行为可以延伸为行业内一家新兴企业,在政府监管下将促进企业间良性竞争,创造不菲的经济收益。而广泛兴起的创业行为同样为营利性创业教育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旺盛需求,同时能带来经济效益,为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贡献不可忽视的力量。1.4营造创新氛围并体现核心价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兴旺发达的动力。鼓励大学生创业,能够发挥这一大批青年群体的活力,营造出全民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创业行为有助于形成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社会风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1.5实现个人价值并锻炼个人品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存在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大学生无法发挥个人专业优势,展现个人能力,可能导致工作情绪低落、工作绩效低下等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企业内部团结,降低生产效率,甚至给社会发展埋下隐患。大学生创业是其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有助于大学生向社会表达自身理念。创业过程能够磨练大学生个人精神意志,提高专业能力,增长社会经验,形成魅力人格[3],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助力其实现人生目标。
2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1)对创业相关概念的认知与理解不足。许多大学生认为创业即是经营一笔生意或买卖[4],对于创业常常局限于类似开淘宝店、摆摊卖小商品等做法,忽视了创业的技术导向与资源导向,拉低了创业的宏观水平。(2)对政府帮扶政策的了解和运用不足。虽然多数创业大学生都了解目前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但却不清楚政策的具体细则以及适用范围,导致无法迎合政策获取优势,浪费了大量相关资源。(3)缺乏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无法准确认知市场,进而出现从众的创业行为[5]。这就导致大学生初创的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难以紧跟社会需求,无法正确地对目标市场进行解读与反应,最终失去参与竞争的资格。(4)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利于创业实践。大学生群体往往掌握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与技术能力[6],既无法妥善经营初创企业,也很难获得潜在合作伙伴的青睐,容易误判情势甚至受到不法侵害,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创业失败的风险。(5)创业过程缺乏明确的目的与成果导向。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创业目的与想要取得的成果均不明确,往往抱着浅尝辄止、重在参与的心态,对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也缺乏认知与分析。缺乏目的导向的创业行为经常无法步入正轨,浪费了大量资源却难以创造实质价值。2.2外部环境存在的阻碍。(1)融资困难,资金不足。解决融资问题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事业起步期及企业最初经营阶段内维持资金的正常流动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而现今融资渠道少、风险大、数额小等问题十分严峻[7],已然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一道障碍。(2)社会落后观念的影响。“铁饭碗”“安稳过日子”等保守思想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家长群体中,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影响,父辈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态度,增加了大学生放弃创业的可能性。(3)创业教育难以突破瓶颈。以浙江省为例,目前已投入大量精力优化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但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理论与现实契合度低的问题。高校教育所开课程往往是无差别地面向学生群体,而创业行为本身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业教育的实效便会大打折扣。(4)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法律尚不完善。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商业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足,政府及社会组织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普遍存在限制条件过多、申办程序复杂、优惠门槛偏高、覆盖面过小等问题[8],致使其实际效果低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权益保护的法规尚未建成,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多依靠民事法律处理创业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处理方式多以调节为主,缺乏强制手段,大学生创业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在知识产权保护、股权收益保护等层面,大学生创业者经常遭受不公正待遇[9]。
3对策及建议
3.1外部环境需改变。(1)加强大学生创业理念推广力度。政府要构建起大学生创业相关常识及概念的核心框架,将创业理念指标化、规范化、具体化,进而针对性地加强社会、高校、广播电视媒体等层面的推广与普及,让每一个大学生了解创业,参与创业,热爱创业。(2)双管齐下,培养与扶持缺一不可。对于大学生创业,必须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的同时予以合理扶持。在培养问题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序渐进,先普及后深入。首先加大普及创业基础常识的力度,争取在大学生群体内创造人人了解创业的局面,而后根据各大高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施以细致深入的创业培训,提高效率,产出优质创业人才。第二,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针对个人能力、性格、愿景的不同,设定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案[10]。分清影响不同个人创业的具体因素,精细化、定制化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第三,提高创业教育服务精神。创业教育有别于传统高等教育,高校普通教职工可能尚不具备创业教育能力,多聘用社会高素质创业人才,以人才发掘人才,建立成熟的创业师资团队。针对扶持问题,国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政府层面提高对创业基金的投入,设立更多门类的创业基金项目,缩短创业基金的审批及申请程序,简化流程,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捷的资金窗口[11]。高校方面建立创业基金,设立专项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代表,以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校与校友企业进行对接并开展合作,利用企业资源对优良创业项目进行补助。第二,优化融资结构。科学地建立和完善对融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减少融资风险,保护创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投融资政策建设力度,完善小额创业贷款政策。第三,构建创业扶持政策联动机制,增强政策协调性。在创业政策体系中,各类政策之间必须彼此依存、互为支撑、相辅相成[12]、环环相扣,具有严密性和阶段性。从系统功能和整体效果角度出发,设计并构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通过政策间的联动机制提升政策协调性,在创业不同阶段给予大学生创业者针对性扶持。综合考虑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层次、种类和时效,构建上下连贯、左右互动、前后对接、协调完善的帮扶机制,使政策扶持效果最大化。(3)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线上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创业者、创业服务机构多维联动,促进创业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各层级互动、交流、沟通、磨合,提高对整体局势的把控力度,提升创业质量。(4)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监管。大学生群体是创业的主力军,保障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利益,即是保护未来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作用的新兴企业。相关责任部门需加强工作,完善对大学生创业者的保护机制。社会各类组织要承担社会责任,对初创企业予以合理的鼓励与扶持。3.2大学生自身需努力。(1)提升个人素质,提高思想觉悟。中国传统教育在培养人才时更加重视经验积累和理念集成。创业不易,每一个创业者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但也要懂得摸索尝试,在实践中积累,在运用中提高。大学生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过分保守、纸上谈兵的弊端,在创业关键阶段抓紧时机。在创业行为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还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提高思想觉悟,磨练自身意志,不惧怕失败,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2)设立创业计划,明确创业方向。为防止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因目标模糊而走弯路、走错路的现象发生,每一位创业者需要设计个人或团队的创业计划,系统整理现有资源,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规划发展方向,加强与团队成员间的磨合沟通,设立共同愿景,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4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会逐渐凸显出来,大学生创业始终任重而道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个国家都将经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能否抓住大学生创业这个机遇,最终实现推动社会经济稳中求进、促进国家进步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宏观环境内的各方是否可以共同努力,帮助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只有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现有企业、社会公众、高校、教育机构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等多方共同承担起责任,扮演好各自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才能创造辉煌的成绩。
作者:杨坚宇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四篇
摘要:创业胜任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随着创业个体对整个市场了解的不断加深,这种能力也会不断加强。创业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就要调查清楚大学生该具备哪些胜任力,才能胜任创业,针对这些胜任力,分析相关群体该如何行动以保证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得到提高,实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更好的实现创业,缓解就业压力。本研究随机选取了761名大学生采用杨景峰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胜任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水平不高,属于中等偏下。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具体的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的创业精神要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反省能力、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上都显著高于男生。
关键词:创业胜任力;大学生;创业教育;性别差异
查德勒和汉克斯(Chandle&Hanks)于1993年最先提出创业胜任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创业胜任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并且随着创业个体对整个市场的深入了解,这种能力会不断变强。就目前来看,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大多不成体系,没有合理的管理模式和机制,这就使得学校创业教育的水平上不去。其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对学生是否适合创业进行合理的评估,让其首先具备创业者应具备的一些个体素质,就开设创业的课程,这样的创业教育收效甚微。教育首先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所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再针对其现状进行干预。
一、研究方法
在南京江宁大学城随机取样,主要以在读学生为被试对象,为保证被试者具有代表性,主要考虑学生性别、专业及年级等个体变量,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网络调查、微信调查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6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其中男生被试者431人,占56.6.%,女生被试者330人,占43.4%,采用杨景峰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胜任力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问卷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心理承受力、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和商业洞察力六个维度。量表从不同意到同意,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在该维度上创业胜任力更高。本问卷总体的同质性信度为0.901,而各分量表均在0.802以上,在本研究中,问卷及各因子分半信度都在0.7以上,具有良好的信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取被试者完成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将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高职生创业胜任力总均分为2.44±1.62,各分量表自我效能感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抽取的大学生被试者总均分和各分量表总均分上都不高,考虑到目前没有量表常模可以比较,研究者将得分与五点量表的中间值3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得到t=-12.12,p=0.000,效果量d为0.91。说明本研究中样本的创业胜任力显著低于中值水平。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创业胜任力在性别上的差异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创业胜任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而在创业精神,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这四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创业精神要好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反省能力、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上都好于男生。
三、结果分析
本研究中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显著低于中值水平,与杨景峰(2009)对大学生调查研究结论相比,创业胜任力总体水平相较于大学群体较低,具体表现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不足,心理承受力弱,缺乏自我反省与学习的能力,关于性别对创业胜任力的影响目前结论大多不一致,谷力群等(2014)对80后、90后青年群体的创业胜任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除了“拥有的资源”男女没有显著差异之外,男性在“创意与想法”、“知识与技能”、“才能与智力”、“社会关系网络”、“目标与信念”5个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女性,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具备创业的能力和素质,更有可能成为创业者。Wilson等人(2007)对4292名中学生和933名MBA学生的研究表明,性别对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问的关系起调节作用。Chen等人(1998)和Wilson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性别和教育背景对创业效能感都有影响,女性的创业效能感要低于男性。相对来说,创业教育对女险创业效能感的影响要比性的影响大。从创业绩效看,男女企业家的差别不是能力而是投入的不同(Wastson,2002)。在这点上,中国女企业家的成绩更加骄人,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平均亏损率约为20%,但占中国企业家总数不到20%的女企业家掌管的企业98%处于盈利状态(朱易安,2004)。McMurray和Sharma(2005)对53名东南亚和澳大利亚MBA学生的研究表明,接受创业教育以后,男生更有可能参与内部创业活动,而年纪较轻和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更倾向于创办企业,Chen等人(1998)和Wilson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性别和教育背景对创业效能感都有影响,女性的创业效能感要低于男性。这可能是研究工具差异,前人研究中很多质性的问卷,也可能是取样群体的差异,前人研究集中在普通大学生和已经在创业的群体上。就本研究看,在创业精神,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这四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男生的创业精神要好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反省能力、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上都好于男生。这同男女生自身的性格特质有关。通常在社会性别角色要求中,女生比男生更注重细节,更注重人际关系,而且内心活动更为丰富。男生创业精神更好也是由于社会性别角色要求,会更认同创业精神并且内化。有趣的是,目前大学生中很多女生会做海外代购、微商,开淘宝店等小生意,并且有一定的盈利,这种校园内的现象也间接支持了本研究的发现,女生在商业洞察力和人脉维护能力上更好于男生,从社会大环境看,女性创业者也在逐年增加,不得不承认,女生可能有比男生更适合创业的一些个性特质。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发现,在创业精神维度上,男生仍然占有性别优势。大多数文献研究都支持男性的创业倾向比女性要高很多。(Grant,1996,姜海燕,2012)。这可能与男性对创业的兴趣比较稳定,而女性的创业兴趣则会随着时间递减有关,性别刻板意识影响男女生创业态度。
四、教育建议
在班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生涯规划课程中,渗透提升创业胜任力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好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心理准备。设置专门的训练课程,将学生的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做好创业准备。本研究发现,男生的创业胜任力不高,这是和当前男孩危机一样的现状,现在社会一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以及大男子主义的刻板印象还存在,有必要利用个别辅导和团体小组对男生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事实上,当前高职院校中的男生很多生活条件优越,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各种各样的网游中寻找自我价值,例如学生前期特别喜欢玩的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男生之间会互相攀比自己的级别,甚至有人花钱找职业玩家代练。研究者不禁考虑,如果创业也能让学生这样认同,和练级一样的追求,那遍地开花的局面该多好,真正实现了万众创新。因此,需要结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让学生也在创业中找到价值感和荣耀感,不是小打小闹地哄着玩,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创业,在社区中就能够创业,例如让学生承包快递代收点,承包校内咖啡机,校园打印服务等,给我们学生更多的创业开放空间。
作者:唐秀美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第五篇
1茶缘茶趣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该创业团队成员一共有5名同学,其中有1名同学为安徽黄山生源,家中有黄山毛峰茶园两座,并开设茶厂。该学生的家族一直从事茶叶生意,对茶文化、茶叶营销较熟悉。从大二开始,该学生组织了另外4名同学创立了茶缘茶趣创业团队,开展了在校创业活动。该团队的5名学生分工为经理、生产总监、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物流总监。5人从战略制定、采购、营销、物流、售后等方面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在创业初期,营销对象只限于学生,销售品种单一,对市场的预判过于乐观,导致货物滞销,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指导教师同创业团队认真分析了前期创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了营销方向,将营销对象扩大到周边高校的教师、学生及周边小区的住户,并制定了售茶与宣传茶文化相结合的营销策略:营销对象为中老年人群时,在销售的同时融入茶叶养生知识;营销对象为中青年人群时,在销售的同时融入茶叶的塑体功效;营销对象为外国人士时,在销售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根据不同营销对象的特点,调整了茶叶的包装,加入了卡通、京剧脸谱等元素,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目前该团队营销活动运转顺利,并制定了开展网络销售的中长期营销战略。
2大学生创业素质关键因素分析
通过对天津商业大学茶缘茶趣创业团队的跟踪调查分析,课题组凝练出了大学生成功创业需要具备的关键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合理的预判能力。合理的预判能力包括创业者对自身能力的合理预判及对市场的合理预判能力。在本案例中,茶缘茶趣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在选择创业方向时,选取了自己熟悉的并能获得家族有力支撑的茶叶行业进行创业,避免了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而导致创业失败。创业者长期积累或者受到他人影响的创业经验和技巧,是很难短期内学到并掌握的创业素养。正确创业方向的选择源于创业者对自身能力的合理预判。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市场的合理预判也是成功创业者需要具备的重要的创业素质。本案例中,创业初期,创业者只是预判到学校教师对茶叶的消费需求较高,忽视了开发学生市场,导致商品滞销。创业中期,调整了市场方向,拓展了消费者范围,并采取了特色营销方式,扭转了被动的局面。第二,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创业冲动。创业的冲动就是创业者对金钱对自我成就有强烈欲望,渴望获得金钱,摆脱自己对贫穷的恐惧,并由此上升为一个自由的、不受金钱控制的人。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有48.7%的被调查创业者认为创业欲望至关重要;有84.6%之所以选择创业是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在本案例中,茶缘茶趣创业团队之所以选择创业,源于创业者的生活经历中先辈创业氛围的深刻影响。该创业团队负责人曾提到,他意识到家族的茶叶生意多数分布在南方省市,且近几年不太景气,他迫切地想帮助家族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并有所作为。正是这种“渴望”创业的野心,促使他走上了创业的道路。第三,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坚持与忍耐不确定性的顽强意志。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市场拓展不顺利,商品销售不顺畅,员工管理不到位,资金周转困难等。面对这些困难,如果退缩或者视而不见,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经营失败。大学生创业者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对于残酷的商场竞争认识不足。在遇到风浪之后,往往表现地无所适从。大部分创业失败也是由于无法处理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创业是有风险的行为,创业者需要承受物质和人力资本的风险。在遇到困难时,需要坚持与忍耐,不能半途而废。在本案例中,茶缘茶趣创业团队在遇到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困难时,也一度想过放弃。经过创业指导者及时指导帮助之后,获得了较强的心理疏导和继续前行的动力。最终挺过了难关,迎来了创业成功的曙光。第四,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有学者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血性”和“狼性”。所谓的“血性”,指的是创业的极度渴望与百折不挠的精神。所谓的“狼性”即指的团队精神。创业是一个包含众多人的组织形成的过程。创业团队组织者需要构建一个合理并能创造价值的组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互补、平衡才能将创业风险降至最低。在本案例中,创业者都为90后,他们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烈,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创业初期,团队成员度过了较长时间的磨合期。一份销售订单的确定,需要负责营销的学生认真分析市场状况,需要负责采购的学生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需要负责物流的学生制定最经济的物流计划;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充分的合作。如果团队成员各自为政,团队创业活动就会以失败告终。创业者之所以需要形成一个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就是为了通过团队整合资源、分担风险,获得更多的社会网络关系,从而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第五,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过程。在创业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也尤其重要。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般也不具备完善的企业管理经验,因此,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通过创造性的实践过程进行学习。在本案例中,创业者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和创新的能力都较强。这也是90后创业者独特的优势。创业者在茶叶营销方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客户进行特色营销宣传活动;在茶叶包装上针对不同阶层的客户,设计不同的包装,吸引特定目标群的注意力,这些都属于创新行为,体现了创业团队卓越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卓越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也为团队的创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3培育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对策建议
在对创业教育的探索性调查中,74.4%的创业者认为创业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培养和学习对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养成意义重大。结合课题组前期针对茶缘茶趣创业团队案例的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大学生要不断培养预见机会的能力。钱德勒和汉克斯认为,创业的核心素质是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敏锐的预见能力在于能够准确定位创业的切入点并预见创业良机。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培养敏锐的预见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如广结良缘,拓展人脉;博览群书;多参加创业讲座、竞赛、创业训练;主动向创业成功人士请教;参加企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从学校层面来讲,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培育校内的创业教育导师,还要积极聘请成功创业人士、杰出校友来学校开办讲座,开设工作室等,传授创业经验,指导学生创业。第二,提升创业素质要重视家庭创业教育。本案例中,茶缘茶趣创业团队能够取得创业成功,与团队成员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分不开。正是因为团队负责人的家族从事茶叶生意,长期耳濡目染,对茶文化,茶叶销售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才找准了创业的切入点。在创业过程中,家庭又从资金和货源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家庭成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应对挫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生创业时,家庭要做到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创业的认知高度,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创业者有力的支撑。第三,社会要营造健康的创业环境,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素质。社会环境是决定个体创业的客观因素之一,通过与个体的态度等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对个体的创业素质产生影响。社会应该形成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健康氛围。具体措施如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出台有利于保护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信息和便捷服务等。
参考文献
[1]毛翠云,梅强.创业者素质模型与综合测评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24):59.
[2]张文强.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7):260-262.
作者:赵宇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第六篇
【摘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以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就业难;大学生;创业能力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普遍存在,且日趋严峻。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措施,还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和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强化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解决大学生自身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创造更多社会就业岗位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一)培养创业能力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大学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持续上升。以毕业后半年内自主创业的统计数据为例,从2011届毕业生1.6%上升到2017届3.0%。诚然,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不等于成功创业,但在创业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这对大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就业很有好处。如果创业成功,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岗位供给,缓解人才市场岗位供求矛盾。(二)培养创业能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大学生是具有高层次知识的群体,也是集知识、智力、活力于一体的群体,不仅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闯精神,而且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和研发能力。因此,大学生创业,可以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比例,也可以增加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无疑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事实证明,一些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创办微小企业,研发科技产品,推动了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利用效率,搞活了区域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有力贡献。
二、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然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大学生自身、高等院校、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首先,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大多停留于课本知识,容易脱离现实情况,缺乏对创业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有时仅仅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鲁莽行动;其次,成功的创业,既要有科学严谨的创业计划,还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银行贷款、风投资金等外部金融出于自身风险考虑,不会轻易提供金融支持,更多的创业者只能依靠家庭支持。家庭资金实力及其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初始创业的投资能力。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创业经验的匮乏和投资能力的限制,大学生创业实践不足,致使其难以在创业实践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自身条件限制,是影响其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二)高等院校方面的制约。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讲,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首先是缺乏个性化的创业培养。目前的创业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专业讲座等广谱模式而展开,这虽然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业激情,但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有限制;其次是专业性创业实践培养不足。尽管各高校的专项创业能力培养活动较多,但在具体的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明确、可行性较差、脱离专业学科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创业实践活动的效果;再次是创业知识传授定位不明确。创业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局限于激发创业激情、传授创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由于定位不明确,加上高校教师自身在创业实践方面的经验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最后,高校内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自成体系,脱离社会和市场环境,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影响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制约。首先,传统“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和求稳心理,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致使大学生缺乏创业勇气,甚至对创业行为持排斥态度;其次,很大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学业后,得到体面、稳定的高薪工作,反对子女冒险创业、艰苦创业,无形之中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在工商注册、财税激励、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优惠不足,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因素,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高等院校方面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制约。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应从这些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一)学生层面的对策建议。作为创业的主体,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包括对创业的认知、创业心理、创业动机、创业经验等诸多方面。首先,应该明确创业的内涵和动机。创业不是简单的激情,也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需要大学生的持续努力、锐意创新,需要大学生凭借所学专业知识、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加上必要的创业能力和经验积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整合资源,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创业?怎样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自身有哪些可以整合的资源?有什么样的创业优势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才能强化创业信心,攻克创业难题。其次,大学生要敢于挑战传统思维,并具备必要的知识体系,包括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等系统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学校层面的对策建议。高等院校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体,校园文化氛围的培育、学习平台的构建、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平台的搭建等等,将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培育、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主要是结合国家对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以及学校专业定位、资源优势等,制定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校园宣传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创业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和知识传授,形成支持、理解、帮助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其次,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一方面,为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启发创业思维,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增加创业课程、创业知识的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创业者成功之路,发挥学长的榜样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创业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性、针对性地邀请专业领域内的创业成功人士,结合创业实践组织创业教育讲座,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增长创业知识。最后,要搭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创业需要实践,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实践。高等院校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如开设创业街或创业实践基地、设立学生创业活动中心、举办挑战怀竞赛,等等。以此弥补学生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要注意依托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组织有创业欲望的学生边学习、边创业,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创业经验和实践锻炼。(三)社会层面的对策建议。大学生毕业后,最终要进入社会、迎接市场挑战。大学生创业,也必须在社会完成。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激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和鼓励创业的制度环境。首先,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形成激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在社会范围内形成鼓励创业、容忍创业失败的氛围。同时,作为学生家长,也要转变传统的求稳观念,顺应市场经济形势变化,支持、鼓励子女创新创业,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其次,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鼓励创业的制度环境。创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夕之功,除了需要大学生自身重视,高等院校加强创业能力培育外,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主要是构建鼓励大学生创业、培育创业能力的制度体系,重点是完善对大学生创业的财税支持、金融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
【参考文献】
[1]陈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理论观察,2011(5):145-146
[2]杨煦熔.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306
[3]许晖.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65-67
[4]崔鹏.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43-144
[5]钟云华,罗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6(3):124-128
作者:周喜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
- 上一篇:农民工继续教育论文
-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