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时间:2022-03-03 09:36:39

导语: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的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推行创新教育理念,落实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新阶段数学教育的主方向。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培养孩子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使其具备一定的数学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为勤学善思、力求上进、个性鲜明的新时代英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一线教学工作,特别关注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创新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创新意识是指在人的思维活动中,针对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内心产生的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精神欲望。创新教育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创新、追求创新和以进行创新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培养孩子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具备一定的数学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为勤学善思、力求上进、个性鲜明的新时代英才。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推行创新教育理念,落实创新教育要求,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思想,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创新兴趣

人们常讲“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深入学习常常是从初步的兴趣开始的,兴趣产生欲望,欲望激发动力,动力产生探索,探索促进成功,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动力,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孩子们在一步一步地成功中,逐渐体会到数学的奥妙所在,体味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要想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巧妙设置悬念,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案,改进授课形式,关注导入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和深层次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来学习,带着疑问去逐步探索。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孩子们,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面掌握章节重点内容。例如,笔者在小学高年级“图形的面积”教学中就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形象地展示了“割补法”的推理过程和应用实例,通过在关键处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勇于进行探索,积极应用实践,才能全面激发孩子们的创新兴趣。

(二)学习贵在有疑、引导创新教育

人们常讲“学习贵在有疑,进步源于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思考方能促进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优良品质至关重要。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要想使学生勤学善问,培养学贵有疑的良好品质,教者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俯下身子和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巧妙发问,把课堂实实在在地交给学生,教者只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路人和组织者,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质疑、巧妙进行发问、小心探索求证、勇于实践应用。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进了创新教育理念的践行。

(三)积极进行引导、拓展数学思维

巧妙设置疑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使其建立自己的数学基本认知,逐步补充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一是逐步引导。在小学四年级“四边形的性质”部分学习时,采用逐步递进、慢慢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设问的:四边形有哪些基本特点?生活中常见的四边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是否完全具有四边形的特点?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比较,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了章节知识的正向迁移;二是以疑激思。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引导学生进入数学问题的实践应用环节中,在教学实践中分层设置这样的问题:题干中有哪些有用的基本信息?题目中的未知量是什么?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找到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通过以疑激思的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巧妙的提问,逐步递进的引导,以疑问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线性的活跃状态,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的境界之中。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难易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提问。通过巧妙设疑拓展思维,学生很快掌握了章节的基本内容,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些难点又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亮点”。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学生的数学基础得到巩固,思维得到拓展,创新意识得到增强,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通过精讲巧练、夯实创新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不能脱离基础知识的巩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章节内容的“精讲巧练”,“精讲”的目的在于用有效的时间,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率的掌握章节基本内容,“精讲”是厚积薄发的基础。“巧练”是学生由浅到深熟能生巧逐步提升的过程,“巧练”模式突破了以往多讲多练题海战术的弊端,“讲”和“练”的效果得到了提高和深华,教师通过精要知识点的讲解,指导学生通过典型例题的练习,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数学课堂,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逐渐勤学善思,孕育了数学创新精神的生成。例如,笔者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通过“精讲巧练”来夯实学习基础,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之后,对知识点和解题技巧进行“精讲”,不要求学生做过多的题海练习,而是选择典型例题让学生练在关键之处,对“多讲多练”的教学形式进行彻底革新,让学生“巧练”教师精心选择的典型例题,在控制数量的前提下,使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升。通过立足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紧扣章节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适量练习,使学生找准了解题的最佳突破口,取得了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的学习效果,从而全面达到通过“精讲”降低教师工作强度,通过“巧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夯实学生创新基础,成功构建高效课堂的多赢局面。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生成创新意识的摇篮,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数学课堂变成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补齐创新教育的短板,践行生本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主动探索,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呵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