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07 11:37:00

导语:高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应以市场化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对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的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继续教育创新;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国家通过改革经济形式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已经不仅仅应用于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正如日方升。教育行业领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社会功能,同样需要协调供给侧资源配置。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心放在教育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上,即如何优化当前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兼顾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缓解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化、合理化应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行业的良性协调发展。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模式

(一)注重创新和服务,实现精准有效的教育供给。1.增强办学自主性,方能有效供给。要提高继续教育的供给质量,首先要从扩大继续教育的自主性,完善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监管机制建设,逐步将教育管理行政化为宏观行政调控,从多个方面扩大教育自主管理权,以校企合作与结合作为实践平台,开启继续教育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保留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与指导,实现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例如,福建省在建设我国首个省级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监测体系时,提出了“服务政府统筹”“服务院校办学”“服务社会监督”三个服务目标,就通过提高这三个主要服务的质量,优化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管办评分,提高职业教育综合发展,体现出办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效果。2.注重办学主体改革,方能提升效能与效益。要提高高职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先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部门有效开展自身制度改革,革新部门原有的管理评价监督体制的架构,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方面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立继续教育部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根据市场规律和社会要求进行资源整合,应用市场经济化模式和国家宏观调控等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也要根据各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要求,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学院的运行机制,建立独立自主的财务管理和人事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提高员工的责任与服务意识[1]。并且不断优化行政事务办事流程,提高继续教育机构的工作效率,建立规范有效的绩效奖惩制度,增强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部门的效能和效益。通过此类自身机构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继续教育部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3.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地方经济创新发展。要想提高高职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就必须挖掘自身继续教育资源,并依托高职院校本身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以差异化学科建设道路为主,根据社会市场需求,结合学校特色,针对成人本科及专科专业要重新设置,重点突出所在学校的专业优势,并根据开设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推动继续教育良性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因此,可以运用其地方产业优势构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专业链,结合区域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注重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搭建平台,利用高职院校扩招两百万的契机,扩大继续教育的延伸范围,推动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二)师资结构优化,实现精准供给。针对高职院校面对的继续教育学员受众较广,包括学生、从业人员、待业人员、退休人员等,不适合广泛应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必须根据开设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的发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优化教师结构,打造一支可以满足学员需求,实现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师资队伍。其中,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尤其重要。这些教师不仅学历高,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通过国家以及省市各类企业的培训,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技能和从业经验,能熟知现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技能水平,有助于达到企业与学生无缝对接,实现精准供给。

二、丰富继续教育供给结构,实现多元化供给

高职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历程中与教育服务模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想要实现继续教育机制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建立和谐运行教育服务模式,同时不断促进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对原有的教育服务模式进行优化、创新。高职继续教育运行机制要想在教育市场占有大的比例,就要做好两个培养,一个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培养,另一个是要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应积极学习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书写教学模式,开发更加灵活的网络课程,帮助学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干扰,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并且建立网络便捷服务应用,为学员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模式。同时,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员的经济情况和文化需求,提供多元教育内容以供各类学员个性化选择。继续教育的服务质量体系建设要参照高职院校自身的课程标准,并尽量保持一致性,还要均衡学生的期望水平与实际水平,因此可以根据学生水平选择多种考核方式。(一)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培训。随着各地经济产业的成功转型及技术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显,导致企业与人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即企业招不到好人才,而学员找不到好企业。因此,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主体对象要更加明确,应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后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核心内涵作为培训方向,提高学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市场的企业需求和个体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同时,利用产教融合方式,共同合作开展高端人才研修培养项目,促进教研科技成果的转化[2]。继续教育部门牵头,企业派出经验丰富的员工,为企业提供因材施教的定制化培训课程,大力开展校企融合、产教结合、项目承包合作制等形式,通过多种途径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训业务。(二)政府服务证书外包式培训。随着国家部门实施简政放权后,原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因人数和职业变化等因素,原本承担的部分社会公共服务逐步转为行业外包,而继续教育部门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在长期维持其重要功能的同时,必须保持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与互动。因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和师资队伍等因素,主动承接政府部门的各种培训学习及继续教育,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三)学员自身职业技能培训。当下时展迅速,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再是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而是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出现了许多职业技能的培训机会。我国职业分工已经逐渐细化,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实现个人技能的提升。而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内继续教育机构为学生、待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特定群体进行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为应届生提供就业前后的教育培训服务。同时,根据高校专业特性深挖学生潜力,以专业技能作为职业技能,结合培训与鉴定功能,实现在校生“1+X”证书教育的全面应用。通过以证教融通为核心,开放行业准入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培训认证等工作,以此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机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动下,开始进行创新性发展,即根据市场化需求对目前的继续教育进行革新。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善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率及创新,同时不断延伸拓展继续教育供给侧的结构,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可选的教育服务模式及教学课程类型。不断深挖社会学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以达成良好、持续、协调的目标。不断探索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使继续教育事业在供给侧改革模式的推动下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最终推动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良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2017年全国教育统计公报[EB/OL].(2018-07-19)[2019-06-20].

[2]王静.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探索[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9):112-113.

作者:彭金海 上官小娉 单位:1.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湖南省委机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