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课程歌剧排演实践意义与启示

时间:2022-10-10 03:42:19

导语:美声课程歌剧排演实践意义与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声课程歌剧排演实践意义与启示

【摘要】将民族风格题材的歌剧创编、排演融入高校的美声专业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多元化的教学体验。这种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课堂教学到舞台表演的教学方式和语境的转换,与新时期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念是正相吻合的,对建立科学的美声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综合性艺术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演唱人才、发展和推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原创歌剧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美声教学;歌剧排演;多元化教学模式;民族风格;示范作用

一、歌剧排演的意义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涵盖了音乐、诗歌、舞蹈、编剧、舞美、化妆、灯光、演出艺术等众多要素,音乐艺术是其表现手段。歌剧的排演极具实践性,所有参与其中的演员都将与这些艺术要素产生关联,并将从缘身性体验中得到锻炼和启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艺术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而课程化的艺术实践对音乐表演类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通过歌剧排演,有助于对相关文化背景全景式的领悟。音乐人类学指导我们,要突破音乐本体的理念,将音乐放置于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学习和研究,提倡一种在学习和研究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注重独立思考、自主动手、学术考察、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缘身体验和能力培养,尊重并试图更深层地了解文化持有者及其文化特征和内涵。歌剧咏叹调出自于某部歌剧,而通过对整部歌剧的排演,可使演员对其拥有整体性的认知。作为一门西方“外来”的文化,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往往关注于现象或以过去的实践经验理解内容,容易处在以外在现象解读内在内容,或单纯关注于技巧的学习;要么对于所诠释的歌剧内容以空洞的方式去理解,虽然掌握了部分演唱技巧,但建立不起来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以及与具体实践的联系。这都是由于对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割裂分离了经验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在美声教学中,不能在单一性的音乐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解决。如何以深层理论诠释以往经验,又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理性思考,从对以往经验的实践中得到新的理论的升华,再将认识付诸于实践,这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真正求知欲。其次,通过歌剧的排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对作品进行二度诠释。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在演绎莫扎特歌剧作品时,对作品的熟练程度、歌唱技巧、结构等看起来把握得基本到位,但是有些学生演绎起来要么是一种竞技般的功利感觉,忽略歌剧情节本身,要么对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不能准确把握。歌剧的演绎,无论是课堂与舞台对于音乐的追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于艺术的忠诚。不应为句法而句法,为音符而音符,为声音而声音,而要以忠于作者和作品的心态对演绎的音乐负责,将所演绎的作品回归到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来学习,站在作曲家的视角上去深度理解。这也正如音乐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倡导的“主位”与“客位”双视角研究一样,文化研究者从中获得的是“异文化”的研究经验。这就需要歌者在排演歌剧作品的过程中,除了对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准确诠释外,还需要站在歌剧特定的情景和背景中,在理解作曲家意图的前提下进行二度创作。学生的二度表演创作,将会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认知与再建构。第三,通过歌剧排演,可锻炼学生对艺术资源的多元整合能力。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理论强调歌剧作品表演中演员的创作,并提出演员创造角色将经历认识时期、体验时期、体现时期三个部分。歌剧的文化属性并非音乐本体如此单一,如小仲马的《茶花女》、梅里美的《卡门》等歌剧的脚本均来源于文学剧本。这就要求学生对歌剧作品的演绎应首先从文本出发,仔细品读原著,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和升华角色。这是学生通过对文学脚本的案头分析奠定内心基础和对所要演绎歌剧作品的“认识时期”。同时超越文本本身,对于歌剧作品各个艺术要素有一个多元整合观,将演员自身天性与对角色的理解有机结合,再通过情感与行动付诸于舞台表演。“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在各个元素相互作用并融通的基础上搭建高维度歌剧空间,这便是演员所要经历的“体验时期”“体现时期”。另外,用语言表达感情是语言知识目标的功能之一。对于歌剧语言的充分挖掘和学习,能够更主动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与研习音乐及其文化的多元性,以便更好地驾驭歌剧作品及舞台表演。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学生经过对歌剧排演的认知、体验与体现,进而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景式的理解,使学生更全面深刻地演绎作品,调动艺术天性与艺术情感,从而达到结合自身视角和实践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创造的目的。这是一种“体验艺术”的美学追求,也是歌剧排演重要的实践意义所在。

二、国内外高校歌剧排演课程的启示

如今,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过去单一模式的声乐教学已无法适应当下歌剧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将歌剧排演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引进教学当中,已成为新时期声乐实践教学的新趋势。近年来,四川音乐学院戏剧系为适应音乐剧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开设了声乐剧目课程,且与表演剧目课相辅相成,实现了专业融合、由“静”到“动”、由“唱”到“演”、由“乐”到“剧”的转变;武汉音乐学院也将课堂延伸到舞台,在歌剧排演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自2014年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以来,仅三年时间内就成功上演了三部经典歌剧。作为赴美访问学者,武汉音乐学院张蓉教授曾在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期间全面考察了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在艺术实践课程中所做的探索。通过她的描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在艺术实践课程机制的科学架构与顺畅运作上,尤其是通过歌剧排演带来的整体联动机制的良好效应。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大量艺术实践课程以及每年几部歌剧的排练演出,给学生们带来了充足的表演实践机会。其实践活动受益面广、训练充分,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国外的诸多教育很早便将音乐人类学理论中的“音乐作为音响体验”和“音乐作为社会体验”两种实践观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体验与实践并置,多听多看歌剧视频,学习歌剧相关理论知识,在引导学生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打破单一的音乐技能训练禁锢,通过亲身考察和研究大大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参与观察的能力。同样的道理,歌剧排演实践对于学习声乐表演的人也必不可少,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综合素质、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所学知识对于学生也不再处于静止环境中,而是在舞台实践中逐渐提高专业技能,这也正是专业院校培养声乐学科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些实践课程的开设为高校美声演唱技能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专业知识、技能的整合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的教育教学意义所在。美国艺术教育体系中一直倡导“整合教育观”的理念,即“实现艺术间的跨越,超越艺术的单纯涵义,上升到人文、历史、民族等文化和精神高度,培养真正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才是音乐剧普世教育的重点,也应该成为中国艺术教育体系较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在这种科学的艺术教育观的引领下,我们的歌剧排演、课程结构安排,学生们在中西不同文化中的场域转换,对于培养多维思考视角、整合与组织、融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使对于音乐文化的理解与专业音乐的具体操作互为过程和交融。尤其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艺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形成合力的趋势愈加明显,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刻不容缓。

三、基于内蒙古具有民族特色歌剧创演的思考

不少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对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应用创新,他们有的以内蒙古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借鉴中国原创歌剧和西方歌剧创作的经验,通过歌剧创演的探索实践,推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歌剧作品。如已故蒙古族作曲家斯仁那达米德,于2007年创作了大型蒙古族歌剧《木雕的传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成功首演后,得到学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该剧现已成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历届学生的必演剧目;近十年来,国家大剧院每年都有歌剧季,与国外制作团队和指挥联合,采取一个剧目国内国外两班人马的排演运作办法,已上演了近百部国内外经典歌剧;北大歌剧院每年都举办中国歌剧论坛,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也积极鼓励各地区原创中国歌剧的立项、创作和排演……中国原创歌剧的不断推出,对专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有着巨大的意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任教的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曾在中国原创歌剧的教学排演上也做出过有益尝试。近两年,声歌系将歌剧排演和声乐教学相结合,先后排演了《雷雨》《乡村女教师》两部中国歌剧,获得了成功。这是立足内蒙古民族及中国民族歌剧特色之路,将美声教学和歌剧排演结合迈出的坚实步伐。将民族风格题材的歌剧创编、排演融入高校的声乐教学,更是一种有效的、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验。民族风格题材的歌剧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创作领域,浓郁的本土文化与民族属性以及独具风格色彩的音乐风格必将引起更多人关注。理论赋予我们从认知的高度思考现象,前人经验指导我们如何解决相似的问题。蒙古族传统音乐体裁多样,题材广泛。以近代产生的科尔沁叙事民歌为例,很多故事题材来自于民众中的真实人物,有些被当成英雄来歌颂,如《陶克陶胡》《嘎达梅林》等,有些则讲述了令人同情悲悯的故事,如《云亮》《波如来》等。有些则作为反面形象被人们挖苦和讽刺,如《北京喇嘛》《张玉玺》等。这些丰富的叙事民歌故事题材让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叙事民歌所具备的绝佳创编条件,这些“天然”的剧本和歌词也成为具有蒙古族特色歌剧创编的基础;其次,曲调、演唱方面也为歌剧的创编提供了大量的可用素材。叙事民歌中很多角色的出场,可以使歌剧创作加入大量的重唱、合唱等歌剧演唱艺术形式;此外,蒙古族音乐自身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长调、呼麦、马头琴、冒顿潮尔等体裁和民族语言的融合与碰撞,使音乐极具民族特色。

总而言之,这种与本土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课堂教学到舞台表演的教学语境的转换,与新时期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念是吻合的,对于建立科学的美声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综合性艺术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演唱人才、发展和推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原创歌剧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澳]杨沐.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及其应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

[2]谷杰.歌剧作品“戏剧表演贯穿行动”的认知与建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

[3]张蓉.一场歌剧排演引发的“蝴蝶效应”——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一瞥[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

[4]张晓群.论音乐剧的整合教育观[J].艺术教育,2016.

[5]钱建明.问题、概念与抉择——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之多维共生观[J].中国音乐学,2012.

[6]袁佳,敖路.音乐剧“声乐剧目课”的探索与研究[J].音乐探索,2012.

[7]刘刚.歌剧排演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的作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

作者:杨光 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