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创新教育探究
时间:2022-08-16 10:20:46
导语:高校体育创新教育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新教育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在未来,其必将会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向,而如何融入进高校体育教育中也成为了有关部门和人员面临的重大问题。创新教育发展形势下,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当今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高校对体育创新化教育的理解仍旧处于误区当中,再加上传统教育的制约,使得创新创新教育没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见,就创新教育视阈中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1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系统化的创新教育指导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进行分析,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时代意识,认为体育课程只是一门追求身体锻炼的基础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在以“体质教育”为目标,致力于增强学生体质时,忽略了创新思想的渗透教育。在此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遭到扼杀,而体育创新教育更是被局限在传统的思想下,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只能依靠外部环境中的扶持。教育指导与社会的脱节,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日益下降,不利于学生日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2忽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如今,当代大学生是被社会标榜个性发展的90后,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缺乏了自立自强、分享的基本素质。但是,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学生在毕业后不仅仅需要能力,更需要自立、分享、互助等基本素质。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团结互助和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但是,当前的高效在创新体育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育的老路。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片面追求教学的进度与技能的讲授。在这种单一发展的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丧失了趣味性,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严重削减,体育成为了学生应付学习任务、修学分的一门普通学科。
2创新教育视阈中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正确定位创新教育,夯实体育教学基础
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这种创新热潮的推动作用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在形成的同时也为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文化产物,其不仅能够扩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能够以其自身的文化氛围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实力的提升。在创新文化的侵染下,当代大学生正在不断地积淀自身的人文素养,那么创新教育实践势必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人文性因素的支持。在此大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应结合时展态势,对创新教育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明确其学科定位,并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相对应的学科课程,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
2.2优化学科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实施,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学校应从高校与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专业发展差异性出发,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优先考虑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深入企业了解各职业岗位对学生所提出的体能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针对各专业、各职业特征设置相应的体育项目,并授予不同的职业体育知识和技能。如,机电类工科专业,由于受到职业性质特殊性的影响,其要求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强,且要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针对这类专业,学校可以开设足球、排球等能够增强学生体力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体育强化训练发展自己的上下肢力量、耐力和腰腹力量;而对于酒店管理、文秘等文科类专业,学校则可以选择一些形体训练、健美操、排球等教学内容,这是由于这些专业职业体能对腰、腿部力量和耐力要求较高,同时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耐力内容,实施模块教学,使之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发展需求,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实施多元化教学,增强体育教学成效
2.3.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单一化一直为社会人士所诟病,我们可以看到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走,在教师示范、讲解教学中,接受教师定向性灌输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在学生配合下,教师也随之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三基的教学上,学生最后所接受的只是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毋容置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长期性地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日益低下,体育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进一些扩展训练项目,把扩展训练中的游戏、攀岩、盲人方阵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堂中,从而扭转传统体育教学中偏重生理效应的单一的局面,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以及适应力等对重组教学流程,让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实用,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2.3.2渗透德育思想教学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作用下,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变更使企业面向新一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所特有的竞争性、实践性属性特征,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培养意志品质。如:田径、武术、球类等课程,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勇敢、机智、果断、灵活等品质,尤其是田径运动,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等品质。这是由于田径是一项剧烈活动,学生在参与短跑、长跑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耐力下降、乳酸堆积等生理现象,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才能够去克服这些困难。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作为一门传统学科课程,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创新教育发展形势下,如何构筑创新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所在。高校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体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教育发展方向出发,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实现教学实践与创新思想的融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作者:李晶辰 沈杰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参考文献
[1]张玉霞,鲁志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4-156.
[2]王志平.郑欣欣.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1(34):325.
[3]郭富.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走向[J].教育与职业,2009(11):112-113.
- 上一篇:英语教育教学及创新教育探究
- 下一篇:职业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机制探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