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0-00 12:00:00
导语:创新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一般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个性特征;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确立创新教育观念,其中隐性知识在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师徒传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创新教育;隐性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上世纪90年代后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目前创新教育思想已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我国当代教育的基本思想之一。创新能力,是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特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就要改变过去侧重于灌输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念,确立注重开发智力、挖掘潜力、培养能力的创新教育观念。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涵义
1.创新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创新”一词,最初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他在这本书中把创新界定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显然,创新最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后来才被引入教育领域。[1]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故当前人们对于创新教育的涵义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学生的创造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指的是对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综合当前学术界的观点,一般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基本内涵是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主体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突出创造性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实际锻炼,全面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一般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个性特征。其中,创新精神,主要指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饶的追求精神;创新能力,主要指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创新活动的能力;创新人格,主要指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顽强的意志品质,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等。
二、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确立创新教育观念
1.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认为,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占统治地位,学校就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知识。于是,在学校教育中,知识被从其产生的特定过程中抽取并剥离出来,变成了“僵死的”东西,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学生不得不为考试而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道德情感、个性发展、人际交流与合作等等,都被置于次要和从属地位。造成课堂上传授的、教材中呈现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巩固的、考试中测试的,都是对知识的复制、记忆和抽象的运用。
2.培养创新能力需要确立创新教育观念
“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和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从人的成长意义上看,问题及问题解决构成了人的成长的基本元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态度,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2]显然,这里提出了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围绕“设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结果”等主要环节来实施创新教育。基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习得了知识,或者说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问题,学生将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自然地融为一体,学生得到的是全面的素质培养,而不是单纯对“僵死的”知识的记忆和抽象运用;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取的知识也不再是相对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网状、发散型”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全面的综合的认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问题解决式学习,也更适合在团队中进行,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个人探究与集体研讨相结合,达到对知识的共享,培养团队精神;而且,问题解决式学习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它不再限于课堂和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任何可能的时间、地点从事学习活动。
3.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做到学、用一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不应只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和提供过分简单化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结构良好”,只要求学生懂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而且所包含的原理是单一的、角度是一致的,属于非情景化的或去情景化的学习。但学校之外的真实世界中很少有只需要基本技能和按部就班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学校应确保每一名学生经历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要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其中包含“含糊的”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所谓“结构不良”,是指每一个实例中,都包含有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且相互作用,而且不是一、二个知识点就能概括;即使在同类的各个具体事例中,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每一个实际应用的情境都有它的独特性,而这才更符合现实世界的真实状态。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结构不良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就会发现这种特征随处可见。我们不可能简单地运用原有知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境,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建构起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往往不是以单一概念、原理为基础,而是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的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可见,这些复杂问题,应包含在学生将其所学运用到现实世界的真实任务与活动以及多种情境之中,它强调的是学、用一致性。也只有在学、用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复杂问题或结构不良问题也并不一定都是难题,也可能是问题中包含多重的相互作用成分和多种可能的解答。解决这类问题,没有得出结论的唯一正确途径,而且每一种解答又可能带出一组新问题。然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在面对和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培养的。美国的乔纳森曾提出了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理论(见下图)。[3]可以看出,在“初级知识学习”阶段,教学中主要介绍某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考试和反馈而熟练掌握知识,这是学生今后发生学习迁移和知识运用的基础;在“高级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涉及到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这时的教学主要通过师徒式的“传帮带”方式进行引导;在“专家知识学习”阶段,所涉及的问题则更加复杂和丰富,要求学生头脑中相关概念之间、概念与具体情景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且结构化,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阅历,该阶段的教学就是通过经验的互动共享,深化和灵活运用头脑中的概念和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解决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境和问题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而不能过多沿袭传统基础教育的做法,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初级知识的传授。
4.隐性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坚实基础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很多,其中隐性知识在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曾经形象地比喻说:“如果把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座冰山的话,那么隐性知识就是这座冰山隐藏于海中的部分,而这座冰山露出海面的小部分则是显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难以系统表述,因此不能对隐性知识进行确切量化,但目前隐性知识多与显性知识已是定论。大量的隐性知识不仅以经验、直觉、感悟、灵感、技巧等方式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之中,而且也以集体意识、团队默契等方式存在于组织或团体之中。由于隐性知识的广泛存在,“它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创造价值”[4]。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曾系统研究过创新思维过程,提出了创新“四阶段理论”,认为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准备、孕育、豁朗和验证”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有隐性知识参与,尤其是第三阶段“综合包括了知识的提取,观念的联想、合并、转换,直觉与类比推理等内隐认知,加工在此时起着重要作用。顿悟、灵感等现象就出现在此过程中”[5]。由此可以看出,诸如“顿悟、灵感”等众多隐性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坚实基础,积累和沉淀隐性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当前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很多,且已取得不少成就。本文以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理论为基础,结合隐性知识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师徒传承”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1.“师徒传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师徒传承”采用“小而精”、“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许多领域都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成功的模式。“在科研领域,人们已经形成以下共识:要培养能创新的高层次科学人才,必须要有良师的指导和一段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过程,这个过程是少不了的。”[6]好的导师和一段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过程,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使学生终生受用。因为,师徒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基于一种平等与和谐的关系,在这一基础上,老师作为某一领域有学术造诣和丰富科研经验的学者,自身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会在交流和沟通中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传承”给学生。例如,“2001年,中国科学院通过对1901—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20家科研机构统计调查发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始时大多有著名的导师指导。”[7]美国学者也曾对1901年到1972年美国94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其中48位曾是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生、博士后或合作的同事。这48位获奖者说,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方法、研究水准、对问题思考的方法等,对他们的科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上述事例都充分说明了“师徒传承”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2.学生参与学术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柴可夫斯基更是形象地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8]大师们的人生体验表明,瞬间得到的灵感、对问题的敏感和直觉,都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学术实践活动。“搞科研的最好办法是尽快找个实验室进去跟着开干。先做一些处理数据之类的打杂的事,给导师和师兄当个学徒,慢慢耳濡目染之下,自己就会知道怎么做研究了。”[9]跟随老师进行科研活动是一条重要的“领悟和练习”途径,承担协助性工作有利于学生观察老师的创新实践活动,老师的示范是学生内隐学习和内隐认知的重要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实践,能亲身体验选题技巧、研究思路、课题的价值以及问题的攻关等,更能体会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某些科学的直觉经验、想象、灵感和顿悟,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马姝宸 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吕云峰编著.军校教育基本理论教程[M].海潮出版社,2011:122~124.
[2]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
[3]Jonassen,D.H.EvaluatingConstructivisticLeaning.In:DuffyT.M,JonassenD.H.Eds.ConstructivismandTechnologyofInslruction:AConversati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cs,Inc.1991,137~148.
[4]段成芳.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84.
[5]毛天虹.隐性知识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38.
[6]顾明高,高岩,袁建阳.李政道博士苏大寄语学子谈话录[N].扬子晚报,2001-11-27(B16).
[7]王道伟,张涛.海军院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路径探讨[J].海军院校教育,2014(4):68.
[8]周月英.军校研究生隐性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策略[J].海军院校教育,2014(5):89.
[9]万维钢著.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02.
- 上一篇: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分析
- 下一篇: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训系统探究
精品范文
9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