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1-11 04:41:14
导语:民办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对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创新创业教育角度,探讨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不足,对培养双创型人才,促进金融学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构建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与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的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实务处理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党的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高等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国民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国民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土壤。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高等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民办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尤为重要,首先,它是推动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其次,民办高校只有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环境,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和实训水平,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发挥实践性人才培养阵地的作用。
一、创新创业引导对新时代金融学教学的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之一,其不但影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运行,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金融更是具备了网络化、无人化、虚拟性等特点,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金融风险逐渐放大,形式变得多种多样。金融行业的发展变化对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民办高校应以此为方向,以培养具有较强实务处理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的新任务,是关系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政治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实践教学的辅助和引导。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金融学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大部分高校都开设金融学专业,但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的转型以及人员饱和,金融专业的用人需求逐步缩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一方面,学生希望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的高技术人才稀缺,新招收的员工还需要进行数月甚至数年的培养,才能胜任工作要求。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培养和金融机构的岗位需求之间不能脱节,高校金融学教学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金融人才。
二、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数都是源于国家发展规划,只是按照教育部专业课程大纲要求,设置相应创业基础课程以及就业指导课程,或者是安排校外实践教师进课堂进行讲座或者报告,属于零散的点状知识传授,需要一个适合本校定位以及学生特点的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规划。各民办高校对金融学专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标。由于金融行业的服务属性,无法直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产值,如果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内生驱动力就会不足。(一)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应进一步清晰。大多数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还需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表面上看是教导学生如何创建新的企业,但其内涵远大于此,它是一个整合概念,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对于金融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仍旧参考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这成为民办高校金融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阻碍。(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各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含了创新创业课程,这些创新创业课程,基本上是以讲座和就业指导的形式出现。另外,金融学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通常都是在教室和机房上课,很难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部分学校可能拥有模拟实验室等教学场所,硬件教学设施相对完善,但软件很难跟上,这样很难达到指导学生的目的。由此可见,金融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并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课程有效结合,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依然薄弱,很难有进一步的创新创业的体验。(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目前,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以专业教师为主,外聘实践教师为辅,专业教师当中,各高校金融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占主体。近年来,对在金融机构中有从业经验的教师的聘任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或参与过创新创业的较少。大多数教师是从一个校门进入到另一个校门,金融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丰富,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匮乏。外聘实践教师虽有从业经验,但只熟悉某一领域的专业操作,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这样一个多方面知识的融合系统,协同性需要提高。此外,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包含课程、实训、技能、比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这就需要一个综合的教师团队来合作完成,对民办高校而言,组建这样的团队并不困难,但团队的整合以及后续进修和培训都不够充分,激励机制不够全面。(四)外在支持宣传应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产教融合的概念。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是高校自身的责任,还需要各种外部支持力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体系包括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的各种外部机构和平台。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都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支持政策,也可以提供各种政策答疑和解读;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氛围,了解企业经营过程当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但目前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撑作用有限。国家出台了许多对创新创业有利的政策,但宣传和解读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金融学的校外实践基地,多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相关企业或机构,在这些实践基地实习,能够了解的都是创新创业中涉及金融部分的相关知识,金融机构或企业往往规模巨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应进一步支持。(五)学生创新创业主动性应进一步提高。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主动性不强烈。缺乏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家长的安排,没有创新创业的勇气。虽然有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各高校每年都会有国家级或者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可供学生申报,地方政府都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奖励,有限的申报项目当中,很多都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之下成型的。学生对创新创业项目的了解比较刻板,把它当作一项作业,而不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锻炼。
三、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培养模式。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应当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思路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只有从学校层面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重视起来,学生才能形成对创新创业的基本认识。通过构建完整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普及并强化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结合学生特点,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二)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模拟和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应当重视实验室建设,硬件软件设施都应当齐备完善。尤其是软件,每年学校都应当有专门预算,用于对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增加数据包和操作模拟项目,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三)加强与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的合作。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是最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场所,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完整的创新创业体验。民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应当积极与当地的金融单位进行合作,选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聘请合作单位的精英来校举办讲座,符合条件的聘为外聘实践教师,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定期输送学生到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考察或者实习,为有创新思路或者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丹捷,白炜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金融学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以大连财经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17(8):137-138.
[2]曹明明,杨帆.“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2):172.
[3]李佳珂.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理论改革与教学方法研究——评《金融学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7):86.
[4]王秀芳,于欣慧,隋占林.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河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4):36-40.
[5]陈敏娟.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8(7):199-200.
[6]张欣.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12(10):135-136+138.
[7]YanfenTIAN,ShujiaCHENG,BinghuiZHANG.ProblemsandSuggestionsforProfessionalCourseTeachingofFinance[J].HigherEducationofSocialScience,2015,9(3).
作者:白玮炜 李丹捷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 上一篇:校企融合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构建
- 下一篇:物流管理教学实践与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