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商业计划与本科生创业教育分析
时间:2022-10-12 03:24:38
导语:产品商业计划与本科生创业教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设计类专业背景学生特点,通过对创业人才教学培养进行系统研究,将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紧密融合,对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进行探讨,以期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商业计划;人才培养;创业教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1研究综述
美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创业教育课程当时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创立。进入20世纪,国内外的教育机构在创业教育的模式和管理方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更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创业教育模式、设立专门的创业管理机构、建立创业基地搭建创业平台,多渠道筹措创业基金、建立创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改进创业教育等。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多种创业教育实践,比如举办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立实习基地、举办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创业的精神、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1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以创新成果商业转化为导向,要求学生在前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在已完成的有关创意产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项目选题工作,以此为契机将自己的创意产品转化成为市场机会的产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对接,使该课程成为设计专业课程的一个延伸;使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完善的商业计划。2.2综合能力提高。一方面,通过创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增强学生对创业基础理论的全面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基地实习和相关课程训练,提高学生创业的各种技能,比如市场机会识别、融资规划、组织设计技能,培养理论运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通过实地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趋势变化和问题存在的原因,学习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提出与环境协调的最佳解决方案。2.3团队协作精神。分组实施项目并进行团队分析和分工,有利于了解每个人的各方面素质并发挥所长,弥补个人的专业性和管理特点,组成一个多元互补、有竞争力的优秀管理团队,后续的任务都是在团队协作下完成的。
3.1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基础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教学内容更注重案例型教学和实践型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根据产品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内容和流程将课程分为既有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模块,比如市场机会分析与研究、组织设计、团队管理、融资计划、风险管理等。每个教学模块是创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并根据每一个教学模块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商业计划书撰写过程中系统掌握和创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市场眼光、商业智慧和决策胆量。3.2改革教学方式。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表述的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讲授传统的理论的同时,采用案例研讨、项目教学、实地调研等多种教学方法,商业计划书由团队完成,每一个环节都针对每组的选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和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选题时要求每位同学对自己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所完成的所有产品设计进行市场研究,分析其市场竞争力,再组成团队,由团队选出最有市场前景并有开发价值的产品作为商业计划的选题,使学生从市场和商业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先前的产品设计的优势和不足,实现了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连接,同时也使学生后期设计实践的视野更加开阔,以创业和市场的眼光来设计产品,使产品更具实用性和市场价值,将产品设计与创业过程衔接在一起。3.3拓展实训环节。产品商业计划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产品市场实地调研、团队协作完成商业计划书、每组商业计划书的汇报演示环节等多角度锻炼和考查学生的资源整合、团队协作、交流沟通、灵活应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依托学校的资源,进一步拓宽课程的创业实践领域,如参观创业园,聘请创业成功的学长举办讲座和专题,在商业计划书的报告演示环节邀请风险投资人、产业领域专家或本校其他学院教师作为嘉宾,模拟真实场景获得及时的反馈意见,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由团队写作教师指导完成的商业计划书想法成熟且有实际可行性,实践作业可直接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或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进行规划实施自己的创业想法,课程过程成为创业想法到实践的桥梁,从而达到课程的最终目标。3.4构建设计、商业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平台。该课程是面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是在设计专业教育基础上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通过该课程实践为设计专业嵌入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设计教育的精华在于使学生构建属于他们自身实践经验的智慧库,是培育学生基于本源的好奇心的创新思维过程。在前期的设计专业学习中学生已完成创造性的产品设计和实践过程,具备了在多元背景下对具体的专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基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生存竞争能力,这也是设计的基础思维模式。而设计思维和创业思维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产品创新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和起始点,本质上都是对需求愿望和消费者期望做出创造性反应。在当今广泛的社会经济竞争意识环境下,两者已经密不可分地交叉联系在一起,这种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融设计、商业与创业教育为一体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新趋势。创业教育既是艺术又是科学:创业艺术包括参与、思考与创新;创业科学包括商业技术基础知识和管理工具。创业科学是技术化的,包括技术的训练和个人创业技能的培养,比如金融管理和市场营销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可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但是创业的艺术是一个创意和创新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因此,课程的实训环节的安排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对跨学科的创业教育的效果和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设计、商业与创业的一体化教育目标,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从宏观到微观对设计影响的理解力、扎实的商业知识储备和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升在涉及到的所有学科方面的学习热情以及创造力思维技能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创造和创新所产生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如知识产权有着高度理解。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具备设计思维方法的企业管理者和能够理解商业深意的设计师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基于设计思维和创业思维的共同性,嵌入商业知识基础模块,融设计、商业与创业教育为一体的新的教育模式将为设计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参与创意产业建设,增强竞争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总结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结合学科特点,科学设计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符合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的培养模式,通过开展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精神的系统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学生捕获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玉,顾欣,汤淑琴.大学生异质性创业意愿及提升策略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6):50-55.
[2]袁雪,冯瑞瑞.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6):22.
[3]蔡敏夫.大学校园创新创业的文化现状分析与指导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42.
[4]牛淑珍.大学生创业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5]毛基业.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6]宁佳英.大学生创业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7]崔英静.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及模型构建[J].学科探索,2018(8):38-39.
[8]王琦.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9):18-21.
[9]孔洁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0]王学智.大学生创业中创新能力养成机制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作者:张庶萍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 上一篇:高校艺术教学创新研究
- 下一篇: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