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08 09:03:11

导语: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为本。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现状来看,高校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能力,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针对四所高校在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项目组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调研,总结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标志着创新创业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清华大学在1997年首先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给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引入了一股春风,改变了人才培养传统观念[1]。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修订实施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明确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层次、类型、区域的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身科技创业实践的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将极大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方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3]。国内各高校都在积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向在校研究生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提供丰富的创业实践机会,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其创业能力。但一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科研业务能力的提升,主要目标是培养科研型人才,忽视了对创新创业等其他能力的综合培养,因此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都比较淡薄,创业能力基本没有受过规范化训练[4]。我们采用网络问卷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随机对四所高校的在校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旨在全面、客观、深入地研究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合理对策,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蓬勃健康地发展。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此次调查以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象为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四所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最终回收有效样本477份,其中男生289份,女生188份,来自农村和城镇的研究生人数分别占比65.63%和34.37%。学科专业分布情况:理学26.96%,工学50.52%,管理学13.43%,经济学3.68%,医学3.05%,其他2.36%。年级分布情况:研一31.26%,研二33.53%,研三28.63%,博士6.58%。分析样本的组成结构,其性别、学科专业、年级比例等均符合调查要求。(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现状。1.对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依据调查和访谈的情况进行统计,只有7.83%的研究生对创新创业政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57.64%的研究生基本不了解。在那些对创新创业政策有一定了解的研究生群体中,只有34.33%的学生关注省市及国家颁布的创新创业政策,而不仅仅只是了解学校的鼓励政策。这从侧面反映出真正进行创业的只是极少部分的研究生。因此,我们的指导教师、高校和政府等都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切实实地将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更广泛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2.对现行创新创业政策满意度。在四所高校在校研究生对现行创新创业政策的满意度调中,63.93%的研究生认为学校实施的创新创业支持和鼓励政策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确实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比较满意;20.77%的研究生对现行的创新创业政策非常满意,认为推行这些政策能很好地帮助到准备创业的研究生;10.69%的研究生则认为现行政策中有很多突出问题,亟需解决。通过对不满意人群的进一步访谈调查,我们总结出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这些政策只关注少数研究生如何成功创办企业,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二是没有很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理念落后;三是缺乏对毕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3.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校园文化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四所高校均设有创新学院或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由其负责组织和推动创新创业相关文化活动的进行,例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和其他省市级创新创业系列比赛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充分锻炼并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3.57%的研究生对这些创新创业相关组织机构和活动赛事有了解,这反映出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投入的资源非常欠缺,尤其在研究生群体中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更亟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以增强对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三)研究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与看法。1.研究生就业选择调查。针对在校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调查发现,只有8.87%的研究生选择创业,他们认为创业可以全方位地锻炼个人能力,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其他将近90%的研究生则选择考公务员、进企业工作等,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竞争制度不够完善、创业成本高、创业法治环境不健全等,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另外,毕业生社会经验少、心智还未成熟,容易眼高手低、盲目乐观,创业成功率比较低。2.在校研究生的创业观。在对创业最佳时机的选择上,受调查的研究生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先以学业为重,毕业后再考虑创业;二是工作锻炼几年后,积累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后再考虑创业;三是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好的想法就会尝试创业;四是创业的想法还不是很清晰。这反映出,创业本身存在的高风险使研究生在选择创业时,整体表现出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我们在与有创业想法和已经成功创业的部分研究生深入交流创业初衷时发现,80.63%的人想把自己做出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市场中,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剩下19.37%的人则是受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以及在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带动下选择创业。3.研究生创业的优劣势分析。高校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资源,研究生群体相对于本科生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专业领域视野更开阔、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更为突出,这些都为创新创业教育在研究生群体中普及奠定基础优势[5]。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享受的教育资源分配比重很高,高校应在“双创”教育的浪潮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提高组织能力,利用好学校的平台,鼓励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自主创业,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在调查研究生创业的劣势时我们发现,在校研究生创业时需要面对的三个最大挑战是:缺乏启动资金,没有很好的技术、创意或想法,难以组成具有优势的创业团队。另外有16.27%的受调查者担心自己的创业经验不足,10.79%的在校研究生担心创业对学业会有很大影响,3.26%的研究生对自己的综合能力不太自信,认为自己难以坚持下去。综上,选择创业需要面对的挑战和不稳定性因素较多,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引导研究生科学创新、理性创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最关键的环节。(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反馈,四所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偏差、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培养与实践脱节等,这同时也是国内其他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研究生的学业与科研任务繁重已成常态,较高的毕业要求需要他们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暇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这就要求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上多下功夫,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其次,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劣势明显,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机会比较少,研究生参与的课题研究水平不高,难以在技术前沿领域有所创新,原创性研究成果很少,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不足;再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导师、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虽然各级政府已出台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亟须加强,搭建更多的实践教学平台,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企业研发项目,扶持研究生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创新,最终建立起全社会、深层次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二、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科研体系改革。国内高校应进一步改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自觉把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优化培养方案时,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针对博士和学术型硕士加强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养成,对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以职业技能提升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在学科专业布局方面,高校应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结构调整机制,对经济发展需求量大、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科专业重点投入资金、人才、政策等支持以优化布局,持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整体质量。在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上,推行如研讨课、师生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启发式、参与讨论式教学,注重考查研究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院系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进行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积极邀请学术大师、创新中心和科研实验室高水平教师利用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平台对研究生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类辅导课程,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学校要对其学习过程予以考核和认定。(二)汇聚内外优势资源汇聚内外优势资源,构建实践创新协同平台。高校要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培育跨专业、跨年级、综合性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基地,探索在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下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等拓展创新创业资源。搭建科技作品与创新创业展示平台,为研究生提供集创新实验、科技制作、学科竞赛、作品展示、成果转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实践环境,全方位、深层次地支持学生把创意转化为现实作品,真正实现科研与创新创业的良性互动。同时以各学院科研团队作为研究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持力量,明确全体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提供开放式的实验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指导,使科研优势转化为研究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源泉。高校要积极开拓校外资源,吸引国内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力,探索建立校企、校所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不断推进合作创新。发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同教学环境在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建设“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实践基地。利用好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创业孵化基地、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借助大学科技园、校友企业家等资源共建众创空间,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强大助推作用。(三)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高校要凝聚校内各部门合力,以解决学校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从政策保障、经费、条件等方面加大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投入力度。高校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小组统筹研究生创新创业全局性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计划的组织实施、运行管理、检查考核等工作真正落实;改革管理制度,发挥激励制度的引导作用,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设立专项经费以支持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项目的开展,同时要求学校各实验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积极提供技术、场地、设备、器材等条件支持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基础性建设。打造创意产业园,重点培育校内好的创新项目发展和创业团队壮大。支持研究生导师以技术转让、合作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带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创业,实现将研究项目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相结合、成果转化与支持学生创业相结合。依托创业园平台,积极与校外的创客空间、投融资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学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也应加大支持力度,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为研究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为校内孵化成熟的创业团队进入社会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无缝衔接,形成良好的人才、经济和社会效益。(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员创新创业氛围。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各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与职业导向活动平台建设,积极为研究生搭建学术创新与实践教学新平台。组织办好“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等拔尖型学术科技竞赛以及“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高层次创新创业类赛事,广泛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加强与普惠式、趣味性创新创业活动的衔接,如举办各类科技竞赛、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培养在校研究生的创意、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宣传相关政策和活动;通过推选“研究生创新创业之星”,大力弘扬创业成功典型等活动,在校园里营造蓬勃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清华经管学院MBA创业大赛点创新明灯燃创业火种[J].新华财经,2015(8):2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DB/OL].[2017-01-10].

[3]钱慧荣,杨阳.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7(8):324-325.

[4]刘忠宝,马巧梅,宋文爱,等.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3):81-83.

[5]张凯伟.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科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1):44-48.

作者:龙雪梅 王栋杰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