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探索
时间:2022-07-16 04:29:59
导语: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成功转型的必然要求。在实施路径上,应紧扣社会需求一个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两个目标,把握理顺工作机制,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组建多元师资四个关键环节,推动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增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路径
在党的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方向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专业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拥有开拓创新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国内现有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对创新创业教育高层次的需求之间矛盾还很突出。因此,加快探索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科学的发展道路,理顺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在国外,诸多高等院校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国外的学者在对类似院校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时,主要表现在职业型院校的研究上。学者龚震伟(1998)在研究本科院校时,提到了“应用型本科”概念。应用型人才是兼备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术的人才,且德才兼备,有着良好的素养与专业知识,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总而言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以区域经济为主,并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依附学科进行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类。在高等教育领域,1997年,清华大学开设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成为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创业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或者是为了培养具有开创性精神的个体的教育,是为了培育满足社会与国家需求的战略型人才,也是以开拓型人才与创业意识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
2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一直不断地探索研究怎样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人才,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需求。目前,各大地方本科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然而,受长期同质化影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并未从老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中寻找到合适的途径。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1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前身大多是高职、师专,本科办学历史较短,这些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体系、文化内涵等方面无法与老牌院校相比。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时间不长,其在办学资金、政策支持以及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其没有太大能力发展其他教育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其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其政策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较差,进而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不太积极。创新创业教育都处于原地踏步状态,没有太大的教育成果。2.2课程体系创新不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做了探究,部分高校还形成了独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过,从整体方面来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育形式依然以课堂教育为主,没有重视实践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第二,创新创业课堂内容以案例分享、政府政策以及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无法进行体验性学习。陈旧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变迁。2.3实践平台数量过少。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专业设置存在多种问题:第一种为专业定位不准;第二种为缺乏特色专业;第三种为缺乏灵活性;第四种为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不一致等。由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资金有限,导致其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校内实践平台的利用率不高,校外实践基地开发数量偏少,学生得到不实践训练,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2.4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待完善。虽然部分高校设置了创业导师,但是导师往往为经济管理类的教师、外聘的兼职导师,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与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对于创新创业教师而言,其不但应当具备经济学、创业学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知识,还应了解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
3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互联网时代新共享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快速变换,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创新型人才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基础。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开创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包含两个教育目标: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让学生敢于迎接挑战。对于创新创业精神而言,其核心就是突破常规思想,探索新方法。由于创新创业需要面对新事物。第二,提高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学生自己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与其他创业群体相比,大学生创业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运用新方法,大学生的创业更多的是知识型创业,具有更高的含金量。
4.1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整合学校内、外资源,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这都会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校、政府及社会机构必须树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开展创新教育时,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重大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4.2构建高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设立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定创新创业课程时,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专业教育的方式,将创新创业知识及思想融入到教育中,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处理疑难问题的全面型人才。高等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也可以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抗压的能力。全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将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分开,必须要先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将正确的职业观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模式,确保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专业教学中更自觉地培养创业精神和实践精神。4.3建立多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地方本科院校应着力建设学生科技社团及创新兴趣小组等学习团体,确保大学新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创新创业方式,从进入大学就开始,把自己的职业目标与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一个创业教育平台而言,其在完善、成熟过程中,离不开校外实习基地,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一起运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模式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仅仅在学校里有一个实习基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开发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接近社会现实环境。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利用校内外资源,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建立专业性的校外实践平台。4.4建立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其不但涉及多个学科,还与政府经济、孵化管理及创业投资等方面存在重要关系。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时,师资队伍必须具备多元化特征,以满足教学需求。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法组建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虽然高校可以通过引进专职教师来解决师资问题,但是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有限,现有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因此没有引进校外人才的经济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外引内培”的方法,从三个方面解决该问题:第一,由院校中的核心教师组建教学小组,规划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确保创新创业的方向与社会需求一致;第二,由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专题教学,为学生解决“法律”“经济”“心理”方面的学习问题;第三,由部分学校内的青年教师组成创新创业团队,要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知识培训,让他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技巧。通过上述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从而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龚震伟.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J].江南论坛,1998(3).
[2]陈飞,严晓岭.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两难困境及研究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3]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4]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5]黄兆信,王志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J].教育研究,2017(4).
[6]叶飞帆.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方向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7(8).
作者:李建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要素
- 下一篇: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精品范文
9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