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18 10:15:01
导语: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创业教育的普及,“以专业促创业、以创业精专业”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新趋势。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即环境能动因素和个人能动因素,然后分析欧美国家创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点以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导向的互动融合模式要从校内融合、校际融合和校外融合三方面展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推动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因此,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重要性日渐提升。其中,电子商务领域一直是我国经济逆势增长和创新创业的热门所在,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模式已然成为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主引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创业教育近年来已经在国内高校普及。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方向。在电子商务的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将专业技能与创业技能联合培养,以专业促创业、以创业精专业,这样的互动融合教育将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已有许多学者对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分为环境能动因素和个人能动因素,这可以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提供理论基础。1.1环境能动因素。创新创业的环境能动因素主要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创业实践教育、资金保障和创业师资队伍等。具体来说,国家和地方政策显著影响着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开展和模式的选择。鼓励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需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提高创业保障,为大学生提供立体化创业支撑服务[1]。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主要是在高校展开,除了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还要通过各种形式模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实践能力。资金保障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如费用补贴、融资和场地租金补贴等各种来源,降低创业门槛。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创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创业师资队伍需要创新、合作和服务意识,并且要强调创业成果转化的考量[2]。1.2个人能动因素。创新创业的个人能动因素主要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身内部因素,包含大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个人兴趣和创业欲望等[3]。不难发现,这些因素指向着企业家精神内涵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等。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信心,而创业信心是影响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自我评估不足,是他们谨慎选择创业的原因之一。风险承受能力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败,大学生承受风险的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属于稳健型、谨慎型和保守型。个人兴趣和创业欲望是实施创新创业的前提,性别对创新创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男生较女生对创业更感兴趣。
2、国外创业教育比较与借鉴
欧美国家开展了创业教育,有的已经逐步成形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有的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总结归纳国外创业教育,剖析国外创业教育的特色,提炼出经验并结合我国创业教育特点,可以找出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办法以及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2.1德国和丹麦高校创业教育比较。德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成三种教育模式,分别是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模式、基于多方合作模式、基于经典教学为主创业学习为辅助的模式等,三种模式的代表高校分别是盖尔森基兴应用科学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4]。丹麦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早,三十多载的发展历程里经历了开端阶段、初级阶段和成形阶段。开端阶段制定了创业教育理念,初级阶段尝试了创业培训与实践,成形阶段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5]。虽然德国和丹麦的创业教育发展历程不同,却可以总结出一些相同相似点。2.1.1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家精神是优秀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合作、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又是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最终成为人类创造文明史上的核心价值之一”[6]。德国和丹麦的创业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思维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将企业家精神渗透到授课与调研等方式中。2.1.2实践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应用,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创业情景。不仅注重实践这一“深度”,还体现出每个阶段创业教育课程覆盖的广度,如丹麦的创业教育不仅覆盖高等教育,而且重视中小学的创业教育。2.1.3政府主导高校创业教育。两国政府应对外部环境的经济放缓,支持国内创业,以“创业解决就业”带来经济繁荣。然而,两国国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导致动力不足,所以政府尝试国民教育来推动创业。丹麦政府首先提出“创业链”的全新概念与国家科技发展部门共同实施“国民教育体系中创新与独立”战略;德国政府将“创业链”理念引入创业实践中,并将创新与创业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善创业教育环境。2.1.4创业资金充足到位。德国和丹麦的创业教育资金少部分来自于企业和组织捐助,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2016年,德国高等院校创业资金总额已达2亿欧元;丹麦国家基金Vaekstfonden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丹麦80%的创业基金投资。强有力的创业资金支持,切实保证了创业教育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2.2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美国的创业教育也十分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并逐步形成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三大模式,即磁石模式、辐射模式和混合模式[7]。磁石模式是高度中心化的,由管理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设计并讲授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场所主要集中在这几个学院中。辐射模式是高度去中心化的,每个项目都相对独立并分散在各个学院,由高校创业教育中心进行管理。混合模式则是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进行结合,也是实际中采用得最多的形式,这样能更加有效地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
3、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模式
由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影响因素和国外创业教育经验借鉴可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要以实践为导向,注重调动个人能动因素,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等。高校在政府的主导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实践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3.1校内融合。3.1.1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校内融合首先要将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电子商务专业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融合提供可能。基础课程中,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可以在理论讲述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意识融入其中,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点共生,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8]。专业课程中,网络营销、网页设计与制作、商务谈判实务等课程可以根据课程中的技能和知识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模拟出企业部门实施岗位情景体验,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间断性共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8]。3.1.2“竞赛+实训”构建创业实验室。创业意识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启蒙,而创新创业能力则需要体验式的创业训练,即实践导向的验证式教学。电子商务专业可以结合专业背景设计“互联网+”创业项目,撰写创业计划书,在参与创业竞赛的过程中全程模拟创业过程,并由校内和企业创业导师进行综合指导和评价。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中可以融入创业项目,实现创业教育与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一体化融合[8]。如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引导学生实施微创业——创建电子商务网店,上传商品、网络营销、网店运营等,以网店实操业绩作为实训成绩考评参考标准之一。3.2校际融合。校际融合是指在不同高校之间,甚至是跨国界的高校之间,对大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校际间的融合优势体现在创业教育资源实现共享,还能促进不同风格或文化的大学之间的创新创业交流。此外,校际融合不仅可以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开拓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帮助大学生积累创业人脉。因此,搭建一个创业实践共享平台,一方面实现创业教育资源的高校间共享,另一方面实现创业资源的校际共享。3.3校外融合。校外融合体现的是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社会化属性,即高校与市场经济主体达成合作,促进大学生校内、校际间创业实践成果转化,将专业知识、创业实践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如果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校内融合、校际融合属于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知识技能融合的初级层次,那么校外融合的实施是实践出真知的“真枪实干”,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最高层次的表现。校外实践由高校牵头,鼓励师生发起创业项目,邀请企业经营者或风险投资人评估项目,一旦项目获得认可,即可与企业洽谈后期合作进行转化。在此过程中,高校可提供启动资金、场地、指导等立体化服务支撑,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参考文献:
[1]纪慧生,苏沿婷.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6):37-42.
[2]韩晓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现状与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1):97-100.
[3]成鹏飞,吴玉婷,周向红,宋淼.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1-35.
[4]欧庭宇.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1):44-48.
[5]欧庭宇,夏菁.丹麦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发展特征和经验借鉴[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6):16-20.
[6]FaltinG.CreatingCultureofInnovativeEntrepreneurship[J].Journalofe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y,2001,2(1):132-137.
[7]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67.
[8]郑琦.共生理论视角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12):45-48.
作者:喻文丹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 下一篇:高校创业教育创业责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