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必要性研究

时间:2022-05-23 10:14:41

导语:高校创业教育必要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创业教育必要性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加艰难。因为大学毕业生数量过多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不再实行计划分配,大学生毕业想要得到稳定的工作必须通过人才市场等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需求形势供大于求,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实施为大学生指引了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可以极大地缓解目前的就业困境。因此,本文将详细分析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创业教育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必要性;实施方法

现阶段我国各所高校教育大部分都是以知识传输作为主要准则,但是学生在接收知识之后,对于未来却依旧存在迷茫感。产生这种心理感受的原因是因为目前高校教育对学生未来的规划以及引导的程度不足。很多学生在面对社会的时候,却依然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因此,高校想要继续得到发展就必须针对问题,对学校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本文将对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且对实施创业教育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1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创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出新概念。创业这个词的出现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创业概念的出现最开始只在欧美等国家流行。由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因经济泡沫出现危机,导致社会失业率不断上升,经济的崩塌对国家的形势造成了严峻的影响。而为了缓解社会紧张的气氛,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挖掘具有创业型的人才,努力培养企业家,让个人企业在国家的推动下得到发展,以此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个理念的提出大大地缓解了社会的压力,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目前而言,大部分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占国家企业总数95%以上[1]。国家想要中小型企业得到发展,就必须将培养创业型人才放在首位。因此,在各所高校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形式而言,虽然一些中小型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具有长远发展的价值,可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中小型企业在数量、规模和程度上都无法与之比拟。会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并没有过于注重对创业性人才的培养,导致很多高校对培养创业性人才做出的工作还不够全面,很多的创业教育都只有形式没有实际的价值。所以大力的培养具有创业性的人才可以为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增加数量,还可以提高国家企业整体的素质,这也是当今时代对于我国各所高校提出的全新要求[2]。1.2创业教育是缓解国家就业的途径。早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对社会形式进行过预测,结果显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社会中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将大量的增长,人们下岗的几率也会随之上升。在21世纪,我国就业形势将出现极大的问题。因为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从公务员考试来看,国家行政机构虽然每年都会进行招新。但是每年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与之提供岗位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调。一些大中型的企业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也正处于调整和稳固的状态。因此很难大量的提供就业岗位,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却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学生毕业后应该在国企单位谋求职业,这样未来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另外,自社会发展后很多高校连年不断地进行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攀升。面对种种的挑战,高校必须尽快的转变教育理念,对教育目标进行全新调整。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将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要努力发展创业教育,向其灌输成为提供劳动岗位创造者的观念[3]。1.3创业教育是现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大学生是知识的传承者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大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时候,高校应该同步开展创业教育。这样才可以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更具有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根据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也会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能力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在社会阶级中成为领导者。而创业教育的实施,是高校给予大学生开创属于自己未来的钥匙,它能够帮助在校学生对未来进行准确的定位,让一些具有能力的毕业生在未来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为他人提供更多的岗位。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得到了自我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4]。1.4创业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大学课程中创业活动便开始积极活跃起来,一些世界闻名的学院都纷纷开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与其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整个世界的经济以及科技都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其对教育的模式以及目标也具有促进改革作用。例如麻省理工、哈佛等举世闻名的学院都纷纷开展了大学生创业竞赛的活动,使得每一年都有一大批有志青年进行参与,到目前为止也有几个创业活动已经逐渐成为稳定的企业[5]。这种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在我国却相对较晚,由清华大学在1998年开始举办,在这次创业活动中,有很多参赛的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价值[6]。很多大学为了推动科技的进步,开始注重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为此也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政策。例如北京清华大学就为此建立了一座学研大楼,为很多大学生提供了创办企业的基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这些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得到了生长与发展,当然,就目前形势而言,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在中国的存在时间都不算长久。作为一项刚刚起步的计划,其发展也有较为困难的地方。很多在创业活动中产生的公司都不成功,而使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当时的创业环境、国家政策的开放、创业者自身的素质等都是造成其不成功的因素。但是其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在校园期间接受的创业教育还不够具体以及全面,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将实施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中重要的工作。在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注重创业教育的实施,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创业教育实施计划。对于学生创业知识的指导要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指引学生努力寻找创业的机会。

2我国目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指导思想明确性薄弱。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较为薄弱一方面是因为各所高校对于创业教育含义的领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创业教育缺乏科学明确的指导思想[7]。在现有的创业教育资料中,还没有对创业教育进行详细具体的定论,很多高校都把创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结为一体。例如没有区别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等内容做出一定的调整后直接变成创业教育。这些教育指导思想的紊乱极大地阻挡了创业教育的实施,事实上,创业教育并不等同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中所含有的创业素质不过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如果高校以素质教育代替创业教育的话,会使得创业教育失去原本的方向性。而创新与创业也具有很大的区别,创新是完全不借于其他思想进行开创,一般而言都是对一些已经存在的事物赋予新的理念以及改造,主要强调的是发现以及突破。而创业,某种程度上指的是开创某种事业,只有通过创业的方式才能够将创新的结果进行实施。由此可以发现,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是具有差别的,创业教育也不能取代就业指导的作用。因为就业指导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含有被动的属性,并非具有主动创造的品质。而创业教育恰恰相反,它主要培养的学生都具有主动的属性,拥有自我独立的意识,希望通过自身能力体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在缺乏科学明确创业思想情况下,学校的创业教育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8]。2.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生培养方式的主要体现,我国目前高校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都是依照传统的教育理念所形成的。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保守性以及严重的退化问题。通过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顺利的开展创业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来看,主要强调为大学生谋取职位,致力于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极大地忽略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完整性的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不足。而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而言,以专业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科知识的划分上较为详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在管理模式上体现出一种压制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模都受到限制,让学生不能超前或者延迟的进行学习。并且在校园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面积较小,个人个性发展上不受到鼓励。教师要求学生怎样学习,学生就怎样学习,学生的创造性没有空间生长,所以很多学生在离开校园以后普遍都缺乏创新以及冒险的精神。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即使在接受创业教育后,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人才[9]。2.3创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的传统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差别,很多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都采用讲座以及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是这些课程都不具有完整性。在课程结构上,很多高校都强调开展创业活动,当然,一些创业活动为学生创业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满足,但是却忽略了创业基础教育,让学生容易混淆创业概念,将其视为单纯的操作性课程。根据调查显示,这些不合理的实务教育活动课程,无法完整地构建创业框架,不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的创业意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不到发展[10]。并且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创业竞赛具有较强的人才参与痕迹,学校和社会所关注重点主要在极少数优秀的成绩,在学校中还有很多大学生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参与竞赛。在这些创业竞赛活动后,真正能够走向创业之路的学生只占有极少数。这也反映出类似于这样的活动不过只停留在表面功夫上,创业教育真正的目的并没有得到体现。还有一些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依托于一门创业学科,在课程结构上不够完善,很多创业学科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是传统的商业教育,使得课程结构的不合理[11]。2.4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是一门新兴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实践性强,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创业教育教师理论知识必须十分广泛,更加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就目前国家师资力量而言,能够胜任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数量十分有限。另外目前高校中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都兼有其他课程,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将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业教育中。很多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自身根本没有创业的经验,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创业教育的性质又与其他教育不同,它对于社会实践性要求非常严格,即使一名教师掌握了所有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果他没有亲身进行创业实践活动,那么他讲授的理论知识不过是纸上谈兵,学生学习到的也只是单纯的字面道理,用于应付考试。特别是在创业实践活动课程中,如果教师自身都不明白对于未来事物的预测以及创业中突发事件的处理,那么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又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呢?解惑,是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能力。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遇到困难感到了迷茫,那么没有过创业经验的教师是无法帮助学生消除疑惑的。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授课,因此很难科学性的进行创业教育教学。由此看来,我国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呈现明显的不足,在质量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情况下,我国的创业教育很难得到正确的实施[12]。

3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3.1明确创业教育目标。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应该顺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发展,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前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是,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建设而服务,高校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由此可言,高校教育绝对不能与社会发展产生脱节,在学生的培养上,要以社会形式为基础,从而进行全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创业教育的目标不仅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社会实践工作来磨炼学生。其次,高校在制定创业教育目标过程中,应该与其他的教育方针有所差异。普通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含有关联,区别性在于,它们都有各自独立的教育体系,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取代。而联系性为,创业教育可以与普通教育存在结合、共同渗透。因为普通教育可以为学生增加一定的知识含量,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创业型人才必须拥有强大的普通教育基础才能够成功,所以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目标应具有其独特的含义[13]。最后,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制定还应该考虑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以及人们适应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在拥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之后,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选择替他人工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对学生普遍都缺乏创业意识,比如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已经具备创业的知识以及开展创业的能力,但是他们却没有想要付诸于实践的想法。而这种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为己所用愿望便是创业意识,中国传统就业观中具有很浓烈的官本位思想。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毕业作为个体户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在思想上存在障碍。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意独立进行创业,因此,中国高校学生想要进行创业还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其造成的心理矛盾。3.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要与创业教育的目标相互呼应,对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要符合几种原则。例如多元化原则,创业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应该在课程分类中有所体现。与其他学科较为统一的课程分类不同,创业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要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创业教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产生联系,学校还可以在课程组织上进行集中授课或者分散活动实践。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创业教育课程综合性必须体现出教育目标。比如学生的创业意识不仅可以在理论课程中受到熏陶和培养,还可以在实践课程中得到激发[14]。3.3实施模式要灵活运用。大学教育属于高层次教育形式,因此高校应该有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实施模式不能够与普通教育进行分离,可以采取多种具有灵活性的教育方式。例如渗透式的模式可以让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要素渗透在其他教育结构中,这样学校既不用对以往的教育方针计划以及秩序进行大范围的改动,又可以为学生引导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知识。在不对其他专业进行影响下,将创业教育中所含有的意识以及能力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其他学科中。通过这种渗透的模式,可以逐渐地将大学生指向创业的道路。另外还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让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与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产生合作关系,从而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就了解一些典型企业的运作方式,亲身体验企业所含有的企业精神宗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各个企业之间的不同点。例如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管理的差异,这样既可以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还可以为创业教育制造出一个真实的环境[15]。3.4健全创业教育评价规范性。依照创业教育目标以及培养人才模式的灵活性,对于创业教育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的。对于学生评价原则以及方法与创业教育的正确实施具有很大的联系,首先,评价的原则应该以纵向评价为主。教育本身是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师不要过于激烈的鼓励学生之间产生竞争关系,而创业教育的本质也并不是将学生划分出等级制度。校园中的成绩对于学生未来创业并没有决定性价值,所以教师对于创业教育应该以纵向的评价为主,以此指导学生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其次,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大部分都是以他人的评价作为主要原则。其中就包括了学校的嘉奖、老师的评语、同学的赞同等等,很多学生想要成为他人眼中的三好学生,但是这样却很容易迷失自我,对自我进行否定。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以及独立性人才,所以创业教育应该以自我评价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还可以让学生走出他人评价的约束,在未来创业的道路中更加容易取得成功。最后,评价要以改进作为主要的功能,创业教育中评价虽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但是督促学生改进依旧是其主要的目的。例如,以改进功能为主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创业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并且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还要对自身的心理进行锻炼。正确的教育评价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老师的点评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还是一种新理念,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国家形势而言,我国应该在高校中大力推崇创业教育,以此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大学生创业也不一定就是要创办中小型企业,还可以以个体户的形式出现。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通过不断的完善,高校未来的创业教育一定会发展的愈加顺利。

作者:卢兴光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