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论文6篇

时间:2022-01-18 11:05:16

导语: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论文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论文6篇

第一篇: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成为高职农业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当今培养开创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时代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现状;解决途径

高校中针对大学生普遍开展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通过相应教学活动,以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新性思维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育。高职农业院校如何将创业教育全面引入教学活动,既凸显农业院校自身的特质,又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形成创新性思维,从而使更多的高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1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1.1实施创业教育是缓解高职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全社会总体就业压力持续不减的情况下,高职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涉农”性就业范围尤其狭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高职农业院校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改变学生的就业思维定势,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可以有效缓解高职农业院校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就业压力,提高全社会的就业率。

1.2创业教育的开展满足了高职农业院校学生未来事业发展需求

在现行高职农业院校教育体系中加入创业教育,并系统、广泛、有效地加以实施不仅能够让高职农业院校学生更清醒、合理地认清自己,更早地着手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轨迹,同时还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要在今后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培养“自主性”,通过自主性创业能力的提升,使其在毕业后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就业竞争,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是重要基础。高职农业院校既培养基层农业人才,又担负着培养面向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的艰巨任务,在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4创业教育是高职农业院校教育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到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高职农业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过程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创新型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绝大部分高职农业院校均采取以专业知识教学为核心,以谋取职位为导向来培养适应型人才的模式。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高职农业院校将教学目标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上来,推进高职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2当前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高职农业院校对创业教育概念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经商办公司,因此与高职农业院校关系不大。高职农业院校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更多来自感性,缺少对现实各种各样复杂因素的理性思考,既没有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创业的难度也没有对接受创业教育的意义、重要性产生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创业教育无法完成其应达成的目标。

2.2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了解社会现状的精英,只有这样的群体才能指导高职农业院校学生认清现状,在此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和兴趣。高职农业院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势必需要在此方面有足够强大的师资力量。无疑,这样的师资力量应由一支精于业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组成。但是目前的绝大多数高职农业院校负责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由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组成,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与常规专业课教学别无二致,就实际教学效果而言很难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创业的指导,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各高职农业院校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由于其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或缺乏与创业人士接触的经验造成的视野局限性,绝大部分教师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是制约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在高职农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

2.3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缺乏必要的文化氛围

高职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大都希望毕业后在大城市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把进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读书、奋斗的目标,而将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尽管高职农业院校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农业技术和技能,但又不愿意回到家乡开拓一片天地。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使得大学生回乡创业面临巨大压力。

2.4高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实践机会

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更需要实际操作的演练,唯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教育目的。许多高职农业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仍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缺乏必要的模拟课程或实践活动,造成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业理论知识,但却不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最终无法进行自主创业的现象。虽然有一些高职农业院校开始重视创业教育中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职农业院校学生仍缺乏有效的创业实践机会,这是亟需解决的一个事关能否有效进行创业教育的问题。

3解决高职农业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途径

3.1更新教育观念

高职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但不应将人才仅仅定位为适应型人才。高职农业院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适应型人才同时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以适应型人才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鉴定教育质量的一大标准,从单方面的就业教育观念渐渐转变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共同并进的教育理念。

3.2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

高职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刊、板报和橱窗等宣传工具,进行创业宣传,介绍成功创业的案例。学校要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营造一个宽松的、激励创业、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3.3加强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农业院校要想成为真正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势必要有一支或几支能很好完成创业教育任务的师资队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农业院校必须要不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定激励措施,尽可能多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创业实践队伍中,或至少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尽可能多的接触创业人士以了解行业现状。同时学校还要注意吸收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丰富师资队伍构成。总而言之,各高职农业院校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建设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以满足创业教育需求。

3.4改革高职农业院校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应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给予必要指导,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农业院校要整合优化各自的现行课程体系,在加强基础性课程教育的同时兼顾综合性课程的开设,加大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将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及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还应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着重强调未来高职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及相关特色,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5培养职业创新能力

高职农业院校在社会中扮演着培养农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培养技术适应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双重重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高职农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着农业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水平,因此高职农业院校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谢爱军.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2]李文学.关于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谢自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4).

作者:谭晓辉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手段。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突破资源瓶颈,在保障创业组织机制、强化创业文化建设、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拓宽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性的进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率与创业能力,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教育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创新教育的延伸、深化和发展,对深化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自高校扩招后,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据教育部权威统计,2013年毕业生人数为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2014年、2015年这一数据又分别上升至727万、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的差别,结构性就业难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毕业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就业难是常态,自主创业将成为新常态,因此摒弃就业“等靠要”思想,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是大势所趋。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创业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概念,要求把创业教育提高到与职业教育和学术研究同样重要的地位。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分别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举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成为关注焦点。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重点指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提供服务于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三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上升,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均高于本科毕业生,如201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3%,而本科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2%。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环境,让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还能成为事业的开拓者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二、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原国家教委批建的江苏省第一家以“职业技术学院”冠名的高等普通专科学院。由于历史原因,学院的发展受到土地、经费等硬件设施的限制,但学院努力克服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确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在保障创业组织机制、强化创业文化建设、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拓宽创业实践平台上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性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一)以组织机制为保障,助推创业教育稳定发展

近年来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创业工作考评体制,将创业工作列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创业工作考评办法》中,从制度上为创业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先后出台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管理办法》、《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办法》、《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自主管理委员会章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内聘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外聘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为孵化园的项目管理提供了规范。2014年,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规范创业教学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负责创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

(二)以创业文化为引领,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业文化建设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院主要抓住了三大体系,一是开展精彩纷呈的职业大讲堂,如邀请杰出校友作“创业女性魅力人生”报告会,召开“我们的创业之路”院级主题班会,定期举办创业沙龙活动,组织在泰州创业的知名企业家与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一起畅谈创业故事,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树立创业典型,突出榜样的作用,如在校园教学楼橱窗、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网站内开设“创业达人”栏目,将成功校友的先进事迹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学生,同时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挖掘一批优秀的在校创业大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三是以赛促学,通过三创大赛、创业计划书评选活动等系列竞赛,营造全院全员参与的氛围,并成立了院系两级就业创业社团,以社团为主体,展开各项大赛分院选拔赛的宣传、策划工作,进一步提升竞赛的影响力,扩大创业指导的覆盖面。

(三)以创业教学为基础,夯实学生的创业理论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基础层面,其中教师是关键,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学院注重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参与创业的积极性。1.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和保障。学院采取“内训+外引+外培”方式,努力打造一支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身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创业指导服务队伍。内训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人社局和全球模拟公司组织的创业实训师的培训考证。近三年共有25人获创业实训助理证书,7人获创业实训讲师证书,2人获GYB/SYB讲师证书,6人获GYB/SYB创业培训讲师培训合格证书。外引方面,建立了政、校、企三位一体的创业指导顾问委员会。聘请技术创新专家、优秀企业家担任创业指导兼职教师,旨在为学院创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谋、政策指导、经费支持,帮助联系企业、开拓市场,帮助指导学生解决困难,为学院创业工作做好外围保障。外培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和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专题培训。近三年共组织79人次参加全国、省、市的创业教育培训。2.系统开展学生创业课程创业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必修课程。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中设立了创业教育模块,即在大二上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一次讲座或活动(包含创业报告会、参观创业项目、与创业校友交流等),讲授4个学时课程(创业概论及创业计划书的书写),举行一次比赛(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并让学生完成2个学时的视频自学,真正做到了创业教育的全院普及。二是选修课程。学院设立了《创业模拟实训》、电子商务等创业公选课。通过分组建立模拟公司,采用上课、上班和上网相结合的实岗实训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行为,增强其面对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2010年至今,学院已举办了6期培训课程,共有1588名学生免费参加了创业培训,为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创业园区为依托,延伸创业教育孵化链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在校内创业孵化园建设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学院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校内建成了5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实践的孵化平台。创业园融创新教育、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于一体,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落到了实处。学院在场地、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和基本设施,并为贫困学生提供无息贷款;成立了创业孵化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分别对项目进行入园前的评审和入园后的监督管理工作;聘请校内外创业导师协助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团队培训、项目开发等工作。2012年开园至今,已有266名在校大学生借助创业孵化园的平台自主创业72个项目,其中多个项目在省市各类创业大赛中荣获嘉奖,“镜花缘手工坊”项目获得“创青春”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金奖空缺)、第二届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省三创大赛二等奖、泰州市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迷你百货阁”项目获市第一届创业富民大赛三等奖,“萌可化妆品体验店”项目获市第二届创业富民大赛一等奖。同时学院与电子商务公司达成全面合作意向,电子商务公司在学院搭建了300平方米的电商创业体验馆,常年为学院学生提供电商体验、系统培训、电商实践,并优先录用或向兄弟企业推介学院有志从事电商的优秀毕业生就业,为学生的创业就业开启了又一扇大门。

三、高职院校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反思

近年来,学院围绕创建省级创业示范校,在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创业培训的力度、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搭建创业实践及孵化平台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创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够,解决这些问题必会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推上新的台阶。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与欧美国家相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内容缺乏有效的逻辑衔接,培养目标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适性创业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其次,针对学生创业需求和个体特质的差异,学校要实施分层教学,坚持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全面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通识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最后,创业教育不是有别于专业教育之外的全新教育,要将其渗透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是从事学生工作、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以及一部分经管类教师,他们绝大多数只经过一些简单的创业师资培训,理论知识尚未完全把握,更不用提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他们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容易陷入生搬硬套、纸上谈兵的尴尬。创业教育能否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创业师资的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上狠下功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企业家型学者”和“学者型企业家”的师资队伍。

(三)创业园扶持力度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扶持不够,虽然学校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多数免房租、水电费,但进驻创业园的很多项目投资都在1万元以下,且是自筹资金,这使得项目的规模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项目指导力度不够,由于园区的创业项目无专人指导或者有指导教师但却无暇顾及,不少有新意的项目无法正常运营。为此高校应设立创业基金,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建立“一帮一”专人指导制度,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得到专业的创业指导。

作者:林睿 方祝根 张毅明 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国家也在不断通过推进创业教育,希望更多的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实现自主创业。因此国家和教育部门着重强调高等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创业教育在近几年成为高等教育中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家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要让整个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的聚集场所,必然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集聚地。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的提出

目前创业教育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重视度不够、目标定位不清、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引导不足等问题。面对高职院校日益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态势,必须对创业教育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结合的操作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创业意识宣传教育层面

当前,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各种创业理论和实践多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具体的适合我国国情、高校校情的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成果不丰,国内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创业和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很弱,导致专门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严重不足,且专业不对口。目前有较多高职类院校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途径较窄,仅通过开设1-2门创业基础课程只能起到普及创业意识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全美高校开设了多达2400门的创业课程,几乎涵盖了包括创业学、新企业创建、小型企业管理、风险投资、新产品研发、创业营销、创造学等创业性基础类课程,相较之下,我们的创业基础课程就窄得多了。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育的共融互动薄弱

目前较多的高职院校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问题上,更多的是以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主要课程有创业基础、KAB、SYB、市场营销等课程。另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多的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上,正是需要这类双师型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对创业实践有理性认识,现在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一是时间不对等,二是师资不平衡,辅导员、班主任等多不具备实际经验。只有兼顾到普及性和实践性教育的互动问题,才能有效增强高职类院校对创业教育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亟待研究

目前,国内有一些高校在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黑龙江大学确立了以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专业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温州大学明确了专业教育渗透创业理念和创业实践结合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虽然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是时间较短,历史积淀和内涵建设仍需加强,相反,较多的高职院校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人为地疏离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四)高职院校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创业教育融合嵌入问题

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鲜有典型做法和特色亮点,往往出现动手有余而科研能力不强,创业敢闯敢试但管理水平跟不上等问题。应当说创业教育作为高职类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善师资力量、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补充,能够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工作,是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并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有机融合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能够强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也是强化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专业教育的延展性的重要举措。

(一)创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高职院校可以依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将创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和渗透。除了将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分和考核外,还要开发多渠道和多途径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同时在专业教育中,把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融进专业课堂教育中,时刻灌输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比如SYB、中小企业管理等课程。当然在专业教学中也应当不断渗透创新与创业意识,在某门专业理论课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对其中可以进行创新以及应用的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思维。而且作为课程考核,也应当涉及理论创新和创造类内容。除了上述专业课堂教学外,还要组织一些企业优秀校友、创业人士到学校开设与创业相关的专题讲座、报告等,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敏感度。在当前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体系下,也可以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创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度,既要做到课程有的放矢,又要做到集群效应,确保专业教育中,创业理论教育的充分渗透,培养既懂技术和管理又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这将会让他们在创业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创业实践训练与专业教育融合

高职类院校着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往往在校内实训的投入和训练上占比很大。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其专业技能培养优势,首先可以突出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训教育相结合,在实训动手中,通过自己创作实物产品、生产相关实训产品,来培养自身的技能特长,从而激发创业意识。比如某高职院校就利用校内化工类实训基地生产衣架、口杯供学生使用,汽车美容服务站为校内外人员提供洗车等服务,这些实训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对专业实习有了认知,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其创业意愿。其次可以推动创业培训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及在校内设立的“校中厂”和“厂中校”等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创业实践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在作为一个职业人之前,就可以提前感受到工作中带来的各种体验,通过创业实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联动,实现了专业实践育人。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平台和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自身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成果,将专业和创业教育融合于创业实践。

(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离不开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拓展等基本素质教育,这将有助于推进创业教育的普及。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差,比如依旧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创办企业,或者创业教育是学生活动的事儿不是专业教学。这就妨碍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要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拓展的基本素质教育,让学生明了创业教育的本质,明白创新和创业的内涵,在专业中融入创业文化和专业领域的文化,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也让广大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明确创业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了解创业教育并为之努力践行。

(四)创业师资培养与专业教育融合

良好的创业环境与优质的师资队伍密不可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将会极大地提升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教学能力,因此发掘和培养创业理论较高、意识较强的各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教师,将会对高职院校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大有裨益。引导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效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教学业绩考核等相挂钩,为创业教育师资成长提供政策激励。同时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合作,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改革活动当中。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共融效应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融共生,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及提高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人才培养、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有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单纯地偏重于急功近利式的具体的创业活动,对创业通识理论的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规划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讨。而推进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深化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同时也对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的内涵

创业教育能够极大地丰富专业教育内涵,优化职业教育内容和层次,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将成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会给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带来重要的促动力和观念的更新。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也是高职院校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类高校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生存和竞争压力,通过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最终会实现高职院校“技、学、创”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新局面。

(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创业教育目的之一即是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此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灌输创业教育的理念、理论知识和技能,多渠道的创业观念将会极大改善“毕业去创业”的面貌。

作者:孟跃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摘要: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学生对就业的更全面认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专门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这两门课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开设了这两门课程,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总的来说,这两门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因此,可将二者融合,从而形成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文将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创业教育 ;融合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发重视。以就业为目标也成了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也成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最终目的。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如何将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融合,增加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本文认为应当从课堂知识理论、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就业能力这几方面入手,将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融入到课堂教学。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学生的性格、兴趣、价值观以及个人技能等方面进行测评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社会现状为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的一门课。创业教育课程在西方国家早有研究,近些年,我国也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当前,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创业指导课程,比如国家相关政策、创业前期的准备以及资金来源等内容相关的指导性课程。这类课程一般以授课方式进行,因而缺乏实际训练和实践环节,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空泛;另一种则是以培养企业家或实业家为主要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加其对创业过程的认识,这类课多为选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一些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不断尝试已基本能够适应本校学生的创业教育。仍有很多学校尚未单独开设这门课程,又或者将创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这两门课程尚处于基本无关联的状态。较之于西方国家,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则起步较晚,课程不够体系化,其教学效果目前也尚不明显。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的相同之处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者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

1.课程内容的相似性。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课程都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在其教学过程中都涉及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是多种文化知识的融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例如,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价值观的思考以及对工作、对社会的认识都具有诸多的相似性。

2.教学目标的相似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为教学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进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树立其正确的创业意识,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3.教学方式的相似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均是通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训和实践相融合,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帮助其树立就业、创业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社会实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就业、创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体会。

4.教学手段的相似性。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中,其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对情景教学法、影视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以及体验式教学法等的运用。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相似性决定了其教学手段的相似性。

三、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有效结合

如上所述,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这两门课程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将两门课程有效融合将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就业观、创业观的树立。具体内容本文将在下文进行论述。

1.在第一学期,我们将其设为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心理意识灌输的同时逐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应当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本阶段教学内容因涉及到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因而此阶段课程应当由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经验的教师来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心理学测验或者案例分析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同时,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评来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测评以及学生自我测评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其学习欲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到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识。此外,教学人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就业倾向测评,帮助其建立个人求职档案,并由学生保存,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补充,课程结束后可将其作为本课程的一项考评依据。

2.在第二学期,我们将之设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意识的培养融合。高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将社会学知识加以融合。与此同时,高职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就业、创业进行分析讨论。可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职业与创业的异同,引导学生从创业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工作、认识职业规划。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职人员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特点来制定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职业创业课程。此外,高职学校还应当邀请相关教授团或相关成功人士来校进行交流讲座,为学生介绍就业创业经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符合自身的职业期望。

3.第3-4学期,我们将之设为融合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应当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本阶段应将培养学生的进行创业的各项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比如对学生创业精神、领导力、决策能力以及对风险的承担能力等进行重点培养。教学人员在设计课程时,应当适当地借助教学手段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真正进入创业者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自身体验与分析,从而形成创业者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中补充一些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财经专业这一视角重新看待投资与创业,有助于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4.第五个学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融合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和利用学校外设的实验基地,为学生创造模拟的就业环境,在实践中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此外,学生在第一阶段建立的个人求职档案经过几个阶段的修改、调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完善,而个人求职档案的完成能够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做出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四、结语

高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的成功融合,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在职业选择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但是,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效率的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盘璇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

第五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

【摘要】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对于我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湖南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设立独立的创业教育体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和培养目标,将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湖南是我国的中部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湘潭文化,是近代以来我国文化的一个突出代表。湖南近代以来,一直推崇的是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强调“学而优则仕”。由于湖南在传统的思想上往往重仕途而轻视商业,使得在湖南高职院校中的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比较淡薄,在就业方面也更多的是追求稳定的政府公务员方面的工作。从中能够看出,湖南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就业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1、湖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首先,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上存在局限性。湖南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立和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着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进而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到达的层次。但是,当前在湖南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中都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往往将创业教育的目的放在使学生顺利就业上面,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相违背,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其次,学生对创业教育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意愿不高。湖南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就业和继续深造,只有非常少数的学生会选择进行自主创业。

1.2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在湖南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地位,不能够很好的和学生的职业教育相结合。首先,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次,在课程体系的开设中,课程不能够很好的和创业教育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在课程的设计上过于保守,缺乏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湖南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采用选修课或是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创业教育,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在学校的教育中获得系统的创业教育知识,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最后,在进行创业教学的过程中,湖南的高职院校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很好的和创业的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2、推进湖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2.1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本质,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上要改变以学生的成功就业为导向,而是真正的注重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的帮助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其次,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使创业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求和冲动,让创业成为学生的一种人生理想和信念,即使受到一时的挫折和困难也能够坚持下去。

2.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优化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和学生的专业课程相联系,进行跨专业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使创业教育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去。其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业教育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根据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的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要及时更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

2.3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关系到创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对本校的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创业知识素养。其次,高职院校可以设立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自己开展创业实践。最后,学校可以外聘企业的成功创业人士,给学生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

2.4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创业教育的资金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的开拓社会融资渠道,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高职院校可以给历届的校友发出倡议和邀请,提供校友的捐助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和一些优秀的企业合作,使企业的资源和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进行双向的流通。当前,湖南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们应当进行积极的面对和解决,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湖南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

作者:肖璇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创业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尤其是发达国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借鉴众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笔者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搭建了“三层式”创业平台,旨在使学生接受的创业实践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业能力,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

关键词: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创业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尤其是发达国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美国的创业教育做的比较成功。该国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就业与创业课程,让学生在入校时就建立的就业与创业的理念。美国的基础教育中所涉及的创业教育旨在提高职业兴趣,校方在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进行学习。还有德国的创业教育做的比较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德国的创业教育中,将高校作为创业者的熔炉,给校方施加一定压力定下创业目标,规定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可以实施自身的创业。日本的创业教育趋于大众化,学生在高中开始接触创业教育,渗透于职业技能教育中。20世纪末,我国在高职教育实践中也开始逐步探索创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致可归纳以下三种形式:1.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素质为主;2.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主;3.综合型创业教育。高职会计专业也不例外,通过以上三种形式来实现创业教育。

一、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涵义

所谓“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是指针对传统高职会计课堂教学及校内外实训存在的弱点,笔者提出“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服务”的“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理念,以其通过技能递进式的、从模拟到创业服务的分层式教学及专业技能实践,使得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得以更好的实现。将成立的“创业模拟”兴趣小组、“创业就业工作室”、“投资理财咨询公司”运用于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在递进式的、难度逐步提高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平台中接受创业教育,同时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

(一)建立并引入创业课程体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拟借鉴国内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优秀经验,尝试着从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保障这四个方面来探究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并使之有机的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体系中来。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很好地将其运用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成立会计专业“创业模拟”兴趣小组

通过开设“企业经营技能实训”课程,组建创业兴趣小组,开展企业之间运营模拟对抗,实现“三层次”创业教育平台的第一层教学实践,即“创业模拟”层。“企业经营技能实训”课程即ERP沙盘模拟,它是一种行动导向式教学,以“做”为主,做中求“悟”,“悟”中治学。课程的实施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代表一个公司(相互形成竞争对手),每组6名同学,每人承担不同角色。在6个年度的连续经营中,每个公司依据自身对市场的预测以及其他各组对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方针,整个过程涉及争取订单、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的规划、产品交付,成本核算以及报表编制。企业经营技能实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工业企业中的整个业务流程,从而学会立足于管理者对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为企业出谋划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成立会计专业“创业就业工作室”

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校园范围内以学生二手物品的买卖及置换业务开展创业实践,建立准公司化运作体系,以学生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实现“三层次”创业教育平台的第二层教学实践,即“创业模拟”层。二手物品的买卖及置换过程中,综合的考察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买卖涉及到对资金管理和运用,如果学生对会计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将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运营,很有可能造成收不抵支的状况,导致“创业模拟”的失败。

(四)成立会计专业“投资理财咨询公司”

成立会计专业“投资理财咨询公司”,开展会计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创业服务”,在真实的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深化会计专业技能的运用,完成“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投资理财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记账、税务筹划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会计专业的学生完全融入于真实的社会工作中,感受和体会会计类相关工作的特点。科学构建“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关键是成立并运作“创业就业工作室”,积极开展投资理财咨询公司社会化服务实践活动;同时改革课程设置,令创业理念融入其中,使之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由此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企业经营及创业意识,毕业后即能为企业所需或能进行自主创业,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搭建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搭建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使学生接受的创业实践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业能力,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可以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会计专业教师可通过创业教育平台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在实战中弥补课堂上会计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缺陷。在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中成立了会计专业创业就业工作室,可进一步推动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此外,该平台的构建还可以促进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可逐步实践将创业课程引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并不罕见,为了更好的发挥财经类学生的专业优势,学生通过“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历练,能够很好的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从而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果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都能形成创业的氛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并将有力推动神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王建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作者:黄娟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