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7篇

时间:2022-08-26 10:25:36

导语: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7篇

第一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担。高职教育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适应性。大力兴办高职教育是为了我国教育体制和国际社会接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是为了面向市场经济、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然走向多样化,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要成为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开展创业教育。总理提出:我们要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文化,把知识的力量和文化的底蕴相结合,用创业创新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提供精神滋养。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孕育了整个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教育创新处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创业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之一,创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加快技术创新及提高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是高职教育必备的能力,只有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才能使自身获得生存和发展,创新应当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党与国家之所以大力支持青年创业不仅仅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用创业带动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不开展创新教育,就难以形成学生的创业精神。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总理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培育和提升广大毕业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业精神列入到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高职学生创业意识,这既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自身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所以强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创业智能,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为创业者,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和前景。努力开创“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高职教育新局面,是实现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创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只有创新、实施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接受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创业教育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这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由此可见创业教育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靠创意成功。创业不仅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途径是解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分流选择。创业型就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的延伸,是通过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与素质教育的产生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也是素质教育的归结和升华。创业教育是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的教育。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要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手,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推进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开发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竞争意识,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规划设计学生职业生涯、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从而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目前,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要解决三个根本问题。一是意识,二是能力,三是条件。创业意识的形成并不完全在高职教育阶段,此阶段最重要的是向学生讲清楚职业生涯规律,在此基础上为那些有坚定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训练和创业服务。高职院校要把鼓励毕业生直接创业和毕业时接受第一次就业选择、就业之后再创业的职业生涯路径共同推荐给学生,作为更加科学、完整的培养创业意识过程。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又要看到一定就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成功创业的支撑作用。创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创业意识可引导学生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当前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的重要性在于:一是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和成功创业,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繁荣与稳定,并且为社会经济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为社会培养创业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学校培养方向和学生实现理想价值的需要。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也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三是积极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强调学生自我谋职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要尊重学生职业生涯选择,通过创业训练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积极主动的创业心态、历练坚强的创业品质和创业意志,培养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这对高职学生未来走向创业之路是重要的也是首要的。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要培养三种能力。一是创新的意识以及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的企业家素质,二是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三是判断市场需求的能力。高职阶段开展创业能力训练,一要学好本学科最基本、最经典的理论,二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三要开展组织学、沟通、人事、营销及抗风险等必要的辅助能力训练。要加强最能启发学生、最容易产生共鸣的市场机会训练,做到先易后难。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创业的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进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作者:赵立新 黄艳茹 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篇

1.就业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创业教育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那么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实施创业教育,学校就需要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投入下去,但是在很多院校中,却没有充分重视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中,对教育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过硬之外,社会经验也需要具备;但是如今创业教育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实践经验,这样创业教育就无法产生较好的效果。还有就是创业教育的内容不够实用,部分教育人员仅仅对创业意义、作用等进行介绍,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却遭到了忽略,虽然掌握了一大堆理论知识,学生依然不知道从何下手。传统教育的实践场所比较缺乏,因为诸多因素和瓶颈制约到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如办学、育人以及就业等,没有对创业实践基地进行构建,这样创业教育的时效性就无法得到保证。

2.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方法

首先,对就业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体系进行构建;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服务体系等开展下去,在高职生培养全过程中,都需要贯彻就业教育。如今,很多院校的就业教育都是开展于学生临近毕业时,这样做法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要早早的开始就业教育,并且分阶段将其开展下去。就业观、职业道德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等,都属于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这些课程分别开设于高职院校的三个学年中,让学生科学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学生们的就业从业观念进行转变,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促使学生的就业从业心理得到完善,这样求职风险也能够得到降低。其次,对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指导体系进行构建;上文已经提到,就业创业教育课程有着较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进来,以便对社会充分接触和了解,学生方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对职业目标科学确定,以便对择业观就业观等科学树立。要将模拟考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定期举办下去,对招聘会现场定期参观,学生们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实习,学校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对创业教育基地等进行构建,从硬件和软件等两个方面来更好的构建就业创业教育实践指导体系。然后,要有机结合就业创业教育和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如今,全社会都开始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一些制度上的原因之外,如没有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产业结构失衡等,还有就是高校就业创业需要进一步强化。为了更好的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需要对领导机构建设进行强化,各省级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将一把手工程给落实下去,保证能依据相关的文件规定,落实就业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等诸多方面。要对就业指导、服务的系统建设进行强化,对信息服务产生足够的重视,大力建设就业信息网络和校园毕业生就业市场,促使信息服务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这样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方可以得到显著解决。同时,还需要大力建设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等各项公益服务。要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大力构建,保证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等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等,鼓励一些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大力培训培养就业工作人员,大力建设就业工作队伍,通过培训考核等,促使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大力建设教育系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使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要求得到有效实现。最后,对双师型教师大力培养,对专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有效整合;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因此,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就业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行提升。因为就业创业工作的一些特点,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职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资格。

3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还有诸多的问题不足存在于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中,那么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大力改革就业创业教育课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程晓艳 单位: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

1.1高职院校自身重视与落实不够

1.1.1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有的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往往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有的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或投资经历,不熟悉企业的运营管理;有的仅仅凭借一本有关创业教育的教材就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的创业思维得不到升华,课堂变相成为填鸭式教学的训练场地;还有的教师因为拿不到系统的讲授教材,只能单纯依靠网上下载的创业资料进行教学,师生缺少互动的机会。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企业家或创业者授课,但课时数量有限,有的企业家或创业者缺乏授课经验,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之,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不仅数量上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这已成为阻碍创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1.1.2课程体系未形成,课程开设不到位

虽然国家很重视创业教育,但就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标准来看,未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之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很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仅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另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涉及到创业观的理论,更多的高校只是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话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上简单地提及。有的高职院校虽调整了教学计划,改革了教学内容,但总体上仍未摆脱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教育观念陈旧,创业观念不足。不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开设的一些创业课程大都以选修课或讲座报告的形式出现,没有纳入必修课范畴,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未形成创业课程体系,更有甚者名存实亡。

1.1.3高职院校创业服务工作不到位,创业环境氛围没有形成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氛围和社会制度体系的支持,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与保障。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大多缺乏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优惠措施在实践中很难兑现。例如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未能对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未成立相关的创业基金,解决资金问题;其它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或企事业单位也很少为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提供项目对接、政策解读和在线咨询等服务工作不到位。除了服务工作不到位外,创业环境氛围也未形成,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等平台严重不足,使得他们在创业之前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能从书本上学习,这也是高职学生创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

1.2.1主观上创业意识不强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自己的梦想,而中国大学生把找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来作为上大学的梦想。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多,依赖性强,家长和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创业的意识。偶有少数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在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另外,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理财技能、交流沟通技能、防范风险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也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1.2.2创业理论知识不足,实践活动缺乏

创业教育既离不开创业理论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操作和实践经历。因课程体系未形成,课程开设不到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知识只是零星的、碎片化的,理论知识不足。同时创业实践的机会不多和平台未搭建起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1.2.3客观上创业资金缺乏调查显示,影响高职学生走向创业之路的因素有很多,而对于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囊中羞涩、资金缺乏是一个客观因素。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差,他们当中怀揣创业梦想的因为经济等现实原因难以成真。

1.3社会环境的原因

1.3.1创业的社会认同度偏低

由于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创业方面的宣传不多,致使创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上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创业者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受自身职业及成长经历的影响存在这种思想,甚至认为创业者低人一等。有的高职学生创业得不到来自父母的认可与支持,反而是瞒着父母偷偷创业。而实质上创业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舞台,更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1.3.2创业环境还不成熟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开始重视并予以政策扶持,在很多方面都对大学生开了绿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到创业培训、融资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但在学生创业过程中,具体措施还不是很明晰。例如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制定或落实尚未到位,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上下政策脱节现象严重,虽然国家和各省都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很多的优惠政策未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一些地方不执行有关政策,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另外,创业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社会竞争环境中的不公平、不和谐因素,人际关系大于公平竞争,这些都为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造成不利的影响。据《2014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整体排名为第96名,但开办企业的难易程度位列第158名,因此降低企业创办门槛、简化企业注册流程是当务之急。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2.1建立弹性学制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要落实教育部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教育政策,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情怀。其次,要加快发展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和指导机构,除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外,还应具有综合性的服务功能,包括技术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诚信融资、提供贷款担保、学籍保留等。再次,要形成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保障体系,为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探索建立教育创新联盟,共同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开发、授课、在线教育和培训工作。最后,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高职院校的专项创业基金,同时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2对接社会需求,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自主创业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长成才的新模式。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依靠创业来带动,那么创业是就业之源,也是推动创新的一个不竭动力,因为创业不仅仅是能够实现自我就业,而且它还有倍增效应,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若干个就业。高职院校要对接社会需求,所有学生不分专业都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修满相应的学分。教材的选择上可根据专业的、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也可开发校本教材。创业类课程既要突出专业特色,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习实训有效衔接;也要和人文素质教育相互渗透,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业教育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高职学生一迈进大学,学校就应该在入学教育、开学典礼、专业教育等大会上,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所对应的具体岗位有哪些,各个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真正实现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育理念上,把创业意识的培育、创业精神的树立、思维的启迪、能力的提高和品质的锤炼,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2.3改善师资结构,建设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创业教育对师资水平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具备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对市场环境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前瞻性,还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这样的老师还较少。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统筹安排,建立起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和指导机构,对现有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师加强培训,将有创业经验的、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吸纳到团队中来,并且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形成校内与校外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每个有创业愿望的学生都能接受有效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支持,甚至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2.4创造宽松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出现了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各级政部门、高职院校及社会力量应共同努力,在项目资金、创业辅导、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学生扶持。高职院校对从事创业的学生在学籍管理上要有新的制度,建立并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在合适的时候可返校继续完成学业,让创业的学生安心创业,无后顾之忧。高校应建立并完善创业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以及免费或费用低廉的创业场所等,鼓励学生创办公司,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

2.5加强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最核心的环节还在于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可以充分挖掘校内校外的资源,依托科研处、团委、学生处、实习工厂、校办科技咨询公司等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的具体途径有许多:其一,专业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与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提升学生创业的专业水平技术含量,增强创业项目的不可复制性,提升创业的成功率。例如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营销实训、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网店实训等,就是良好的创业实践活动,也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检验。其二,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启动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项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对创业方面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其三,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开展创业实践。大学生寒暑假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自己创业开展相关调查、积累创业经验。其四,以竞赛推动创业。通过科技竞赛、创业竞赛等可以激励学生更早地、更多地参与到科研、生产一线,增加创业实践机会。其五,创立创业类社团。发挥创业类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创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创业商学会、就业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通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丰富校园创业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平台中体验创业的过程,感受创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6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创业教育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离不开教育宣传的作用。学校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国家政策方面的宣传,通过举办创业讲座论坛、创业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等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建立起激励机制,发掘并树立校园内的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对校园里的创业成功者给予奖励,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成才观。

作者:黄国庆 田拥军 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定位研究

虽然在上面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平等的发展教育地位,但是就创业教育的发展来说,二者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发展创业教育各自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创业型人才是应用型的创业人才,而普通高校培养的是科技型的创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创业型人才更重视的是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把实用性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所培育出来的人才更倾向于与市场直接对口,主要做市场的人才供给。针对高职院校向市场直接输送人才这一直接特性,高职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直接的实践技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力来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这一点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普通高校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是非常重视的,高职院校一般都与市场直接接触,通过市场的动向和需求来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以此为依据来调整创业教育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都有明确的认识,通过这些认识来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断掌握市场需求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另外,还非常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所以,从创业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来看,除了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研究

确定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确定了教育的发展目标,才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的落脚点。从创业教育的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变动,而不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发展目标。创业教育要跟随时代的发展,符合时代的特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转变。“三个方面”原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原则,“三个方面”主要包括创业个性、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等三个方面。通过基础原则的确立可以明确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1.创业精神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开设创业教育来讲,主要目标是为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独立自主的综合能力。创业文化是创业教育开展的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也同样如此,通过形成一种创业文化有利于创业精神的传播,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创业思想。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转变学生对于就业的传统思想,又能有利于学生长期独创精神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创业理想,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情况做出具体的职业规划,这样可以打下一个好的创业基础。

2.创业个性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让学生树立一种创业目标,通过目标的确立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成功的角度上来考虑,既包括成功的过程,也包括成功的结果,但是更加注重创业的过程。因为创业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对创业者的要求既有专业能力方面的,也有性格方面的,对于那些比较急功近利、创业热情不持久的人来说是绝对不适合创业的。所以,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创业知识教育,还要慢慢培养学生的性格,从学生个性的角度上来培养创业精神,把学生的个性与创业精神结合起来。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了解市场,通过实习的方式对市场运转的方法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学生后期创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主要能力培养方向。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创业者要想成功创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业能力。从创业个性、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三者的关系上来分析,创业个性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基础性的创业教育,而创业能力则是在二者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没有创业能力,即使有比较好的创业点子和机会最终也不会创业成功的,而且会严重打击创业者积极性的。所以,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三、完善高职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措施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封闭式的创业模式为主,从当前教育的环境来看,这种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创业教育发展的。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把现代开放、多元的因素融入其中。对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完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所进行的创业教育是在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课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知识只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性课程,高职院校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比较实用性的课程上来,主要课程设置应有灵活性,针对市场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1)基础知识的课程。基础知识课程虽然不是创业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但是基础知识课程发挥着基础的作用,同样不可轻视。对于基础知识的课程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课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生动地把创业基础知识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理论。从授课模式上来说,创业基础知识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必修课,同时也应该开设专题讲座、选修课等其他形式。从具体的课程内容上来说,在必修的课程中应该教授在创业过程中一定会用到的实用性知识,比如创业常识、创业管理、创业引导、创业营销、创业策划、创业技能等。在选修课中则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潜能挖掘,具体的内容包括市场观察、金融证券、公司创业、商务实战等。课程的教育质量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创业能力的保障。(2)操作性的课程。操作性的课程是创业教育课程中的重点课程,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经营管理活动、生产操作活动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在这一方面的课程教育上应该选择实际性的创业活动来进行教育,在教师对一些具体操作行为进行讲解之后,学生们可以自发地结成小组,通过对市场考察之后可以选择一些启动资金不多、难度不大的进行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具体操作能力。

2.创业教育中资源模式的运用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信息化的市场,信息在市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创业和创业教育来说信息同样重要。创业者应该对信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对多元化的信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对信息进行搜集和分类,对信息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对信息所展现出来的其他因素也能准确地把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对于信息的敏感度,这对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求。(1)信息平台的搭建。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把高职院校的人才信息上去,让社会对人才有一个了解,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把企业需要的人才介绍给企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共同组建一个资源库,双方可以共享资源库的信息资源。(2)提供动态的信息发展资料。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与社会各行业相关部门建立起推进学生创业的中介和途径。学生会积极关心市场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行业变化,重视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与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多交流和沟通,多多向他们学习一些创业方法和创业策略。学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发展信息以及政策信息,为学生展开深入的咨询和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法律法规各方面政策。(3)学生本人也需要多多关心市场信息的发展形势,通过报纸、互联网、书籍等宣传方式能够对各方面创业信息有着明确的掌握,主要包括创业经验、创业设计、创业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将来展开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模拟

对于高职创业教育来讲,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教育活动不但能够改革和完善创业教育,而且设计的创业模拟活动要与社会现实贴近,使学生能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到创业的活力。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从各方面开展与创业教育有关的活动,建立起校内与校外的联合教育基地,充分运用好校内的创业资源,为学生展开创业提供各种条件和机会。(1)在模拟创业活动设置过程中,学生可依据专业的特点,建立团队和创业有限公司,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并且按照注册企业所需办理的手续来展开实战模拟活动。充分运用校园环境,创办各类型的模拟创业实体,为学生展开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在模拟创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可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将这些创业经验写成报告的形式,通过创业活动报告会的举办,可以让那些已经创业成功的学生为其他学生讲述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供其他创业人员学习和借鉴,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是对创业者的创业成绩给予的肯定。(2)网络资源有效运用,开发创业培训教育指定网站,展开创业交流大会。丰富的教育网络资源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创业视野,而且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创业教育交流平台,创业者之间建立起合作交流互动。通过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市场中所存在的商机就能被发现,这样也能加强创业者对创业的信念以及坚持的决心。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输创业方法以及挖掘具备创业潜力的学生,在模拟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找寻到创业灵感。(3)在校外,需建立起企业培训管理基地,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能够学习企业中的管理经验以及技术技能,企业作为主要创业交流基地,可以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加强学生的创业信念。学校需要积极与各行各业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建立起长久的业务往来关系,使学生能够到企业中接受培养,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四、结语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妥善加以解决。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定位模糊和培养模式限制等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业教育的难度。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展开不同程度的定位和分析,从建设课程、获取资源、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将我国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完善和整改,更好地促进我国创业教育不断发展。

作者:刘海燕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第五篇

1高职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1.1高职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形式

当前,在高职学院中创业教育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高职学院创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多数学校已经把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此外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竞赛、面对学生举办创业讲座,以及引入SYB创业培训项目等,对大学生创业所需基本知识展开培训教学;部分学校设立了创业基金,对学生创业者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完成了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园,设立了创业指导机构,聘请相关学科老师和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们担任创业导师,对创业学生开展实践指导;一些学校的学生创业协会也应运而生。总体来讲,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推动下,高职学院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大学生创业的意识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1.2高职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推动下,面向全社会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正在建设和完善中,政策扶持力度也在加大,简化了企业登记手续,完善了创业投融资机制。然而,各高职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却明显滞后,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创业的需要。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缺乏系统规划

当前,高职学院展开培训的形式是把就业与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但一般学时不多,其内容多是以就业教育为主,创业教育仅仅占很小一部分,顶多作一点创业意识教育而已,离学生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要求相距甚远。至于SYB培训项目,不仅开展的学校少,培训的覆盖范围也不足。

1.2.2创业教育专业学科适应性差

现行教育体制下,高职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是塑造“专才”,学生难以全面涉猎相关课程,更不要说系统性地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如财务、管理、法律等。而SYB培训的内容却又相对简单,且与专业基本不搭界,因此,各专业学生在如何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业方面缺乏有效的整合训练,造成创业教育的学科适应性较差。

1.2.3师资力量弱

当前,各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一般抽调专业老师、经管类专业教师,甚至抽出很多辅导员共同组成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老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实践,更谈不上创业实战经验了,这造成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使创业的理念和想法在教学中仅限于“天马行空”和“纸上谈兵”。

1.2.4缺乏创业孵化平台和相关配套措施

据调查,当前各高职学院设立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园的比例并不高,许多学校甚至对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还存在种种障碍或限制。学生创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尚不具备,学生创业项目不能得到学校的扶持,创业活动举步维艰。

2高职学院创业教育发展建议

2.1系统规划创业教育内容

2.1.1创业意识教育

当前在校大学生多是“90后”,由于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自主性和适应性差,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风险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很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努力,缺乏创业精神。因此,创业教育首先要加强创业意识教育,探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以及创新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立足专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2.1.2创业计划书编制相关知识培训

一份详尽的创业计划书,是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它会时刻提醒创业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规避什么风险,并最大程度地帮助创业者获得来自外界的帮助。然而,创业计划书涉及到创业构思、创业人员组织匹配、行业及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的分析、预测财务收支、创业风险防范等众多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应该围绕创业计划书编制展开,教会学生编写一份规范的、合格的计划书。

2.1.3企业创建注册知识

大学生创业者需要了解创业企业的相关形态及各自优劣,熟悉各种企业形态注册登记的相关条件和流程,创业者需要准备的资料,注册所需资金和费用等。这些都是创业教育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

2.1.4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当前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继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生创业者的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政策、大学生创业奖励政策、财政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社保补贴政策等。在创业教育中应当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及受理部门和程序,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办理。此外,各学校也针对学生推出了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也要让学生在培训中学习掌握。

2.1.5创业实践教学

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最早要追溯到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2008年国家扶持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实验新区,后来一些学校相继建立了创业论坛等,对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深度各方面离大学生创业发展的要求都差得太远,远远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因此,各学校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的形式,还可以利用创业大赛、创业者沙龙、创业论坛、创业专题讲座、企业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丰富创业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改进教学效果。

2.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应当组建跨专业组合、校内外结合、专兼职配合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抽调各专业学科老师形成专、兼职教学队伍。专职老师从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兼职老师负责创业教育中的法律问题、创业风险、创业心理、财务问题、营销问题等不同专题的教学或讲座,从不同维度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想。其次,聘请优秀的企业家或有过创业经历的人士、技术专家、政府人员、经济管理专家、风险投资家等担任校外导师团,有效地指导创业学生的实践活动,促使创业教育脱离原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

2.3建设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服务平台

各学院应当建立创业孵化园,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培育、孵化、成长的基地和环境,提供场地、资金、相关优惠政策、专家团队指导等支持与服务。学校还应当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成立创业协会、创业者沙龙、创业论坛等,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竞赛、研讨会、企业专家辅导会等活动,真正起到为创业者拓展视野、提供信息、答疑解惑、服务支持、保驾护航的作用。

3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3.1鼓励创业而不鼓吹创业

近些年,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出台了很多创业优惠政策和措施。财政部、国税总局、人社部等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支持政策。2014年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发出通知,正式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企业工商登记制度也实施了重大改革,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一元钱就能开公司。此外,年检制变年报制“先证后照”变成“先照后证”等手段,都在为创业人群“开绿灯”。全社会已经形成了鼓励创业、敢想敢干、敢于成功的创客文化氛围。但是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把握适度原则,要让学生明白创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也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从自身条件、能力、素质、冒险精神、抗压能力等各方面来看,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创业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规划自己的创业目标,避免盲目创业。

3.2引导学生量力而行

在创业教育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爱好找准创业方向,不要盲目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创业一定要量力而行,所投出的资金要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而定。创业初期经营规模要小一点,待企业经营稳定后再谋求逐步扩大。

3.3加强风险教育

大学生创业由于资金筹集困难、缺乏信息渠道、市场判断易出偏差、经营管理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以及由于大学生在年龄、阅历、心理等方面与有社会经验的人相比处于劣势。加之高职学院学生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很多创业项目从事的都是服务性产业,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创业更容易失败。

4结语

创业教育要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树立创业风险意识、金融危机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防范和应对危机与风险的能力。

作者:赵立坤 白露 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

一、创新医学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理念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与飞跃。医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树立,就是要求医学高职院校在培养创业人才中对创业信念、创业价值等进行不断地探索。所以,在构建医学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时要有以下的理念:第一,是创业教育所面向的对象范围应该是最广大的医学生,包括精英分子,也要考虑其他学生。第二,是创业教育就是既要为学生提供创业技能,又要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这样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更多的医学高职大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第三,是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不仅医学高职院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第四,是创业教育模式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要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又可体现出医学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特色。

二、分析医学高职学生创业的要素

从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医学生创业的要素包括创业原始动力、创业基本能力和创业环境。第一、创业原始动力。动力往往是由内心世界产生,而外部只是产生相应的刺激作用。要想创业,就是需要人类本身欲望和冲动。如果具有了强烈的创业原始动力,其蕴含在身体的能力被激发出来并不断被强化;否则,这种能力就会被消磨掉。第二、创业基本能力。创业基本能力就是对知识、分析等基本能力的运用。创业是在一定机会中进行的选择,是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重新的分配。这种分配的能力来自于创业者的理智、信息和决断,在不断地改进和有机组合中得到强化。第三、创业环境。只有适宜的环境才会发生有益的事情,好环境能够促进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创业活动也是如此,创业环境的有利,创业行为成功就更加容易。最重要的是创业环境、创业原始动力、创业基本能力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创业欲望和冲动强烈,创业基本能力提高时,这也造就了创业环境的发生,预示着有益的创业环境的形成,从而反馈给激发创业原始动力,提高创业基本能力。

三、构建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各有千秋,各个学校办学类型、特色也是各有千秋,承担的教育任务也各有不同。因此,医学院校的学生创业的领域、方式、方法也不同于其他职业院校。医学高职院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培养医学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医学高职院校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医学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结合医学高职院校的实际与特色,探索富有特色的医学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医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在下面方向实现突破:第一,在培养任务上,医学高职院校应在就业上以创业为主线,以学生创业内涵、能力的培养上突破,以学生德、智、体、美、技等全方位的能力提升为基本,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多形式的学习、实践、积累,使学生成为具有相对专业、单一的医学技能性的人才。第二,在培养内容上,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具有职业性、足够事业心、开拓性的人才,就必须在培养的内容上下功夫,把内容划分为公共课程内容、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医学专业课程内容、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逐步适应医学高职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在培养的方式、方法上,要紧密依托医学专业实践基地,例如医院、实习加工厂。要加强创业实践训练,例如,通过对学生单向技术的传授与训练,不断强化其基本技能。第四,在经验的总结上,一是要加强对创业典型案例的舆论宣传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是要积极建立创业教育综合服务网站,为老师、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创业的相关知识、政策、成功的经验交流等内容。三是要形式多样的校园创业活动,例如:“未来的经理人”、“创造财富与人生价值”、“经济意识与经营素养”、“创业英才”评选活动等主题活动。第五,在创业政策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权力部门要积极转变思路,大力支持医学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出台各种不同力度、形式的政策支持学生的创业活动。例如:在校高职学生可休学创业;高职学生可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的技能;可以根据创业就业后,对社会产生的价值的多与少,给以补助补贴等。对于社会要给予年轻创业者更多的关注与宽容,让其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发展。

总之,医学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不断开拓自己的“竞技场”,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这就包括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环境。只有不断地“爬坡过坎”、总结经验,才能建立起富有自身特色的医学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才能在当今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作者:赵朝锋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第七篇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许多学生试图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创业因此成为我国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一个“标签”。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新星”,这意味着大学生创业将造就我国未来的商业领袖,他们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佼佼者。然而,也有些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屡败屡战,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和资源。研究表明,创业者中只有30%的人会取得成功,这说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帮助作用还不够强。许多研究者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其中的问题在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科学体系,没有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有效地利用起来,因此,从产教融合的角度进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机制建构

1.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发展创业教育资源。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与企业建立的密切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里既包括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和资源交换,也包括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而创业教育既可以利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发展创业教育资源,也可以将创业教育作为产业之一进行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以往的创业教育以高职院校一肩挑的模式为主,在产教融合视阈下,创业教育资源得以拓展。首先,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经验发展基地,将使学生从学校教育的“想当然”的创业方式中跳出来,直接接触创业这一职业道路。其次,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更多师资方面的补充。并非所有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都了解创业和企业发展的各个细节,而担任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却能够胜任相应的教学责任。第三,学校为学生安排的创业实践可以直接与企业的某一项目经营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受益,这是产教融合视阈下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发展的最高模式。

2.构建创业教育课程的层级。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只有根植于专业教育的实践,在专业实践中映射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两种教育在实践环节的结合。在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高职第二课堂为主的没有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产教融合、校企结合为依托,从行业、专业、地域特点出发,以培养具有扎实创业知识、较强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及产品设计开发紧密结合,将教学过程与项目实施过程融于一体,将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融合,构建“一线三平台”校企协同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即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校内实训、校企共建校内产学合作和校外实践为三个平台,为学生优质就业、成功创业铺平道路。

三、产教融合视阈下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策略

1.以实践为主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产教结合视阈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得以拓展,然而这些资源发挥作用的根本,是学生对创业环境的熟悉和利用。因此,学校有必要以实践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环境。例如:学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发给其他学生相应的“代币”,用来购买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延长图书馆借书时间等,请金融专业的学生自主组建经营这些“代币”的金融机构,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运营,使“代币”增值或扩大“代币”的购买范围等。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将金融业的各种岗位知识和职业能力应用到模拟创业的过程中,在学生遭遇困难、失败的时候求助于教师或进行自主分析,这也是学生获得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过程。

2.以产业发展为依托进行创业实践教育。产教融合视阈下的创业教育之“一线三平台”的教育模式,其真正的实现过程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金融专业的创业教育为例,首先,学校可以请金融业的经理进入学校,为学生的创新构想提供指导;其次,将合作企业中的某一项目交给学生进行实践,由金融企业主管做指导,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项目风险并进行利润分配。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的创业实践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更加完整、教育效果更好。

四、结论

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当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产教融合则是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需要诞生的一种系统性的、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机制,此教育机制的运用能够使高职创业教育真正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

作者:王佳卉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