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8 10:03:31

导语: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一)创业基金发展缓慢。创业基金是创业的基础,我国创业基金的发展以上海为起点。2006年8月,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成立,是全国第一个面向大学生创业的基金组织,也是首家传播创业文化、支持创业实践、从事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业活动的非营利性公募基金会,同时在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了分会以及专项基金分会,使大学生创业拥有了经济支撑点,成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工作点。近年来,我国创业基金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业基金管理不善、创业基金来源范围比较狭窄、创业基金的发展没有立足于长远发展目标、创业基金规模不大、主要依靠政府鼓励企业带动创业基金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而且阻碍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更进一步重视创业基金发展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创业基金相关规章制度,以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二)创业教育起步晚。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并且有较强的功利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晚了近一个世纪,同时在创业教育的推进工作中,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方面并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在创业实践方面也不完善。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还处在讨论和提高自身认识以及试点阶段,还不能满足在全国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环境和时机。此外,我国创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管理层认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目的是学好专业知识,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无关紧要;第二,忽视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只是将其与学生就业率联系在一起;第三,高校领导对于创业教育有先人为主的观念,认为它是企业家的速成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无太大意义。

(三)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课时相对而言较少,并且多列于选修课之列。在教学管理中,创业教育课程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课程设置单一、课程安排不科学、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不融合以及渗透性不够等等;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缺乏对创业的生存之路、发展之路以及壮大之路的解析,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很贴近,实践性创业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导致在大学生的实际创业活动中,创业教育指导意义不能突显。

(四)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僵乏。教师是创业思想的启蒙者、创业教育的指导者、创业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创业课程的学习及创业能力的提高,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而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僵乏。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现状,也投人了各类师资培训,但到目前为止,具备专业的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有限,尤其缺乏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授课能力,又具有扎实的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创业教育教师。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许多高校主要聘请成功企业家或者外校创业教育教师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

(五)创业教育的社会扶持体系不完善。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高校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强大的社会扶持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资金因素是制约大学生创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高校和社会融资的风险投资金,但在我国创业融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由于创业具有复杂性,还需要相关法规政策予以保障。尽管我国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包括资金的投人和税收的优惠,但还是未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类法规政策。此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不足,企业提供给大学生创业实习机会少之又少,这都给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困难,也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丰富创业理论知识,努力探索创业机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首先需从丰富创业理论知识开始,包括创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及课外创业知识的获得,以此不断丰富自身的创业知识体系,这也是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迈出创业成功的重要一步。随着社会与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收创业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各类创业机会也随之涌现,大学生要保持理性头脑,注重提升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创业机会,为自身创业找准方向。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创业能力。创业经验的不断积累,主要源于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创业能力。校园中的各类社团组织的多种形式的竞赛,有的虽然不是直接的创业活动,但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可为将来创业奠定基础;有的校园活动是关于创业的模拟活动或可直接参与的创业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小范围实际创业等,这类活动可以将课堂中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大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既要通过实践活动锻炼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又要在实践活动中善于把握机会,寻找创业突破点,开创自己的创业之路。

(三)明确创业教育目标,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大学生个人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技能等等,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大学生创业潜力和兴趣的激发,在提升创业能力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创业教育的共性特征,更要注重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挖掘,使创业教育过程不流于形式,最终使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以提升。

(四)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阶段,即启蒙阶段、理论体系阶段及创业实践课程阶段。创业教育的正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主要依据高校既定的教育大纲。非正规课程的学习也是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知识的重点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充足的创业教育资源及可获得相关信息的多方渠道。通过建立健全多方位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课程设置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任何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培养创业型人才与教师密不可分。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需要重点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因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数量较少,不能满足高校大学创业教育的需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让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同时出现在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共同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做出有效指导。

作者:付丽和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